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5100000015

第15章 东亚同文书院(4)

北野丈吉解释说,虽然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对苏区进行封锁,但尚未全面控制福建和广东,这两地的军阀和苏区的关系较好,福建厦门有半公开的苏区贸易局,通过他们的搭桥拉线,苏区的粮食、花生、茶油、竹木、纸张、钨砂、樟脑等物质和白区商人一批批成交,食盐、布匹、药品及电池、炸药原料、工业器材等源源不断供给苏区。

北野丈吉说:“日本商社有兴趣加入到这种贸易中去,所以需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东亚同文书院的调查旅行,本来就是以商事为主,以增进日中两国的亲善友谊为目的,以前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护照,在各地受到地方政府的接待和保护。很遗憾,满洲事变以后,中国政府翻脸,不再支持这种学术性的调查旅行。我们不想与中国政府对抗,我们只想做生意,只想和中国人民交朋友。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一次我们的商事调查旅行要采取秘密的方式进行。”

李哲夫心中警觉,他知道,调查旅行冠名所谓的“商事”二字,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采取秘密方式进行,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不动声色,默默地听着。

果然北野对李哲夫说:“我们今年就准备安排你去这个地区做一次旅行调查。你会说闽南话,为了安全起见,就以厦门本地人的身份,跟当地的盐商去一趟共产党根据地,去了解当地的情况。”说着两眼盯住了李哲夫,屋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李哲夫心中猛地一跳,以坚决的态度点了点头:“是,明白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能犹豫,何况,到中央苏区去看一看,正是他一直期望的。

北野丈吉和桦山哲太郎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说:“准备工作我们会安排好。你到那边后,要继承同文书院一贯的严谨求实的调查态度,不畏艰辛险阻,多走、多看,把东西都记在这里。”说着指了指脑袋,“观察到的东西越全面、越详细越好,包括共产党地区的经济状况、经商习惯、地理形势、民情风俗、多样方言、农村实态、地方行政组织等等。”

桦山哲太郎说:“唔,这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好好干!”

李哲夫回去后,立刻将这事向王学鑫做了汇报。

王学鑫问:“这次调查旅行就你一个人吗?”

李哲夫答:“是的。”

王学鑫用指节敲了一下桌子:“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一是你可以借此去苏区,直接接受中央的指示和培养;二是你如果做得好,可以获得日本人的进一步信任,对你以后的潜伏工作大有帮助。有没有确定日期?”

李哲夫说:“下个月中旬安排我去厦门,从那里前往苏区。”

王学鑫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说:“他们让你一个人去,是一种考验,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信任,暗中可能会安排人监视,这一点要提防。”

李哲夫问:“那我该怎么办?”

王学鑫说:“见机行事。”

李哲夫有些茫然。

王学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今后要养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习惯,这是一个情报战士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李哲夫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王学鑫说:“我会通过地下交通站向苏区转达这个消息,请那边做好接应你的安排。”

一个星期后,北野丈吉单独和李哲夫谈话,告诉他,为了安全起见,已给他取了假名“李百福”,伪造了身份证明,说是一位福建盐商的儿子,此次跟随走私商队进入苏区是为了学着做生意,并给了他一份材料,里面有伪造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私盐买卖的商业行规等资料,叫他熟记于心。北野叮嘱他,要善于抓时机,必要时可以脱离商队单独行动,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情报。

李哲夫完全明白了这次“商事旅行调查”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

日本情报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官民一体,全民情报体系”,日本人善于从国家情报的角度,实地观察、体验、接触当地的主要人物、政府官员、军人、学者乃至一般的老百姓,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国民感情、军备状况等,再加以分析其国力,然后为日本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服务。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日本,在浓厚的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思想熏陶下,情报活动也被认为是国民的一种光荣,民间组织比如同文书院、玄洋社、黑龙会等和官方紧密合作,在官方不方便的场合往往以民间组织打先锋。官方极力鼓励民间的情报活动热情,派出留学生和驻外使节时,官方总要求他们详细记载所在国的风土人文和政经活动,这些留学生和出访人员也绝无任何怨言,并且积极配合。

临行前,李哲夫到王学鑫住所告别。阴霾的天空下起了牛毛细雨,师生俩坐在窗边,看着烟雨朦胧的寂静小巷,就着一壶清茶,畅所欲言。

李哲夫问:“听说先生原来是医生,您为什么要改行当教师呢?”

王学鑫说:“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国。当医生只能医病,当教师能救国。晚清时期,沙俄割占东北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这么严重伤害国家利益的条约,中国国内居然没有一点儿反应,因为清朝统治者以愚民政策统治中国,民智不开,消息闭塞,民不知有国;而巴黎和会上只是转让青岛一个城市的权益,就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使得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难以得逞,这是因为人民开始觉醒了,有了现代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从此,对外战争的性质也由几千年来的王朝战争转变成民族战争。所以,只有广开民智,中国才不会落后于世界的潮流,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呢?这就要靠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计,立国之本。”

李哲夫有些惭愧:“我受日本人的奴化教育太久,有些道理明白得太晚了。”

王学鑫摇头说:“不晚,不晚。我幼时在家里读书,天天只知道吃饭睡觉,就是发奋有为,也不过是念念文章,想骗几层功名光耀门楣罢了,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又听说什么英国、俄国、法国、德国、意国、美国、奥国、日本八国的联军把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知道,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万邦中之一国,我也是中国之一人。后来,我到了三十多岁,才明白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才懂得人人有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你可比我的觉醒早得多了!日本为什么现在领先中国,就是日本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觉醒要早于中国,根源在于日本的现代教育要早于中国。”

听了这番话,李哲夫不禁联想起了桦山四郎老师的一句话:“日清战争的胜负,在日本小学的课堂上就决定了。”

桦山四郎讲过一个故事:日本幕末时代,旅居长崎的一位荷兰海军中尉在其著书中说,一旦国家有难,国民必须有协力保卫祖国的义务,但日本人的这种义务观念似乎很淡薄。他曾问过一位日本商人:“长崎如果遭到外国人的侵略,你能保卫自己的城市吗?”商人答:“不,那是幕府的事。”这个荷兰中尉听后,认为如果这样,那么荷兰军舰的舰长只要带领几十名陆战队员登陆,就可以轻易占领长崎的所有要害;然而时过境迁,1886年发生的“长崎事件”(北洋水师造访长崎期间因违法乱纪所引发的一起中日两国军民冲突的事件),不但长崎的警察围殴中国水兵,就连长崎的家庭主妇也加入进来向中国水兵投掷石块和沸水,此后一些稚童竟也玩起打沉中国铁甲舰“定远”、“镇远”的战斗游戏——短短几十年,日本人就已经形成了上下一心的现代国民观念,这正是日本能打败清王朝的关键——这都是教育的功劳!

李哲夫感到,桦山四郎和王学鑫都是教师,两人有相似的地方,有相似的观点,但更多的是不同:桦山四郎其实是穿着教师制服的武士,他身上有一种不可捉摸的性格,心血来潮时,他可以使出不惜生命的勇猛,好像骤雨大作,有时又会有一种阳春踏青似的悠闲心态,自在地吟诗煮茶;而王学鑫更像是位长者,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宽厚、温良,他询询教导,潜移默化而又深远地影响着自己、指引着自己。

王学鑫问:“在你的想象中,苏区是什么印象?”

李哲夫想了想,说:“打土豪分田地。”

王学鑫“呵呵”一笑,说:“你真应该去走一遭。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广大农村燃起了燎原之火,使世世代代受苦受难的穷苦大众第一次获得了做人的权利。苏区实行了彻底的妇女解放,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没有姑娘缠足,许多年轻妇女剪短发,这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农村是不可能见到的。再拿教育来说,苏区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仅在兴国一个县就有三百多所小学,原来国民党统治下的江西,文盲比例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九十,现在兴国的文盲率已减低到百分之二十。你到了那边,可以亲眼去看一看翻身的农民子弟是如何通过学习觉醒的。”

李哲夫说:“蒋介石对苏区发起过四次‘围剿’,虽然失败,但肯定还会有第五次、第六次,苏区地处内陆,得不到外援,敌强我弱十分明显,全国革命的胜利不知需要多少年。老师,您看五十年可以吗?”他想,如果那样的话,自己或许能看到那一天,能亲眼目睹红旗插遍全中国,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王学鑫微微一笑:“我可没有未卦先知的本事。”他随即严肃地说,“人民一定要自由、平等,工农劳动大众一定要从被压迫被剥削的处境中解放出来,剥削阶级和帝国主义横行的旧世界一定要被打倒,这是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的政党和个人的历史责任。无论这个过程多么艰辛,我们都必须为之努力!”他顿了一顿,坚定地说,“我们有先进的马列主义思想作为指引,我们的政策是土地革命,走的是工农路线,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发动群众,有了人民的支持,共产党一定会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两人谈谈说说,天色渐晚。王学鑫从里屋的箱底取出一本簿子,交给李哲夫,说:“带上这个。”

李哲夫接过来一看,见是一本线装的《全唐诗集》,他随手一翻,内容和市面上的没什么差别,疑惑地问:“老师,带这个干什么?”

王学鑫说:“这个诗集里有我向组织写的关于你的介绍信,你过去后,会有人接应你,你交给他,组织上就明白了。别看了,你是看不出来的。你是读书人,随身带个诗集途中解闷,别人不会起疑。记住,可不能弄丢了。”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表情郑重。

李哲夫点了点头,在这本诗集当中居然隐藏着一封密信,这可是他从未想到的,感到十分新奇。

夜幕降临,李哲夫起身告辞,王学鑫送他到门口,问:“会唱《国际歌》吗?”

李哲夫说:“会一点,不过只会日文的歌词。”

王学鑫说:“会唱曲调就好,我来教你唱这首歌的中文歌词。列宁同志说过:一个有觉悟的无产者,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两人一起唱了起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李哲夫走进了湿漉漉的巷子中,当他走到巷口时,回头一望,见王学鑫还站在窗口目送他,橘黄色灯光下的那个身影,让他心中暖乎乎的,却没想到这竟然是两人的诀别!

同类推荐
  • 李玫的价格

    李玫的价格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大火磨

    大火磨

    《黑龙江红色历程丛书》和《黑龙江开发建设丛书》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策划、设计、编辑、勘校,即将付梓。两套丛书共13部,都是以黑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争取自由解放和开发建设家乡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作为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推进的深入挖掘保护利用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系统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这两套丛书是我们献给共和国六十华诞的礼物。
  • 谁主沉浮1:从八品乡官到省级高官(中国当代官场百科全书)

    谁主沉浮1:从八品乡官到省级高官(中国当代官场百科全书)

    靠置身其中者自己去体会把握。没有定法,没有常规。过去士大夫为官处世遵循的是“道”,现在的官员们则都在玩味“游戏规则”。但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只要你身在官场,无一人能够超脱这看似无形的官场轨迹和无言的明德大道……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险,漂流到无人小岛 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本社会的故事。在当时启蒙运动这一历史大浪潮中诞生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浪汉小说结构的著作。启蒙运动,在世界历史上是那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既是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而《鲁滨逊漂流记》,作为开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成为研读世界文学绕不开的一个里程碑。
  • 爱情下一秒

    爱情下一秒

    本书延续了沈星妤情爱小说一贯华丽而不失纯净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沉睡”与“苏醒”的寓言,一份闯入都市人内心深处的暖爱。产品设计师李洛是一名遗传性“猝睡症”患者,自从成为睡眠治疗中心的义工后,偶然结识了另一位嗜睡症患者韩珍智。李洛每周定期负责陪伴她,尝试用各种方法将她唤醒。一本偶然被发现的私人记事本,让李洛有机会进入了韩珍智内心的私人世界。就在李洛目睹一个女人沉睡的同时,他也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内心沉睡的爱情。终于,韩珍智在一个星期四的中午提前醒来……“他(她)不会就此消失,你不曾遇见,只因爱在沉睡……”
热门推荐
  • 不灭仙帝

    不灭仙帝

    星岚宗宗主千玄月与魔煞酆都宗主冷若风天界大战,遗落神秘宝物,且看夜漠如何纵横修界又如何脚踏天界!
  • 时光曾经震颤过

    时光曾经震颤过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北大人生哲学课

    北大人生哲学课

    《北大人生哲学课》百年以来北大知名的学者和教授,都曾经在各个场合和著作中阐述过自己的人生哲思,可是大多数人却无暇去品味和顿悟。而《北大人生哲学课》则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案例,详尽地阐述了北大知名学者和教授对人生的理解,最终形成一本蕴涵北大人生哲理的书,希望能够给读者经营自己的人生带来帮助。借北大百年智慧,修炼自己人生哲学!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 传奇皇朝

    传奇皇朝

    落魄江湖仗剑行,屠龙倚天掌中轻。十年一觉传奇梦,王图霸业空留名。禁地、落霞岛、失落峡谷、迷失森林、热沙土城、西域奇境……一场场悲欢离合之地、一幕幕激情生死之战。霸世凯少、霸世三黑、玄铁鹰、调戏猫的老鼠(泽被天下)、月光侠、天使薇儿、湘宝宝、龙乐、霸道火、骄阳拽拽、黄帝、长风战士、长风道士、蜻蜓、风花流雨……一代悲情英雄、一代乱世枭雄、一代柔情女子、一代风流剑客。一段铁血柔情的爱恋、一曲肝肠寸断的神话,一觉迷离传奇梦。
  • 人生智慧故事

    人生智慧故事

    本书辑录了中国最具现实意义的传统文化精华,精选了西方最为经典、实用的人生智慧故事。归纳总结出低调、忍耐、自信、放下、糊涂、舍得、感恩、包容、珍惜和以退为进等人生大智慧。只要你悟透了其中的道理,并娴熟地运用其中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就一定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属于你的人生,明智而从容地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问题,顺利而快速地走向成功和幸福。
  • 重生之邬蓝

    重生之邬蓝

    邬蓝重生了,回到了美妙的1990年,那时候,还没有伤害、没有背叛,一切都还来得及。她不贪心,守护好母亲,抓牢手里的小幸福即可。当然,首先就得提防那些家伙别买断了自己家的美食小秘方。这是一个发家致富、家长里短的重生种田故事。
  • 梧桐祭

    梧桐祭

    一片叶,一棵树,一个人,一座城,一段往事,半世离索。一个男主,三个不同命运的女孩。青春,该有的美好,该有的疼痛,一点一滴,撞击着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遍体鳞伤,你是否会后悔这一段青春?如果可以重来,我们会不会依然选择奋不顾身地投入这一场华胥之梦?
  • 仙武飞扬

    仙武飞扬

    天才少年雷坤,融合古武与道法,独创仙武之宗,跨出母星,让仙武之法降临修真界,飞扬披靡!
  • 昭宣时代

    昭宣时代

    《昭宣时代》主要内容:后元二年(前87)至黄龙元年(前49)的三十八年间,正是史家乐道的昭宣“中兴”时代。这一时代,既不似高祖时代那样波澜壮阔,亦不如武帝时代那样灿烂夺目。如果给昭宣时代以一个历史定位,似乎更类于“文景之治”。不同的是,“文景之治”迎来是是武帝英雄时代,而宣帝辞世之后,嗣君元帝“优洲不断,孝宣之业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