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700000017

第17章 则天前传 (1)

美人命案,颠覆太子承乾

入寺为尼,媚娘了断情缘

唐太宗在位期间,大臣们敢于劝谏,皇帝善于纳谏,相得益彰。就连皇上的私事,大臣也干涉:您的私事,就是国家大事啊。

太宗很没脸,转过头来想想,也对。立太子这样的事情,你能说是私事吗?确实关乎国家社稷啊。

可有件事,就算魏征这样著名的“谏臣”,也从来不说,把它当成纯粹的私事了。

什么事?就是皇帝和那堆女人们。

这的确属于私人空间。不过,谁让你是皇上,是公众人物呢。是不是该做个表率啊?

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看岁数。就在这块领域,太宗给大唐留下隐患,迎纳武则天入宫,导致大唐差点断气。

从这个角度来说,老高觉得,把太宗朝的太子废立,作为武则天最终以周代唐的“前传”,似无不妥。太子承乾被废,导致李治(唐高宗)登基,李治若不登基,何来则天大帝?一环扣一环,偶然促成必然。历史无法假设,却经常重复。

唐太宗换太子,武则天才有机会从寺庙重返皇宫。如果不换,第一任太子李承乾很可能把竞争对手一个个杀掉。他来治理国家,未必强过唐高宗、武则天,但毫无疑问,想要出现另一位武则天,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武则天上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众多偶然因素,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良好的机会,很好的运气,不屈的性格,高超的手腕,精明的驾驭手段,无毒不丈夫、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魄力,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成就了女皇。缺少任何元素,历史都将改写。

从唐太宗把李治立为太子的一刻起,一切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其实,唐太宗有机会改变这一切。

这个机会,就是隋炀帝的外孙、唐太宗的儿子李恪,风头一度盖过李治,险些成为太子。

隋炀帝的外孙,差点成为大唐太子,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问题只在于,一旦李治被废,隋炀帝外孙成为新太子,历史的一切,将更加扑朔迷离。

1.两次“斩首行动”

“侠客太子”与老臣翻脸

阅读第一眼

“大唐第一厨”——大片上演

如果做皇帝是一个专业,那么,好多同学选错了专业。宋徽宗更适合选书法专业,唐玄宗应该读音乐系,陈后主最好上文学专业。至于唐太宗朝首任太子李承乾——自主选择的话,弄不好他会找个技校,选烹饪专业。

烹饪?做厨子?太低调了吧,人总得有点抱负。那么好吧,他也可能选导演专业,游刃于众女星之间。他是有天分的,而且执导过一些影视剧。

他曾经在唐太宗眼皮底下,执导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属于武打片;曾经在大臣府邸,执导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暗杀,属于悬疑片;在草地,他不仅亲自扮演厨子,还执导了一场血腥扑面的战争片——血是真血,死是假死,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主要人物关系谱

贞观十六年,也就是公元642年前后,大唐朝臣间,发生了几起离奇案子。

这些案子,表面看,无非是打打杀杀,和今天的刑事案件没多大区别。事实上,它们没有那么简单。几起看似简单的“刑事案件”,对大唐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642年一个清晨,张玄素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奔皇宫而来。上朝时间到了。

张玄素名气不算大,但也算个人物了。当时他的主要职务是“右庶子”,辅佐当朝太子。

隋朝的时候,张玄素就在景城县(今河北沧州一带)当了个小官,职务不高,却深得民心。隋末群雄并起,河北一带,属于窦建德“势力范围”。

天下大乱,窦建德攻占小小一个县城,实在小菜一碟。张玄素是隋朝的官,人又挺倔,老窦看着不顺眼,要把他杀掉。

可人还没杀呢,张玄素“被判死刑”的消息就在坊间传开了。居然有上千人跑到老窦营帐前“游行示威”、“请愿集会”。当然了,他们不是抗议窦建德,因为老窦还是比较仁厚的。老百姓提出的要求是:您把俺杀了,给张户曹(张玄素)留条命吧!

人民群众很有智慧,他们知道,按老窦的脾气,不可能真杀掉上千人;大家都死不了,还能救老张一命,何乐而不为?

老窦没想到,残暴的隋朝,居然还有这么得民心的好官!哎呀妈呀,险些枉杀好人啊。

知错就改,老窦不仅把张玄素放了,还去求人家:您瞧瞧,您名声多好啊!给您个比户曹大好几倍的官,做不做?

没想到,差点掉脑袋的老张还挺倔,说:“不好意思,洒家现在是隋朝的官,再给您当官,一女嫁二夫,怕是不方便。”

老窦没辙了。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扬州被勒死。老张一想,皇帝死了,隋朝正式咽气了,咱也别抻着了,当官要趁早。于是,接受老窦封赏,官拜黄门侍郎。

老窦被灭后,张玄素归附唐朝,官越做越大,位列太子左右、时常面见皇上,成了朝廷重臣。

这么一个元老级的人物,在642年的一个大清早,却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铁鞭,差点呜呼了。谁这么大胆,敢袭击朝廷重臣?

这天,张玄素和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往皇宫赶。宫禁之地,普通大臣是不可以骑马乘轿的。

天还黑乎乎的,走着走着,老张就来到了东宫门口。东宫,是太子住的地儿,虽然黑灯瞎火,但在这些地方,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没成想,昏暗之中,猛地蹿出个黑影。黑影短衣小帽,不像朝中大臣都穿着肥大的衣服。老张琢磨:此人不像朝臣,也不像太监,好生奇怪!

没等他想明白,黑影已到了眼前,举起一条大铁鞭——老天,是铁鞭哪!史料记载,黑影用的兵器是“大马棰”,光从发音,就能想象这条“铁鞭”的力度,估计和秦琼的兵器“锏”有一比。

大铁鞭带着风声,冲老张的脑门呼啸而来。老张骇得大叫一声,拼了老命把脑袋一偏,铁鞭总算没砸上正面,但也头破血流,昏倒在地。

上朝的大臣不少,听到老张一声惨叫,连忙来救。忙乱过后,一干人等才想起要抓刺客。哪里还有刺客身影?

朝臣纷纷摇头,叹息不止。

叹息什么呢?叹息刺客如此明目张胆,朝臣却无可奈何。

究竟是何方神圣,敢如此大胆,在东宫门前行刺?

想必有人嘲笑太子太傻;想必有人已经预见到:太子如此行径,恐怕长久不了。当然,话都憋在心里,明哲保身,静观其变吧。

行刺的主使者,就是太子。可悲之处在于,太子居然毫不避嫌,在家门口行刺。如此张狂、如此没有心计的太子,把国家交给他,谁能放心?

张玄素竖着出门,横着回来,经过治疗,老命总算保住了。到底怎么回事,他非常清楚。

如此作为,让他预感到:太子的位置,早晚难保,自己是太子右庶子,太子完蛋,自己也遭殃。想到此,已是万念俱灰。

太子李承乾,究竟对张玄素有什么深仇大恨,居然痛下杀手?

公子哥儿李承乾,和他爹差得太远。老爹李世民,以“虚心纳谏”闻名于世,名垂青史;他完全相反,听不得批评,甚至扬言:“别人来谏,怕什么?一人来谏,杀一个,十人来谏,就杀十个,大不了杀上几百个,看谁还敢来谏?”

——太子,就是这样一个人。

子不教,父之过。李承乾顽劣、偏执,和老爹教子无方,很有关系。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女魏征”长孙皇后。子女教育,长孙很有一套,可惜,她死得太早。她的早死,放纵了李世民,收纳了武则天,埋下“武周代唐”的隐患;她的早死,也放纵了李承乾,埋下太子之争的隐患。

李世民治国有方,管理孩子,却远不如皇后。他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尺度不一,要么前紧后松,要么前松后紧,经常办“先把孩子惯坏再狠劲去管”的糗事。更主要的在于,他政务繁忙,日理万机,不可能在子女教育上付出太多精力。

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即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即唐高宗)。

有一年,长乐公主出嫁,李世民比较喜欢这个女儿,又是皇后生的,就吩咐下去:把长乐公主的标准提高一下,按长公主标准的两倍赏赐吧。

长公主是当朝皇帝的姐妹,辈分高,出嫁的规格自然也高。赏赐长乐公主的东西是长公主的两倍,可见皇帝对闺女有多喜欢了。

魏征听说后,老毛病犯了:不大合适吧?您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改了规矩,以后谁还守规矩?上书劝阻。

皇帝不高兴,回到内宫,就和长孙皇后说了。皇后一听,感叹道:“以前光知道皇上推崇魏征,却不晓得原因,今天总算知道了。老魏说得对,就该这么办。这样敢于直言的大臣,是该重用!”

皇上一听,也豁然开朗,随手赏了魏征几个甜枣,让老魏继续努力,多发“逆耳忠言”。

还有一次,对比就更明显了。

太子承乾有个奶妈,在长孙皇后面前絮叨,说太子如何清廉,东宫如何节俭,请求皇后美言几句,给东宫增加点经费、物品什么的。

奶妈这么做,无非是为了讨好太子——这显得自己多体贴皇后的儿子啊,当妈的哪有不疼儿子的?皇后听了舒服,太子也高兴,一箭双雕。

不料,皇后一听,却勃然变色,道:“我现在最担心什么,你知道吗?太子年纪轻轻,毫无功名,唾手得来太子之位,高处不胜寒,已让我忧心忡忡,彻夜难眠。你却让给他增加经费、再添把柄、遭人诟病,是何居心?”

奶妈吓得面如土色,一言不发。幸亏皇后宅心仁厚,若换了武则天,奶妈怕要掉脑袋了。

可见,长孙皇后的教育理念很前卫,不娇惯、不放纵,希望孩子在磨难中成长。李世民对皇子的“放羊式教育”理念,与她差得很远。

只可惜,长孙皇后只活了36岁。她若多活几年,李承乾也不至于那么放纵。

636年,长孙皇后去世。五六年之后,她最不愿看到的太子废立就发生了。

对普通人来说,如何教育子女,完全可以看做私事。皇帝就不行了,您儿子教育不好,就可能影响江山社稷。

李世民也懂这一点,可他矛盾啊。让孩子出去历练,出了问题咋办?承受不起啊。何况,李世民还有个心结,让他心有余悸——他自己的那段经历。这段经历,让他宁可顺其自然,也难痛下决心,历练太子。

什么经历?就是李世民三兄弟的太子之争。当年,李渊把建成立为太子,但在战功方面,建成远不如世民。为帮太子建立功名,李渊主动提供机会,让建成带兵打仗,立了些战功。可结果怎样?兄弟间先是争功名,后来从争功名到面对面厮杀,血溅玄武门,骨肉相残。

这段经历,给李世民留下了阴影,他不愿自己和皇后生的三个儿子,再去争夺功名。争着立功,表面看是好事,但很容易反目成仇。

玄武门之变的阴影,改变了李世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观念。他认为,亲情第一,孩子活着、平安地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治理国家,靠的不是皇帝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只要这群人敢于直言、发扬民主,治国就不会出现大问题。这一思路,和张玄素的建议有关。

张玄素认为,隋之所以灭亡,主要原因是君主亲理政务,事必躬亲。君主亲理政务,口断十事,有五条错误,就很麻烦。一日之中,君主往往“口”理万机,日积月累,错误积存多了,国家就要灭亡。张玄素建议广用贤良,令官吏奉职守法,安抚百姓,小心谨慎,君主就会成为一代圣主。

唐太宗很欣赏这番言论,所以,在唐太宗的执政理念中,有点民主的影子。皇帝民主,群臣敢说真话、干实事,甚至让这一风气贯穿整个官僚系统,那么,即便皇帝能力弱,国家也会健康发展。何况,天下大治的局面,让李世民信心大增,认为大唐基业,可以长久绵延,他不担心接班人在治理国家上出现问题,甚至妄想长生不老,求取灵丹妙药。自己长生,就可以辅佐子孙,何愁接班人柔弱?他没想到,求长生,反倒让他难长寿了。

可以说,和长孙皇后在教育观念上的分歧,并非李世民不聪明,而是因为他太受“刺激”了。当年的经历,让他对三个皇子之争,心存余悸,内心脆弱,以至优柔寡断、昏招迭出。

昏招之一,和当年太子奶妈的建议,如出一辙。

事情是这样的:

太子李承乾纵情声色、胡吃海喝,大臣意见越来越多。长孙皇后的二儿子魏王李泰,开始有想法了。

古代人都有点迷信。老爹李世民大名鼎鼎、战功显赫,当儿子的哪能不崇拜?

作为偶像派老爹的铁杆“粉丝”,李泰自然而然就有了想法。这种想法,跟现在许多歌迷是一样的。

歌迷为什么追星?其实是一种心理现象,他们的心底,都有个秘密:希望自己就是偶像,幻想有一天站在聚光灯下、舞台中央。这类似于心理学上的“移情效应”。

李泰了解本朝历史,知道偶像老爹登基的前前后后。老爹的经历,和自己是有点相似:在皇后生的儿子中,排行都是老二;老大都做过太子,太子都遭人诟病。岂非天赐良机?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中国历史上的劲旅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最高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方法。中国的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都极其重视自己的军队,而精锐的军队便可堪称劲旅。孙武的吴军、吴起的武卒、白起的秦军、项羽的楚军、霍去病的汉骑兵、沈庆之的南梁军、岳家军、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戚继光的戚家军、曾国藩的湘军都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并称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十大劲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史上的劲旅》即是为您介绍这十只军队。
  • 大资本家

    大资本家

    梦里,沈浩回到了1894年,目睹了依然发生的历史,死心的他开始一步步打造那属于自己的庞大帝国。用香皂、牙膏、洗发水打造洗化帝国。用安定、阿司匹林、青霉素打造医药帝国。用新型汽油、煤油、柴油打造能源帝国。他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建立在这些帝国群上的帝国,回到动乱前夜的大清,用大炮、坦克、飞机打造一个大大的军事帝国!这,就是大资本家—沈浩的帝国群!PS:本书已签约,请书友们放心收藏!
  • 帝国重启

    帝国重启

    三流学渣穿越清末,重铸中央帝国,再现泱泱华夏!
  • 男帝

    男帝

    是个很罗嗦的主角性格养成文主要诉说一个相府庶子后罪人、外族奴隶和贵族在一个女尊世界创业的故事能接受长时间白水描写的就看吧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则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强地走过来。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时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 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对年轻的一代来说,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感悟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热门推荐
  • 嫡女重生谋定天下

    嫡女重生谋定天下

    继母毒辣,害她母去黄泉,诛她心,杖毙之痛,永生永世不能忘怀!好不容易重活一世,她要把安稳现世搅个天翻地覆!她是毒蛇,誓要活活咬死坏人每一个!复仇之人,又陷入另一片沼泽地,这个俊美王爷如妖孽,真有点儿意思。
  • 幸好一切都不会再重来

    幸好一切都不会再重来

    曾经的爱情,就像是一个或者一串肥皂泡,静静地看着它或者它们飘远就好。大学,对于曹小龙来讲,是痛苦的。紧衣缩食的生活,就像冬季渗水的球鞋,内心冰冷却又羞于旁人知晓。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后,他那桎梏已久的内心,骤然炙热开来。精心编辑了短信,可迟迟不肯摁下发送键,满胸腔似乎是盛满了积水,濒临窒息。。。。。。毕业,行李箱,初夏,离别,工作,新的男女朋友,新的女朋友。对于整个故事而言,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公主是怎样生活的

    公主是怎样生活的

    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娥皇女英、平阳公主、山阴公主、新城公主、李娘子等公主们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 梦归江南

    梦归江南

    美丽的江南是她们多年魂牵梦绕想要回归的故乡。然而,黑暗的旧社会,动荡的老年代,给宫女和她们的亲人造成了决别之痛、回家无望、惨遭杀害、葬于异乡、家破人亡、同胞相残等种种惨痛的悲剧。只有在安定和平的新时代,才能给予宫女回归、团聚的美好梦想和心愿。同时,使人感痛和感慨百年中国的风风雨雨、沧桑巨变,并歌颂我们生活的这个和平、统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 红机黑商

    红机黑商

    男人永远的三大件:金钱、红顶、桃花运。※※※小心你身边的重生者!他(她)或许能将你引入天堂——但,也可能会将你送进地狱!1990年的夏天,16岁的王漠就遇到了一个重生者……命运被改变——潘多拉魔盒打开了!以后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王漠说——“做人要讲道义,别把无知和无耻当成好事来炫耀!”“有人说,‘如果道德能解决问题的话,还要法律做什么?’我想说的是,‘正是没有了道德,才会有那么多问题等着让法律来解决’。”“我知道自己贪财好色,但我也有我的原则——那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人和野兽之间的第二个最关键的区别——第一个是人会制造和利用工具。”“有人说良心就是心里面有一杆‘秤’,但我的心里却只有一条‘线’——我的良心不是能用‘秤’来称的!任何越过了我心里那条‘线’的事情,我都不会做!”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 唐朝名画录

    唐朝名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最优秀的新时期党员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最优秀的新时期党员

    党的事业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讲出来的,更不是想出来的,党的事业是干部引领群众干出来的。干是真理、是真功,是最有说服力的实际行动;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只有干出来的干部,人民才信得过,自己才立得起,路才能走得稳。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只有通过埋头苦干,科学实干,才能真正干出干部的人生价值。
  • 鹿鸣之什

    鹿鸣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破虚

    破虚

    武仙,魂神,道法,幽冥,神通。五种修炼,惊天动地,又有何联系?一个高傲的生灵,将怎样一次次逃出生死劫难,踏顶世界巅峰,超脱生死,开创新天道?天地之间,规则的运行,洪荒奇珠的存在,残破的世界,太古的神魔,尽在其中。无穷无尽的手段,诡异通天的大局,人间爱恨情仇,恩怨纠葛,圣贤大义,民间百态,尽在《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