“走出去”是一个老传统
2005年,提起在纽约当地华人社区颇有名气的温州籍房地产商林敏芝,不要说当地的华人,就连当地的美国人,对其胆识也气度也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敬佩。
不仅仅是因为她拥有绿景旅馆、创建了华美地产公司、担任纽约第一百货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更重要的是,她这份敢于闯荡天下的无畏精神,人们甚至将他的事迹当作传奇传播。
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中国女人,结婚生孩子之后,心思就全放在小家庭中了。但林敏芝有了两个女儿之后,心思就不在自己的小家中,而是借了一些钱买了一张机票,飞去美国寻找机会了。
她先从车衣厂和餐馆打工打工做起,不久就拥有了一家自己的餐馆。又过了不久,这个大胆的女人竟然在布鲁克林闹市区和曼哈顿的时代广场开了两家百货礼品店。再后来,她又考下地产执照,正式进入美国地产界。当她听到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河头镇,有一家破餐馆要转让时,毫不犹豫地将其盘了过来,重新装修整顿,这就成了河头镇静静有名的度假酒店绿景旅馆。再再后来,这个女人就荣获了“首届美国50位杰出华裔企业家”。
身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林敏芝是怎样成为传奇的呢?
也许你会说,是因为人家思维敏捷,脑子聪明,眼光长远,是投资的天才。那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两个“传说”。
温州平阳一位老太太,听说从外面收购兔毛,回来都赚一大笔钱。这位平阳老太太就再也坐不住了,也想学别人倒卖兔毛赚钱。但她没有年轻人的体力,又不会说普通话,更不认识字,怎么可能走出去赚这笔钱呢?但她确实做到了。
她请人给自己写了两张纸条,一张纸条上写着“我是温州平阳人,请帮我买车票。”另一张纸条上写着“我要收购兔毛,多少钱一斤?”就靠这两张纸条,这位平阳老太太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兔毛市场,成为一个靠收购兔毛发家万元户——这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事,那时候“万元户”对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很稀罕的身份。
无独有偶,温州还有一个同样体力不强、不会说普通话、不认识字的老太太,她靠两只手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她一只手心上写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另一只手心上写着“买我的产品,给你百分之二十的回扣”。就靠手心的这几十个字,这个老太太在全国各地成功地推销出了自己家庭作坊生产的小商品!
看到这三个毫不畏惧闯天下的三个女人,你们会不会觉得温州女人很“强悍”?其实不只是温州女人,温州的男人更是无所畏惧,常年五湖四海地奔波,寻找好的投资项目。
“走出去”是一个老传统,无论温州的男人、女人,老人还是孩子,都将外面当作铺满黄金的场所,留守在家无所事事是一种耻辱。因为在温州人看来,“走出去”不仅仅是一种赚钱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三面环水,背靠大山。这里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水路是唯一与外界交往的通道。在改革开放以前,这里的人只能过着与世隔绝又贫穷的日子,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有些起色,只有“死路一条”。温州话中“死路”即“水路”。话虽幽默,但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温州人的无奈。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温州人为了寻找一线生机,寻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他们只有从“死路”中走出来。所以自古以来的温州人,几乎都将“走出温州”当做一种必备生活态度。可以说,在温州人的字典里,“背井离乡”不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而是一种积极生活、更好生活的象征。这与中国人传统的恋乡守土的保守观念显然是不同的。
世界永远是公平的,与恋乡守土、生活安逸的相比,“背井离乡”的温州人,上帝也赏赐于他们“衣锦还乡”的机会。截止到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在全世界各地忙碌奔波的温州人,已经创造了民营经济占工业产值的95%以上、占财政收入的70%以上的骄人成绩,温州资本已经成为显赫世界的一种品牌,与号称全球最会做生意的犹太人齐名。而温州人的老家,早已经被冠以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等近30个全国性生产基地的称号,获得16个中国驰名商标、32个中国名牌产品和82个国家免检产品。这些成绩,全国其他城市可以说根本没有哪里能与温州抗衡!
尽管今天的温州人早已经富甲一方,但“走出去”已经形成一种传统,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最正常不过的生活方式。因此,如今全世界仍然有50多万温州人在世界各地忙碌奔波,全家任何一个城市,几乎都有温州人的身影。总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忙碌的身影,他们就像空气一样,充斥在天地间,活跃在商海中——空气无处不在,温州人也无处不在,空气是须臾不可缺的,遍布世界对温州来说也是一种须臾不可缺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走出去”是温州人为了寻找活路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那么他们又不仅仅满足于走出去、在外面拥有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更在于彻底改善家乡的面貌,在于将自己的“大本营”建立得更好,也让温州人生活得更好。
熟悉温州模式的人都知道,相当一部分温州人是靠“模仿”发家的。1985年,一些在海外投资的温州人回乡,带回来了日本的打火机。善于琢磨的温州人将这些打火机拆开,细细研究每一个零件,每一个组成部分。结果不到三个月,温州人就用自己的双手做出了第一只属于温州人的打火机。接着,温州人就在自己的家乡生产出第一批属于温州人的打火机,很快以极低的价格投入市场,迅速挤垮世界三大打火机生产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如今,温州的打火机已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0%,在打火机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大佬”。
不仅仅是打火机,还有眼镜、低压电器、皮鞋、塑料制品,等等许多行业,温州人不但用于模仿,还通过市场竞争了解到,在模仿中保持创新才能保住温州品牌。于是,从前从事低端产业的温州人,通过第一次创业之后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的温州人开始从事高科技研发,温州产品就这样逐渐成为一种品牌。
这种“引进来”来的精神,不仅仅包括具体的实业经济。推而广之,温州模式的许多品质,无不充满这种“引进”精神。温州的高科技、雄厚资金、品牌优势,等等,其最初源头,最先无不是来自于温州之外。因为,80%以上的温州财富,归根究极都是来源于温州之外。
正如鲁迅所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在温州人看来:不能引起别地区的财富,温州人就无法过上“新”生活,没有引进来的,温州经济也不能发展成为“温州模式”。因此,走出去闯天下不是目的,目的是将天下的“好东西”都搬回温州,使温州摆脱贫困落后“死路”一条的旧温州,成为一个举世震惊的“新温州”。
此外,“走出去”还催生了一些温州人特有的“生意经”,如投资很大胆,很容易独占市场,容易结成团,做生意能吃苦,等等。温州人的这些品质,都是被环境所逼出来的。随着温州人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深入和广泛,温州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更多人参与到温州现象的研究中去。我对大家建议只有一句:
研究温州模式,不能离开温州人的“走出去”传统;离开了这个根基,一切研究都如同缘木求鱼,卧冰求鲤。
以抄底的方式向全球投资
2009年,一位温州同乡找到我,想让我帮忙筹集一笔资金,他想投资金属镍。
谈到这项投资,同乡对我说:“金属镍的价格现在在国外绝对已经到了最底部,只要我拥有足够多的资金,现在是到国外买镍和镍矿的最好时机。”
同乡还跟我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个远房亲戚从印度尼西亚购买了几十艘船的镍土矿,还在印度尼西亚投资了一个炼厂,眼看着全球原材料价格和远洋运费暴跌,远房亲戚已经不满足于在当地坚赞冶炼厂了,干脆将矿土采购回来,直接在国内投资建厂。
这件事我已经从海关的朋友那里听说了。这位投资印度尼西亚的温州商人,在此之前就已经进口了超过一亿美元的金属镍和镍矿,他2009年的计划量会达到这个数目的两到三倍。
投资镍矿意味着什么?
当事人回应道:“比投资黄金还要保值和增值。”
温州最大的镍贸易商、温州百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晖介绍到,2009年3月的时候,镍在国际上的价格是9412美元一吨,而到了8月,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价格就已经涨到21360美元一吨,价格涨了125%,的确“比投资黄金还要保值和增值。”
差价越大,利润也就越大,这是人所共知的经济常识。但真正能将这一招运用到极致的,恐怕只有温州人,投资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那么,温州人投资镍的方式,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有!那就是抄底。
在温州人身上,抄底不仅仅是一种投资方式,更是一种投资思维。
所谓“抄底”,其基本含义是:以某种估值指标衡量股价跌到最低点,尤其是短时间内大幅下跌时买入,预期股价将会很快反弹的操作策略。
注意,这里有一个关键词——股价,也就是说,这个词来自股市,是证券市场的专有词汇。
温州人虽然对股市不感兴趣看,但不意味着完全不关注这个领域,投资镍的方式,就是基于对“抄底”概念的准确把握,因此形成一种独特的抄底投资思维。
以温州人对迪拜塔的投资为例,我们来见识一下温州式的“抄底”。
众所周知,2009年11月25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酋长国迪拜国的财政部对世界宣布:迪拜旗下所有的房地产公司因为债务危机,将十亿美元的债务推迟六个月。到了2010年05月27日,迪拜仍无力偿还到期的债务,只好再次声明,某些债务还要推迟三个月才能还款。此件事被称作“迪拜危机”。迪拜虽然是一个小国家,但作为全球经济链条的一部分,也深深地影响了全球的股市、债务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对世界部分地区影响更是深远,如对阿联酋和美国的影响。
由于债务问题,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迪拜的经济已经陷于低谷。在这种形式下,全球无人再敢轻易冒险再投资迪拜的楼市,其他领域也不敢轻易涉足。
但温州人却不这么认为,别人害怕的投资项目,往往正是温州人孜孜以求的投资项目。2010年1月,当号称新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楼刚竣工的时候,我就打算带一个温州团前去寻找机会。我刚透露了这个意思,马上就有20多个温州商人报名,表示对这个世界第一高楼很感兴趣。
在温州人看来,虽然迪拜的经济还没有复苏,但我们依然很看好迪拜的经济前景。
最直接的原因,阿联酋政府通过这件事吸取了教训,制定了一些有利于这个地区经济复苏的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投资商。显然,这些政策已经发挥了作用,从迪拜危机之后,迪拜楼建成之后,飞往迪拜的旅客比债务危机之前明显增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