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建国后,立大儿子杨勇为太子,封二儿子杨广为晋王。杨勇为人坦率、朴实,不狡诈,他如果当皇帝,可能碌碌无为,但不会像杨广那样暴虐。既然如此,隋文帝两口子哪根筋不对,干吗换太子呢?
主要原因,是杨广太会演戏。
只会演戏,不见得高明;杨广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戏演到了老爹老妈的心坎上。
隋文帝不是一般人,在封建社会的皇帝中,他很特殊。
称帝之前,杨坚两口子就结婚了。独孤氏能力比较强,对男人妻妾成群、招蜂引蝶,相当反感,把老公看得很严。
称帝后,隋文帝立下志向,要做有道明君;独孤皇后也立下志向,要做贤内助,治理好后宫,让皇帝安心治国。
除了守护爱情,皇后在皇宫进行了改革,如同隋文帝在治国上的改革一样,她提倡节俭,不尚奢华,反对皇帝沉溺酒色;隋文帝呢,也很赞成老婆这些举动,支持节俭,老婆不让自己乱近女色,内心虽有不甘,但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忍忍吧!
渐渐地,皇后对大儿子——太子杨勇,有点看不惯了。
太子没什么大毛病,人比较朴实、直率,性格宽厚,可有一点让老妈不满:好酒好色,生活奢侈;明知爹妈崇尚节俭,也不顾忌,毫无城府,没有心计。
好色也就罢了,偏偏又比较率性,不喜遮掩。喜欢的,就整天泡个没完;不喜欢的,一晾就是一年半载。
这倒也罢了,偏偏他不喜欢的,是大老婆(即太子妃)元妃,对她很少宠幸;对几个妾却情有独钟,勤奋耕种,收获颇丰,孩子生了一堆。
独孤皇后多次训斥,杨勇表面应付,回去该咋办咋办。
事有凑巧,元妃突然得病死了。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她可能死于心脏病之类的疾病。那时候,人们可不知道心脏病怎么回事。她死得突然,独孤皇后更加愤怒,怀疑是杨勇投毒,只是没有证据。
这时,皇后就有废掉太子的心了。可太子没犯大错,怎么废?皇上也未必同意啊。
狡猾的猎手,绝不放过任何进攻的机会。
杨广早有夺位企图,问题是,即便爹妈对皇太子不满,也不可能随意废立。作为铺垫,他首先搞定了当朝重臣杨素,得到了他的支持;加上宇文述等心腹大臣,逐步形成了一股支持换太子的外围势力。接下来,就看杨广自己的了。
梳洗打扮之后,“大隋第一影帝”粉墨登场。
杨广知道,老妈最恨男人不忠,所以他表面上天天守着萧妃(即后来的萧后),以示忠贞不二;别的妾怀孕,要么打胎,要么一出生就被他弄死(这和武则天有一比)。“虎毒不食子”,皇帝梦做到发疯,就会变态。
只有萧妃生了孩子,他才屁颠颠地跑到皇宫,报喜。
皇后听了,自然高兴:二儿子的“爱情观”蛮正确嘛!孩子都是萧妃的!
老两口崇尚节俭,老爹来视察的时候,杨广就把丫头婆子筛选一遍,年轻漂亮的,全藏起来,又老又丑的,在家里伺候;家人老小,都换上粗布衣服,自己和萧妃也不例外。
皇帝来了,一看,嗯,小子不错,知道建设节约型社会。
独孤皇后的枕边风绵绵不断,隋文帝耳根子没法不软,对太子越来越不满。终于,他找机会把太子废掉,立杨广为太子。英明一世的杨坚,就这样犯下了一生最严重的错误。
最终,杨广成了皇帝,萧妃成了萧后,这是她第一次成为帝王的老婆。
这只是个开始。
618年是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萧皇后从母仪天下的高贵皇后,成了隋末诸“熊”争夺的目标。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几件大事。
阴历三月,扬州春意正浓。
和煦的暖阳,慵懒的风,笼罩着宫城西阁,暖意融融。此时的隋炀帝杨广,却感到了刺骨寒意。
早就料到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会发生在暖气氤氲的三月,会发生在烟花烂漫的扬州,会发生在贴身护卫身上。
利刃对准自己的一刻,隋炀帝已经明白:一切无可挽回。暴政导致的不仅仅是众叛亲离,最贴近自己的人,也开始倒戈相向。
隋炀帝依然珍惜自己精致的脖子。皇帝有皇帝的死法,即便赴死,跨向绞刑架的一刻,也要优雅。
这个时候,他很容易想起14年前那段往事。
604年,时任太子杨广,控制禁军,困住寝宫、龙榻,搞掉老爹隋文帝,自己登基。当年,指挥禁军、围困寝宫的,正是大将军宇文述。
今天,自己作为皇帝,被禁军团团困住,为首的将军,也姓宇文。
——宇文化及。
没错,大名鼎鼎的宇文化及,“奴隶将军”、“走私将军”宇文化及。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宇文述的儿子。
相隔14年,这父子俩,先后搞死了两代皇帝——父子将军,搞死父子皇帝。
宠信宇文化及这样的花花公子、“奴隶将军”,也无怪乎隋炀帝自取灭亡。
对隋炀帝,最中肯的一句话是:没人让他死,他自己找死。
所以,他死了。
作为大将军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成为“花花公子”可以理解,怎么又成了“奴隶将军”、“走私将军”?
宇文化及做“奴隶”的经历,能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隋炀帝的用人标准和眼光,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说他“找死”。
宇文化及还有两个弟弟,宇文智及和宇文士及。化及和智及关系最好,俩公子哥儿仗着老爹,从小游手好闲,年纪稍长,当时还是太子的杨广,让宇文化及到太子宫(东宫)当差。
自己从晋王窜升到太子,宇文化及他爹出力不少,杨广对化及十分宠信。登基做皇帝后,也没忘这父子俩,把宇文化及提拔为太仆少卿,从四品,相当于畜牧部副部长。
皇帝提拔自己,按道理,就应该更加恪尽职守、尽忠报国,这哥们儿不。
他可能心理还是有点不平衡。虽然级别不低,副部长级,可不怎么威风、不怎么风光,多数情况下只能在牲畜面前显摆——畜牧部嘛!
事实上,冷兵器时代,战马之类的牲畜属军备物资,战略位置重要。可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管牛的副部长,再牛也牛不过国防部长呀!
心理一不平衡,坏水就冒出来了。
什么坏水?以权谋私。拿现在的行话,叫走私。
走私现在是重罪,弄不好就枪毙;在那时候,也一样。走私,就是从国家的嘴里抢肉,和国家争利益,罪过能轻吗?
——可他怎么走私啊?那时候又没改革开放,贸易也不发达。
您别忘了,贸易越不发达,走私的空间就越大。全球经济一体了,关税全部取消,谁还去走私?吃饱了撑的啊?
宇文化及走私的细节,老高现在也搞不清,不管怎样,宇文化及走私,既有条件、又有机会。
机会,就是607年,隋炀帝前往榆林郡(今内蒙古境内)考察调研、指导工作,宇文化及和弟弟宇文智及,作为亲信陪同。
条件嘛,当然就是宇文化及的畜牧部副部长身份,他管这一块,熟悉情况;再者,有了宇文智及,就省得自己出面,目标更小。
当然,还有个条件,就是当时和东突厥有这种非法贸易需求。
不料,运气不好,不知怎么地,宇文化及以权谋私、执法犯法、走私贸易的事情,被隋炀帝知道了,勃然大怒。
隋炀帝慷慨赴死的过程很优雅,发起火来可不优雅,杀起人来更不优雅。
杀!
俩兄弟,一块杀!
俩人衣领子被扒开,发辫被解开,等待行刑;眼看就要在蒙古大草原上“壮烈”了,关键时刻,隋炀帝改了主意。
算了,不杀了,给他爹个面子吧。没有他爹,自己成不了太子,做不了皇上。
即便如此,也得给这俩小子一个教训。你不是和突厥做贸易吗?突厥不是流行“抓奴隶”吗?好吧,罚你做奴隶。隋炀帝给了宇文家族一个台阶下,罚这俩孩子给他爹当奴隶。
实际上是借坡下驴,等于免掉死罪,降为平民。
616年,宇文述临死前,隋炀帝前去探望。宇文述说,瞧这俩孩子,现在还没个一官半职的(奴隶的身份就不提了),您看着办吧。
老头都快咽气了,能不给点面子?
好吧,收在皇帝身边,继续做官吧。
宇文化及、宇文智及,这俩人从“奴隶”再次成为将军,终于搞死了隋炀帝。
重用“奴隶将军”、“走私将军”,隋炀帝真是在“找死”。当然,证明他“找死”的例子还有很多。
617年被困扬州之后,隋炀帝自知时日无多,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他有上千美女,宫城内有上百房舍,每间客房分配一位美女,隋炀帝每天轮换一个房间,喝酒吃肉,纵情声色,日日笙歌,夜夜洞房;国家大事,已然如此——管也是四分五裂、烽烟四起,不管也是乱七八糟、战火连绵,不如索性放手,快活去吧!
长安是回不去了,庞大的禁卫军、歌舞团、老婆群,都在扬州,把扬州也给吃穷了。粮食不够了,咋办?
和大臣们商量,没办法,迁都吧。把丹阳郡——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作为新都城。
禁卫军早就人心涣散,粮食不够吃,又听说不回长安、定都丹阳,更乱套了。
胜利大逃亡。
逃回关中,逃回长安,投奔老婆孩子去!
三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了禁卫军士兵可望不可即的梦想。他们的老家,多在关中。
逃兵越来越多,咋办?
问大臣,大臣曰:女人。
隋炀帝恍然大悟。对了,光图自己快活,忽视战士们的需求了。
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型相亲会”,在扬州皇帝宫殿前上演。
扬州辖区内,所有的小寡妇、大姑娘,统统找来,在皇宫门前“走秀”,让禁卫军士兵挑选。禁卫军在当地,也有不少私结情缘、有了情人的,只要汇报,允许成亲。
好大一场喜事!
可惜,大隋病入膏肓,如何“冲喜”,都无济于事。
成双成对,正好结伴出逃,禁卫军又跑了不少。甚至将军,也跑了几个,抓回来,杀!
逃跑、叛乱,已经成了禁卫军士兵公开讨论的话题,毫不避讳。皇帝,他们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有个傻乎乎的宫女,不知道找个精壮小伙跑了算了,还替隋炀帝瞎操心。听到有人讨论叛乱,忙向萧皇后汇报。
萧皇后一听,这还了得,你随我来,奏明皇上。
隋炀帝怎么处理此事呢?——奶奶个熊,老子如此憋气,你还给老子添堵,杀了!
不杀那些密谋叛乱者,而是杀告密宫女。
这位宫女也是活该,当所有的禁卫军都议论纷纷、企图谋反,一个皇帝,还有权威吗?乱世之中,没了兵权的皇帝,和奴隶没什么分别。
以后,再听到有人密报,萧皇后只能苦笑一声:随他去吧,跟他说了,也是白搭。
617年10月,北方,李渊大军攻陷长安。消息传到扬州兵营,已是第二年开春。
兵营里炸开了锅。
老窝都被端了,还坐得住吗?禁卫军可不是水壶——屁股烧红了还有心情吹口哨。
跑!拼了命也要跑回老家,老婆孩子都在那儿呢!
有这种想法的,不仅仅是士兵,还有不少将军。一位将军拿不定主意,找同事商量。
都这时候了,谁还能死心塌地给皇帝卖命?同事心有戚戚焉,道:“跑,是下策;被抓回来,必然一死。不如直接反,宰了皇帝!”
一拍即合!
造反,要找“出头鸟”,要有“带头大哥”。
宇文兄弟。没人比他俩更合适了。于是,先找弟弟宇文智及。智及名字里有个“智”,智力却不怎么“及”,一听造反,这个好玩!反!
他哪里知道,造反,“出头鸟”最难做。李渊为什么起兵之前一直犹豫?就因为这。
宇文智及不管。好歹,他还有个哥哥,做出头鸟,也该哥哥优先。
几个将领一合计,大家都没意见;同意造反的,越聚越多,一起来找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胆小如鼠,听说造反,差点尿了裤子,庐山瀑布汗,落了个满头满脸。哆哆嗦嗦,去找隋炀帝,说:我、我、我,反了!
面对权威丧失殆尽的皇帝,造反真的很容易。
当然了,造反容易,打天下难。
宇文化及造反“一呼百应”,不是因为他能,而是因为隋炀帝熊。
造反的禁卫军攻入隋炀帝宫殿,杀了若干不识相的。隋炀帝听外面声音嘈杂,料是叛乱,慌乱间,转头问萧皇后:“莫非阿孩造反?”
阿孩,隋炀帝次子、齐王杨暕的乳名,萧皇后所生。若干年后,萧后带着杨政道,流落突厥;这个杨政道,正是杨暕之子、自己的亲孙子。
隋炀帝和杨暕,父子之间,多有猜忌。隋炀帝一直把他带在身边,防其政变。今天,叛乱突然发生,隋炀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暕。
隋炀帝平时备有毒药,随时准备自杀。事出突然,仓促间没找到毒药,匆匆换上普通衣服,逃到宫内西阁。
可惜,败局已定,无力回天,逃跑,这种无谓的挣扎,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皇帝很快被抓住了。
眼前,这些叛乱的人,都是他最熟悉的人——贴身卫士、亲近大臣。隋炀帝十分恼怒,厉声呵斥;叛乱大臣,也是义正词严,力数隋炀帝罪恶,新账旧账一块算。
唇枪舌剑。
隋炀帝一位名叫朱贵儿的小老婆,看不过去,指责这些卫士、近臣不要脸,被禁军将领一刀剁死。
隋炀帝年仅12岁的小儿子,见此状况,嚎啕大哭,也被一刀砍死。
血腥扑面。隋炀帝明白:自己已是不得不死。
优雅的皇帝,自有优雅的死法。
他向禁卫军将领宇文化及,申请毒药。皇帝之死,岂可见血?反臣怒道:“毒药?那多浪费?没有!”
隋炀帝气得差点吐血。无奈,从身上解下一段丝巾。自缢?他没这个勇气。还是“他缢”吧,“被自杀”,更顺利点儿。
对别人而言,他的死,只是一个结果;现在,却成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越短越好,越快越好。
眼中闪过几滴泪光,他镇静下来:自己活了50年,穷奢极侈,荣华享尽,够本了!
校尉(禁军指挥官)令弧行达,接过皇帝递来的白绫,二话不说,用白绫勒住隋炀帝的脖子,用力一绞;几分钟后,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气绝升天,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