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除了李元吉的性格因素外,我们最近听到这么一个消息:齐王府护卫部队司令薛实,为讨好李元吉,说‘大王的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唐字’,‘这预示着大王终有一天,要主持大唐江山’云云。”
“李元吉听了,居然大喜,说只要除掉了秦王,对付东宫太子,简直易如反掌。您瞧瞧,他和李建成的阴谋还没成功,就有夺储之意,他俩一旦得逞,李元吉能放过李建成吗?”
“没错,李建成是宽厚,可能力不如您,他治不了自己的四弟。倘若将来李元吉阴谋得逞做了皇帝,大唐江山恐怕危险。那个时候,您咽得下这口气吗?”
这些话,说到了点子上。李世民听得一愣一愣的。
战略上,打,已成必然。现在,只剩下一个战术问题:出手的时机。最合适的机会在哪里?
太子先后对尉迟敬德、程咬金、房玄龄、杜如晦下手,的确欺人太甚,但这都不是好借口。这些手段,多是通过老爹才得以施展,你能和老爹对着干吗?
这正是太子集团高明的地方:打不过,找老爹。
有老爹作幌子,李世民不敢明着来,只能暗斗。而这,恰是李世民所不齿的。
猎豹,在耐心寻找机会。
机会真的来了。
一天,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在秦王府议事,一个人突然闯了进来。来人以目示意,欲言又止。
秦王会意,带来人进入密室。不一会儿,两人出来,来人匆匆告退。
长孙无忌正在疑惑,世民长叹一声,道:“他们果然要动手了。”
无忌、敬德忙问其详。
世民说:“来人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齐王和太子定下计策,以给齐王饯行为借口,让我去昆明池赴宴,埋下伏兵,欲置我于死地。太子趁机发动政变,逼皇上禅位,同时许诺,立齐王为皇太弟。”
无忌急道:“那还等什么?先下手为强!”
世民摇摇头:“此事非比寻常。骨肉相残,古往今来,都是大恶。我们还是周密准备,严防死守,绝不首先开枪。他们先动手,我们才师出有名,以免落人把柄。”
敬德急了:“再这么犹犹豫豫,等于是把敬德往火坑里推。敬德还没活够,不愿早死,回家种地算了!”
长孙无忌随声附和:“对,再不动手,我也辞职!”
世民无奈,只好再次召集幕僚:开会,讨论一下。
在他内心,已下决心动手。只是,还欠点火候——尤其是在舆论上,要再加把火,烘托一下。
烘托什么呢?烘托一种氛围,要让大家知道:骨肉相残,世民不忍,被逼无奈,方才动手。我李世民,是被逼的,没办法啊。
嗯,大唐的“狗仔记者”,那些文人史官们,得关照一下,造造舆论,把实力派偶像李世民的形象给整坏了可不成。
开这个会,主要就是统一思想、认识,表现一下秦王的仁慈;尉迟敬德、程咬金之流,诉诉苦,发发怨;秦王发挥一下表演才能,凑个小节目。
会开得很顺利。秦王把情况一说:情况就这么个情况,事情也就这么个事情,大家以为如何?
敬德、无忌、程咬金等,煽风点火,群情激昂:动手,动手,动手!万岁,万岁,万岁!
秦王酝酿了一下感情,吸了吸鼻子,可惜那时候没有眼药水,眼泪没落下来,世民有些失望。但他很镇定,重新进入角色,面带伤感:“唉,我活了这么多年,没干过什么不道德的事情。这样吧,如果老天让我做,我就做,老天不让我做,我就不做了。老天爷来决定吧!”
——这就是世民准备的小节目。
他安排人拿来工具,说要占卜一下,看看天意。
工具摆好,李世民闭眼默念,正待占卜,突然平地起惊雷,一声暴吼之后,闯进来一名无神论者。
来者把工具推倒在地,高声道:“占卜,占的是犹豫不决之事,现今情形,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占卜个屁啊!”
世民一看,是幕僚张公谨。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张公谨哪能看出李世民是在表演节目呢?当然啰,这俩人也可能是在演双簧。
而且,李世民精通赌术,当年就靠赌博贿赂裴寄,终于说服老爸造反的。所以,对占卜的结果,李世民恐怕心中有数。甚至,有可能做了手脚,无论怎么占、怎么卜,结果都是“动手”。
话虽如此,不能点破,“愤青”们的热情,必须保护。世民于是回过头来,和蔼地问张公谨:“照先生这么说,这事果真可行吗?”
张公谨道:“不但可行,且必须速行,否则悔之晚矣。”
世民松开拳头,一拍大腿:“唉!那就这么办吧!”
计议已定,马上筹划。密谋阶段,房玄龄、杜如晦这俩“智囊”必不可少,但李渊已经下令,不准两人再进秦王府了。李世民派人去请,俩人不敢明目张胆抗旨,没来。
李世民十分恼火,把佩刀交给长孙无忌,道:“你和尉迟敬德再去一趟!火烧眉毛了,还顾忌这些,文人作派!两人胆敢背叛,斩立决!”
房玄龄、杜如晦一看,秦王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走吧!保险起见,四人分头走,以免目标太大;房杜还化了装,穿上了道袍,来到秦王府。
事不宜迟。当晚,几个人连夜密谋,订好计策,第二天一早动手。
计划名称:斩首行动
行动策略:引蛇出洞,伏兵歼之
幕后策划:秦王府智囊团
组织实施:李世民、尉迟敬德、张公谨等
一场血战,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三日,公元626年7月1日。
这天晚上,出现了一道独特天象,叫做“太白经天”。有位大臣秘密写了一道奏折,连夜呈送皇上。
这位大臣有点“狗仔记者”的素质,嗅觉灵敏;夜观天象,发现问题,暗自心惊,迅速写成“八卦新闻”。
李渊一看,内容大体是:今天晚上,太白星出现在秦王府上空,似乎是秦王要得天下的兆头。
李渊看罢,心中略有忐忑,但也没想太多。
没成想,说曹操、曹操到,世民突然进宫求见。李渊随手把奏折递给儿子,让他看看。
世民看罢,面无表情,请老爹把身边的人支走,有密事相告。
李渊让侍从回避:“什么事?说吧。”
世民压低嗓门:“建成元吉,淫乱后宫。”
李渊大惊失色:龟儿子,这不是给你爹戴绿帽子吗?自己给隋炀帝戴了绿帽子,反过来儿子就给自己戴绿帽子?
不行,不能听信一面之词。
于是责问世民:“真有此事?”
世民的感情,早经酝酿,眼泪很顺利地流了下来:
“爹爹啊,儿子与大哥、四弟一母同胞,怎么可能诬告?只是他们如此行径,儿臣实在无法忍受。大哥四弟再三加害于我,甚至扬言要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儿战死沙场,心甘情愿,倘若死在他俩手中,将来到了阴曹地府,也无颜再见当年贼寇。老爹,您要救我!”
说话间,控制不住,呜呜咽咽,痛哭失声。
李渊忆起世民被毒酒所害情形,也觉不忍,道:“好儿子,你先起来,明天一早,我就审问这俩龟儿子。你先回去,明天早点上朝。”
世民打道回府,夜半调兵,设伏玄武门。
哪想到,皇上虽然摒去左右,依然“隔墙有耳”,早有人把世民密奏情形,汇报给张婕妤。
张婕妤一听,三魂吓飞了两魄,命人连夜赶往东宫,让太子及早打算。
次日凌晨,元吉听说世民密奏,吓得不轻,对建成说:“这下糟了,早朝咱们还是不去了吧?”
建成摇头:“内有妃子响应,外有兵马武士,实力远超世民,怕从何来?不如上朝,打探一下消息。”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凌晨。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纵马扬鞭,过了玄武门,直奔临湖殿。来到殿前,有人报知,高祖已召集裴寄等六大臣,准备会审,让两人与世民当面对质。
两人一听,形势不妙!脚底抹油——溜吧!拨马往回赶,抓紧逃出鬼门关!眼看要出玄武门了,忽听背后有人断喝:
“太子齐王,何不入朝?”
元吉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冤家李世民,心中恼怒,迅速张弓搭箭,射向世民。
世民何人?久经沙场的武将!左躲右闪,两箭落空;第三箭呼啸而至,世民闷哼一声,手一挥,已将其接在手中!(老高有话:这种说法似有拍马屁之嫌。史料的另一种说法是:李元吉紧张过度,弦没拉满,射出的第三箭,扭扭捏捏,半路就光荣落地了。)
元吉正在惊惧,却见世民把箭头一调,搭好手中弓,自己射去的箭,反奔自己,呼啸而来!元吉骇得大喊一声,脑袋一缩,蜷在了马背上。
说时迟那时快,但听噗的一声,喊都没喊一声,栽落马下!
过了两秒,元吉抬起头来,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那支箭,竟穿过了建成的喉咙!
原来,建成挽世民弯弓搭箭,只道他射元吉,毫无防备。没想到,李世民居然声东击西,貌似要射元吉,利箭却奔太子而来!
太子建成,一箭毙命,呜呼哀哉!
元吉大惧,哪还顾得上建成,拍马冲向玄武门。只要出了玄武门,就出了鬼门关。门外,是太子集团的天下!
因为担心早朝出事,太子的兵马已是“一级战备”,只要一声令下,攻打皇宫、拿下秦王府,都毫无问题。
从建成被射杀处到玄武门,只几步路。然而,这短短的几步路,却成了元吉人生中最漫长的路。
漫长,是因为害怕,害怕,是因为前方突现一彪形大汉,宛如天神下凡——尉迟敬德!
这时候看见尉迟敬德,无异见阎罗。元吉不敢往前冲,拨马回奔——只要冲进皇宫,见到老爹,最起码小命可保;世民杀了太子,老爹一发火,说不定把世民也杀了,那太子不就是我的了吗?可世民万一造反,把自己和老爹都杀了怎么办……
大难临头,紧张的神经刺激了元吉的大脑,一个个问题闪电般掠过。建成惨死的一幕,既让他心痛不已,又有点良心发现,童年、母亲、孩提时的共享天伦……意识流一般,一幕幕闪现。
脚下,他毫不放松,夹马飞奔,人马合一。
元吉纵马火速回奔,却和骑马追来的李世民,撞了个满怀。
人仰马翻,两人坠落马下。元吉抢先起身,夺了世民的弓,防他再射。见世民还没起来,索性上前一步,欲用弓弦勒死世民。尉迟敬德飞身扑来,大喝一声,吓退元吉。
元吉撒丫子狂奔,目标武德殿;进了武德殿,小命可保!
武德殿是什么地方?唐高祖议事的地方。这时候,唐高祖对外面的事情一概不知,还等着“龟儿子”上朝对质呢。
元吉狂奔间,忽觉背后箭风呼啸,忙回头看,一只利箭,不偏不倚,钻入咽喉。
射箭的不是别人,正是尉迟敬德。他知道,一旦齐王进了武德殿,李世民就危险:要么造反,弑君篡位;要么被杀,全军覆没。事已至此,一不做二不休,替秦王干掉齐王得了!
尉迟敬德抢步上前,砍下齐王脑袋,再回到太子尸体前,取了太子首级。此时,里面打得精彩,玄武门外,也已战火连天。
原来,太子、齐王被李世民、尉迟敬德堵在玄武门内,早有人报知太子手下。
到玄武门之变前,太子兵力已达数千。在京城这么个地方,拥有“私人武装”最多的,非太子集团莫属。李世民设下的伏兵,只有区区百人,和太子的武装根本不一个重量级。
手下听说太子被堵在里面了,这还了得!立即纠集太子府、齐王府所有部队,猛攻玄武门!
玄武门这边,李世民的伏兵,只有百十号人。太子集团几千人黑压压扑来,张公谨暗暗叫苦:倘若攻进去,秦王小命难保;就算秦王退到武德殿,这些疯狂的外援,胁迫皇上、杀掉秦王,也非不可能。
形势紧急,敌强我弱,张公谨连忙命令:关上城门,保护秦王!
玄武门是个宫门,并非城池大门,没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倘若对方冲将过来,除非万箭齐发、木石俱下,很难抵挡得住。设伏的秦王府兵士,方针是“斩首行动”,又怎么可能有守城装备?
形势危急,秦王府几员武将,在张公谨下令关城门的同时,已经冲将出去,在外围防御。长孙无忌带领的伏兵,也上前抵挡。
太子军人多势众,哪里挡得住?不多会儿,秦王府已有两员大将战死。
恰在这时,尉迟敬德拍马赶来,手里提着血淋淋两个脑袋,喝令开门,手持长槊,杀将出去!
正待血战一场,却见玄武门外,三五成群的秦王府士兵,正往回撤。敬德大惑,忙问怎么回事。
士兵道:“我们抵挡不住,两位将军战死,太子的士兵却突然后撤,攻打秦王府去了!”
太子军为什么突然后撤,并没有清晰的说法。
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中了长孙无忌等人“调虎离山计”。见对方来势凶猛,无忌等放出话去,谎称李世民还在秦王府,诱其攻打。
第二种,这次战斗属“街巷战”,摆不开阵势,就算你有几千士兵,也只能前面的部队和对方厮杀,后面的作为第二梯队。而且队伍拉得很长,信息传递不畅,容易失误。
太子军将领薛万彻,因双方僵持不下,十分焦躁不安,何况此时他已经知道太子、齐王已死,攻打玄武门的举动,成了无头苍蝇式的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