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1200000008

第8章 自律:培养你的强大气场

地球上的一切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却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

——甘地

1、曾国藩:自律让人心胸坦荡,无愧此生

爸爸说:“略略,我们之前上的课,包括自强、自主、自爱、自乐,都很重要,但如果缺乏自律,一切都成泡影。”

杨略深为认同。他也时常觉得自控力不够,心中有计划,但常常懒散度日。

爸爸继续说:“能成就大业者,最注重自律。我们去见见两位导师吧。”

又是一番时空变幻。等杨略睁开眼,眼前出现了一座雄伟的高楼,约有三层,通体朱漆,雕梁画栋,飞檐挑起,其状若飞,檐下挂着硕大的红色灯笼。当中一块巨匾,上书“天下楼”,笔力雄浑,大气磅礴。

爸爸说:“这便是岳阳楼。”

“范仲淹的岳阳楼?”

“正是!”

“我们要见的是他?”

“不是,但有莫大关系。”

杨略奔上楼去,酒厅里高挂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楼下便是八百里洞庭,真是烟涛浩淼,一望无际,长风猎猎,让人衣袂飞扬,心胸为之一阔。

杨略站在窗口,默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不由豪情满怀。

正在这时,身后响起脚步声。他回过头去,只见从楼梯口上来一位清朝装束的人物,约莫五十余岁,中等身材,宽肩厚背,前颅理得雪亮,后脑飘着一根长辫,一对三角眼,榛色双眸中射出两道敏锐的光芒,脸上很有些皱纹,一部长须在胸前飘拂。他身穿白色长袍,以缓慢稳重的步履走来。

爸爸说:“这位是曾国藩[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先生,号涤生。”

杨略觉得曾国藩与先生二字放在一起,颇有些滑稽。果然,曾国藩听到这样的介绍,也不由略一皱眉。幸亏他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多曾接触西洋人士,对此称呼也不陌生,所以并不介怀。

爸爸请曾国藩入座,酒保顿时上来,满脸堆笑,擦净了桌面,倒上三杯热腾腾的清茶。

“客官,这是本地有名的君山茶,请慢用。”

爸爸等酒保下楼,对曾国藩说:“此次请涤生先生前来,要讨教的是修身之学。”

曾国藩一笑,呷了一口茶。

“平生多次登临岳阳楼,感触最深的,当属二十九岁时那次。当时我初入翰林,别人都说我前程似锦,我也洋洋得意。登楼游览时,真是年轻气盛,壮怀激烈,想干一番轰轰烈烈、名垂千古的大事业。”

杨略不由一笑,他此刻的感觉也是如此。

“但我当时毕竟年轻,回到京城就职,在翰林院做了庶吉士,研究些学问,等待朝廷授职,是种极清闲的职务。我欣喜之余,颇有些松懈,整日耽于逸乐,纵酒高会,寻花问柳,晃荡了半年有余,一事无成,学问也无半点长进。”

对于这一点,杨略非常理解。人生就是这样多变,费劲心力,登上一个高峰,新的考验便悄然开始了。而且,这个考验往往是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许多年轻人就此荒废才华,自毁前程。

他不由发问:“那您是怎么走出来的呢?”

曾国藩说:“那晚,我与朋友喝得酩酊大醉,半夜才回家,昏昏沉沉中,似乎做了场梦,忽然惊醒,头痛欲裂,难以入睡。于是干脆起床,点上灯,翻开书案上的几卷书,都是读过百遍、烂熟于心的文字。上面圈圈点点,还是父亲的手书评点。于是心里一阵怅惘。”

说到这里,曾国藩的手有些颤抖,眼中真情流露。

“我出生于湖南湘乡,祖上数百年,都是耕读传家。我天分不高,甚至可以说愚钝,读书并不容易。别人学一遍就懂的,我得学三四遍。幸亏父亲用心良苦,晨夕讲授,不厌其烦,重复再三,我才渐渐有所领悟。那十几年苦读,真下了悬梁刺股的功夫。好不容易学有所成,却开始不思进取,虚度光阴。想到父亲殷切的神态,还有自己的经天纬地之志,不由痛彻心扉,懊悔不已,涕泗横流。”

这几句话,重重地撞击着杨略的心。

曾国藩停顿了许久,静静地喝茶,店里的伙计来添了几次水。

“但我毕竟不是自暴自弃之人,一通反省之后,订立修身自律的条目,严格遵循。”

“是哪些条目呢?”

曾国藩从怀里掏出一个本子。杨略接过来,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共十二款。

主敬:心神整齐严肃,清晨时开始工作,宛如太阳初升。

静坐:每天静坐一小时,心神归位,像鼎一般沉稳。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懒床。

读书不二:一本书没读完,就不看其他的书。

读史:认真的学习二十三史,每天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每时每刻都要小心说话,是第一重要的。

养气:要心怀坦荡,没有什么事可以不被人知道。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日志其所无:每天都要读书,并写下自己的心得。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检验学问是否长进,心怀是否坦荡,不可一味眈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饭后写字半个时辰,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晚上不出门。浪费功夫而且疲劳心神,需要力戒!

曾国藩说:“其中最重要的,是日记。我将生活不够检点之处,内心不够洒脱之处,一一记于日记之中,并痛加自责,以此防微杜渐。为了增进修炼,我结识了许多师友,互相看日记,平常言行一有疏漏,师友便直言劝告,勒令改正,全不留半点脸面。有如此明师益友的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的确受益一生。”

杨略一阵惊叹:我有这样的明师益友吗?爸爸当然是,葛怡也是,还有陶坷坷、曾泉,都是。他觉得自己很幸福。

曾国藩做了个总结。

“自律的功效,不仅让人刻苦自强,而且胸中一片纯净,无一件不可告人之事,可以上对天地,下对苍生,心中泰然自若。如今我已年近六十,练湘军,平叛逆,兴洋务,无愧此生。而凡此种种,均立足于修身。”

杨略听着曾国藩的讲述,不由正襟危坐,看着窗外湖面中白帆相竞,高天上云霞灿烂,内心涌起一股庄严肃穆之意。

爸爸拍了拍他的肩膀。杨略回过神来,发现曾国藩已下楼去了。

爸爸看着他的背影,说:“他是典型的道德人?”

“道德人?”

“所谓道德人,是将道德作为主要追求的人,他们轻视利益,安贫乐道的人。”

“这非常了不起啊。”

“但你也看到,重义轻利,让经济发展失去了原动力。中国进入晚清以后,道德成了教条,禁锢人的思想,束缚人的手脚,人陷于懒惰麻木,社会陷于停滞不前之中。”

“这倒是真的。”

“于是经济人横空出世。”

“经济人?这又是什么意思?”

“指崇尚经济,努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这是伴随工业文明而出现的人。”

新鲜名词太多了,杨略一时有些消化不了。正在思考中,他们又回到了竹楼。

“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不是孟子最反对的吗?咦,我们怎么回来了?我还想再看看洞庭湖呢?”

“因为我们的小竹楼有贵客来访呢。”

“是谁?”

2、亚当·斯密:自利释放人的创造力

门外有人笑了一声,推开竹门进来。

杨略转头一看,只见门口站着一位五十来岁的绅士,戴着一头米色假发,圆脸白净无须,眼睛明亮,堆满了笑意。他的衣服也很奇怪,样式像燕尾服,胸前有两排纽扣,凸出一个大肚子,下面是一条纤细的白色长裤,看上去像一只肥硕的波斯猫。手中的雨伞还在滴水,皮靴上沾满泥迹,证明他走了夜路。

“竹林里黑得邪乎,深一脚浅一脚,差点就滑倒。”他有些自嘲地抱怨了几句,脸上是满不在乎的表情,向父子二人略一点头,指着自己说:“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是人的利己心,于是提倡自由竞争,让英国社会充满活力,兴起工业革命,步入工业文明,自此成为强国。他又写作《道德情操论》,强调道德与市场是“两只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人类的进步。]。”

“斯密先生。”杨略听到是市场经济之父到来,欢喜不迭,急忙起身让座。对这样以思想推动时代的人物,杨略一直非常佩服。

亚当·斯密也不推辞,将雨伞往门边一靠,向前迈了几步,把身体陷进沙发里,两臂摊开在扶手上,像是长途跋涉后,要舒舒服服地放松一会儿,但他立即开始了探讨。

“刚才听到你们在说孟子?”

杨略答道:“正说到他的重义轻利。”

亚当·斯密从衣兜里掏出一个黄铜烟斗,用火镰点着了,美滋滋地吸了一口,朝空中吐出一个烟圈,浑身都舒泰了,才慢悠悠地说道:

“对于中国的孔孟之学,我是极为佩服的。他们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确是道德的五根擎天大柱。不过在我看来,孔孟之学用来修身非常适合,用来治国,就显得无用,导致社会停滞,并且遗祸千年。”

杨略听一个英国人大谈孔孟的不足,就有些辱骂祖宗的感觉,内心颇不自在。爸爸倒是气定神闲,给亚当·斯密倒了杯绿茶。

亚当·斯密搁下烟斗,拿起茶杯,眯起眼睛,在杯口细细一闻,顿时赞不绝口。

“这是上好的绿茶!在我生活的时代,应该是宫廷里才有的。不过现在俯拾皆是,也不新奇了。可见贸易对于大家都有好处。你说这些茶农、商人,他们种茶、炒茶,费尽心力,都是出于仁义吗?当然不是,他们以此谋生,出于一片自利之心。这是理所应当的。而在孔孟看来,有自利之心就是恶的。”

亚当·斯密在借题发挥,阐发自己在《国富论》论述的观点。

爸爸也点头,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孔孟看来,只有无私利他,大公无私,才是真正的善。”

“这就是孔孟之学迂腐之处,”亚当·斯密继续说:“善的标准定得太高,结果宣扬多年,又有几人真能爱别人胜过爱自己?在我看来,自利乃人之本性,只要不是损人利己,那么做些自利的事,也对社会有益,因为自己也是社会一员,所以单纯利己,也应该是善的。”

亚当·斯密说得兴起,就手舞足蹈,浑然忘了手中的茶杯,猛一挥手,茶水晃荡出来,在茶几上留下一摊水。杨略正要去擦,亚当·斯密却挥手拒绝了,伸出一根手指,往水摊里一戳,朝着茶几边沿重重画了一笔,开辟了一条河道,茶水顺着河道缓缓流淌,在边沿处积成水珠,继而轻轻滴落。

“人性就像洪水,堵是没用的,疏导才是办法,让人尽情发展本性,去干点对社会有用的事儿,比如创造财富、钻研科技,工业革命兴起的背后,就是这股子精神。”

“可是……”杨略有些疑惑,“人的自利心像洪水,一旦冲毁堤坝,那就谁也控制不住了。”

亚当·斯密指了指桌上的河川。

“所以我们需要更坚固的堤坝!政府的职责,就是制定法律的堤坝,让自利之心在河道里欢快地流淌!”

“您说的是以法治国?”

“不,首先是以利治国,而法律、道德都是辅助!”亚当·斯密一径地说下去:“如果给本性以自由,就能焕发出强大的动力。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在社会上生活,决不能单纯利己。比如商人要想生意红火,就不能总是坑蒙拐骗。他得琢磨点正事儿,做点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最好是别处买不到的。所以他得不断创新。其它行业也一样,人人争利,最后社会进步了。要是你派一帮君子去开店,不以盈利为目的,他们就算恪尽职守,但肯定动力不足,生意不温不火。所以孔孟辨别善恶的标准,造就一帮仁人志士,也造就一帮的伪君子。而我的标准,释放了人的创造力。”

亚当·斯密说得滔滔不绝,慷慨激昂,这毕竟是他一生研究的成果。爸爸附和着说了段故事。

“其实儒家也不空谈仁义,而是因人而异。当年鲁国常有人口流失,于是国君发布规定,凡领回一名鲁国人,赏百金。子贡出访时,领回一人,却不要赏金,自以为高尚,喜孜孜地告诉孔子。孔子非但不表扬,还责备了一通:你高尚,不要钱,可普通人要是没赏金,就不会花力气领人回国?你貌似做了好事,其实误了大事。可见善用好利之心,能做一些好事。”

亚当·斯密听到孔子的言论与自己暗合,心里更加喜欢,吐了几口烟圈之后。

“我们总乐意夸耀自己的财富,而隐瞒自己的贫穷。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人们更易被我们的财富打动,进而心生仰慕、尊崇之情。如果我们像乞丐一样,在大众面前暴露自己的贫穷,但总是得不到多少同情,那我们会深感耻辱。所以我们追求财富、权力、地位,殚精竭虑,牺牲一切闲暇,其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生活的必需品?不,是地位,是荣耀。”

他诗朗诵一般说道:

“正因为有自利之心,人类才会耕垦土地,才会去搭建房屋,才会建立城市和国家,并创造各种科技和艺术产品来提升他们的生活。于是,整个世界才得以完全改观,荒莽的森林被改造成肥沃的平原,把荒凉的海洋改造成新的粮仓,变成通达大陆诸国的平坦大道。”

亚当·斯密的眼睛看着天花板,沉入美好的幻想,脸上浮现出无限向往的神情。杨略忽然想,也许斯密先生眼中的世界,是动画片里的场景:高楼大厦一片明净,马路上纤尘不染,天空湛蓝,云朵洁白。而瓷砖上的水迹苔痕、天空中的暗灰阴霾、马路边的垃圾和苍蝇,都被电脑软件巧妙地处理掉了。所有发明乌托邦的人,都是戴着过滤眼镜的吗?

杨略困惑了,但面对大师,他又有些心怯,声音低低地说:

“斯密先生,世界也许并没有变得这么好……”

但爸爸在一旁有力地支持他:“杨略说得对,自利很容易变成了贪欲。”

话音刚落,忽然周围一片黑暗。前方幕布拉开,一柱追光灯之下,站着一个年轻人,愁眉不展。

这是到剧场了吗?

这个年轻人又是谁呢?

3、巴尔扎克:当自利演化成贪欲

舞台上的年轻人面容白净英俊,但只穿一件旧大褂,粗背心,戴一条皱巴巴的旧黑领带,双手低垂着,口中喃喃自语。

“这个社会,我是越来越不懂了。难道非要骏马成群,仆从如云,金银堆山,才能得到巴黎女人的青睐吗?啊,财富!黄金!”

他眼中冒出贪婪的光,双手往前刨挖着空气,但过了一会儿,目光呆滞下去,手臂又低垂下去了。

“可惜我出身清贫,每年只有一千二百法郎的生活费,还不够买几件体面衣服的,我只能住在简陋的伏盖公寓里。可是,当我去过表姐的宫殿,再回到这气味难闻的公寓,看到十八个食客就像牲口一样吃饭,这真叫我难以忍受!”

“拉斯蒂涅表弟,你想成功,我会帮你的。”

一个女子的声音在一旁响起,语气冷漠而生硬。追光灯转到旁边,那里出现了一个女子,她脸色苍白,发髻不整,但嘴唇却是艳红的。

拉斯蒂涅惊喜地叫道:“啊,表姐。”

女子站在那里,冷冷地说:

“对这个社会,你丝毫不要客气。你越是有心计,你就越高升得快。你要毫不留情打击别人,人家才会怕您。你只要把男男女女都看成是驿站的马,把他们骑得精疲力竭,每到一站你就可扔下不管,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哈哈哈——”

女子发出一阵尖锐的笑声,像指甲划过玻璃。然后,她消失在黑暗里。

拉斯蒂涅独自沉思:

“我要出人头地,我要得到财富,但表姐说的方法的太冷冰冰了。我好好好攻读法律,成为一个有学问的博士,同时做一个有钱而时髦的年轻人。对,就应该这样。”

黑暗中,响起了一阵狂野的笑声。

“年轻人,你太幼稚了。你觉得博士和财富可以兼得吗?这是两条平行的直线,是永远不会相交的。”

“是谁在那里?”

“我,伏脱冷。”

追光灯骤然亮起,一条大汉现身了。他相貌粗野,肩膀很宽,胸肌暴突,目光深沉而坚决似乎能看透人心。

“哦,是你。”

“年轻人,要想在巴黎过好日子,你知道得有多少钱吗?置办马车得九千法郎,衣服、香粉、鞋、帽,不花个五六千,你都不敢出门。你还得打牌,送礼,小费,房租,伙食,哈哈,没完没了。年轻人,你要没两三万法郎,什么前途啊,体面啊,情妇啊,一古脑儿甭提啦!”

“啊,啊。”拉斯蒂涅有些慌神,想避开这个人。

伏脱冷挡住了他的去路。

“怎么,害怕了,不想过好日子了。别怕,你想发财吗?”

“想,想啊。”

“这里有一个好机会。”

“什么机会?”

伏脱冷又笑起来,伸手捏了一把拉斯蒂涅的脸蛋。

“算你小子运气,长得细皮嫩肉。告诉你,有人看上你了。”

“谁?”拉斯蒂涅露出一丝兴奋。

“我们公寓的维多利小姐。”

拉斯蒂涅失望地摇摇头。

“她看上我有什么用,我有没兴趣。”

“这娘们长得是不怎么样,可你知道她父亲是谁吗?”伏脱冷停顿了一下,看拉斯蒂涅不答腔,只好自己说下去,“他父亲是个大富豪,给女儿安排了一门亲事,谁知道女儿不乐意,逃婚来到巴黎。父亲一怒之下,断绝了来往,连生活费也不给了。”

拉斯蒂涅不由产生了兴趣。

伏脱冷兴奋起来,将脸凑过去,声音压得很低。

“维多利小姐有个哥哥,我只要动动手指,咔!嘿嘿,维多利小姐就成了唯一的财产继承人。你要是和她结婚,那万贯家财不都是你的吗?我呢,要的不多,给我二十万法郎就够了,然后到非洲贩卖黑奴,用不了几年,我也是个富家翁,可以安详晚年了。”

拉斯蒂涅听得心惊肉跳。

“你这个魔鬼,别靠近我!”

“怕什么,要发财,就别怕弄脏自己的手,只要事后洗干净就是了,这就是我们社会的道德。”

“你滚,滚!”

“年轻人,总有一天你会答应的!”

伏脱冷大笑起来,追光灯熄灭了,他消失在黑暗中。

拉斯蒂涅独自沉思:

“要发财,必须撒谎、屈膝,甚至杀人吗?呸!那不行。我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工作,凭我的劳动发财。虽然这条发财之路是漫长的,但我每天可以心平如镜地上床睡觉。有什么比回顾一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更美好的呢?”

但他似乎并没有说服自己,刚才伏脱冷的话,还在他脑海中久久回荡。

“不过,要想往上爬,可能就得忍受一些屈辱。这是不是社会的规则呢?就像在战场上,为了不被人杀就得杀人。在社会上,为了不被欺骗就得骗人。唉,这太可怕了——”

“拉斯蒂涅先生——”

一个微弱苍老的声音在角落里响起。

“啊,是高里奥先生。”

灯光亮了,出现了一间陋室。窗上没有窗帘,好几处墙纸因受潮而掀开、卷缩,露出了被烟熏黄的石灰墙。老头儿躺在一张破床上,床上只有一条薄薄的被子和一床压脚的棉毯。这间卧室外观冰冷冷的,看了使人胸闷,就像监狱里的一间凄惨的牢房。

拉斯蒂涅来到床边。

“先生,您感觉怎么样?”

老头儿睁开眼睛。

“我的两个女儿还没来吗?”

拉斯蒂涅扭过脸去。

“她们,她们现在有事,走不开。”

“一个也不来,”老人挣扎着坐起来,但又倒了下去,眼睛里流出两行浊泪。“她们有事,她们在睡觉,她们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

“先生——我再叫人去催!”

“唉!别忙了,没用的。我辛辛苦苦抚养她们,给每人八十万陪嫁,让她们过舒服日子。我还以为她们会感激我。谁知道啊,我就像个柠檬,被她们榨干了,就把柠檬皮扔在街上。哼,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吻我,叫我亲爱的父亲。唉!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

老头儿高喊了一声,花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脑袋倒向一侧,灵魂随之飘散了。

拉斯蒂涅攥紧了两个拳头。

“钱!钱!一切都是钱!除了钱以外,什么爱情、亲情、道德,都是假的!钱可以买来地位,买来尊敬,买来情妇,买来女儿,买来一切的一切!”

他的眼睛里射出恶毒的火焰,像是看着一个无形的敌人,喉咙里滚动着野兽般的低吼。

“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以上话剧改编自巴尔扎克《高老头》(傅雷译)。]

4、富兰克林:我毕生的成就归功于自律

话剧拉上了大幕。他们回到竹楼,四周一片宁静,能听见蛐蛐的叫声,几阵清风拂过,捎来湖水拍打石岸的清响,款款有声,夹杂着清脆的蛙鸣。

过了大约一杯茶的时间,亚当·斯密才说:“太可怕了。”

爸爸说:“市场经济释放的了每个人的贪欲。甚至可以说,市场经济的理念,就是鼓励每个人追求欲望的满足,以享乐、消费为人生目标!在这种价值观的引领下,人类唯利是图,将陷入心灵的荒原!”

一听这话,亚当·斯密有些吃惊。这基本上是对他毕生学术的否定。

爸爸继续说:“更可怕的是,唯利是图,伴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先是第一世界国家,再是新崛起的国家,大众都很可悲地卷入了消费浪潮。但如果所有人都这样,享受美国式的生活,地球无法承受。很遗憾,斯密先生,历史证明,这种价值观,恰恰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副作用。”

“此话怎讲?”

“市场经济的成长,释放了贪得无厌、物欲至上、自私自利等力量。这的确带动了技术的创新,同时带来产品的过剩。而产品必须被消费,才能促进再生产。于是消费成为一种责任、一种时尚。许多产品并非迎合需求,而是创造需求。比如手机不断更新换代,通过巨大的广告投入,让人觉得,只有不断跟进,才算时尚,所以一年更换数只手机者大有人在。可这种消费永无止境,而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了。”

亚当·斯密黯然神伤。“这在我那个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杨略也添加了几句:“更为吊诡的是,自从登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人类就找不到刹车,谁都看见了悲惨的前景,但谁也停不下来。”

爸爸说:“而一旦有人提议减缓经济发展,关闭重污染企业,立即有人跳出来说,经济停滞,工厂倒闭,那工人岂不是要失业了?我想,这些人也会为了不让军工厂的职工失业,就不断发动战争。”

听到父子二人的控诉,亚当·斯密长叹一声:“看来我们当年放出的猛兽,真的难以控制了。”

爸爸说:“所以狂热追求利益的经济人已不合时宜。”

亚当·斯密说:“我当初写道德情操论,就是想让自利心与道德结合起来。”

“是的,确实有人这样做了。”

爸爸递过来一封信。

“这是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十八世纪美国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的名言:“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写来的。”

杨略接过了信,正面庄重地写着杨略的英文名,背面封口处是一个咖啡色的蜡封,有股好闻的松油香味。

杨略拆开了信。收到这样一位大人物的亲笔信,他觉得新奇而庄严。他的英文学得不错,一径看下去,除了个别单词不甚了然,总体通读无碍。

亲爱的杨略:

见字如面。

很抱歉不能与您相见。不过我要谈的主题,原本就适合笔谈,所以写信的效果可能胜过面谈。

今天我要谈的是自律。

很遗憾的是,许多人以为自律会束缚人的手脚,总会让人吃亏,不如一并抛弃,轻装上阵,还不失呼风唤雨,享受荣华富贵。其实,他们鼠目寸光,没有看到道德早已内化于心,遵循道德,严格自律,无论对于自己的身体心灵,还是对于长远的个人前途,都是极其有利的。因为大家都会赏识勤奋、廉洁的年轻人,也会把更多机会交给他们。

您肯定知道,我出身微寒,十岁就辍了学,又与家人反目,独自闯荡于费城,虽然还算努力,但在二十出头的时候,还是做了些荒唐事。事后想起,追悔莫及,觉得身心都被玷污了。于是我想出了一个达到完美品德的大胆而费力的计划,提出了十三种德行。

一、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二、慎言。言必利人利己,避免琐碎闲聊。

三、条理。物品各归其类,做事有条不紊。

四、决断。当断则断,当行则行。

五、节俭。杜绝浪费。

六、勤劳。积极从事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七、诚实。不虚伪骗人,心地善良、襟怀坦白、言行有据。

八、正直。不损人利己。

九、中庸。避免偏激行为,常怀宽恕之心,不要记仇。

十、整洁。保持身体、衣服、住所的干净。

十一、镇定。不为琐事、寻常事故而惊慌失措。

十二、节欲。节制肉体欲望,切忌过度伤身,绝不损害自己与他人的名誉和安宁。

十三、谦卑。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我做了一本小册子,每一美德分配到一页,用一周时间去做到。我可以在十三个星期内完毕一个整个的过程,一年可以循环四次。一个人要替一个花园拔草,他不能企图一次就消灭所有的野草,这样做会超过他的能力,但是他在某一个时候只对付一个花坛,在拔完了第一个花坛以后,才动手第二个。

这样的努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若是我平生有一点成就,我都要将它归功于“自律”二字。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步我的后尘,获得满意的人生。

此致

您最真诚的

本杰明·富兰克林

杨略知道,富兰克林一生勤勉,不仅在政治上成就非凡,是美国的国父之一,而且在科学、商场上均有建树,是“美国梦”最典型的人物。而他成功的秘诀,就是“自律”二字吗?

亚当·斯密也读完了信,觉得挽回了点面子。

但爸爸却说:“可惜在中国,市场经济到来时,有些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这怎么讲?”

“20世纪以来,胡适、鲁迅等启蒙者致力于讨伐传统,于是就像倒洗澡水把孩子也倒掉了一样,传统道德也纷纷瓦解。建国以后,政治运动频繁,彻底耗尽了道德观念。在这种精神真空状态下,中国开始了市场化。发展就是硬道理,加上黑猫白猫论,让大众为了一夜暴富,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丧尽天良,而无丝毫道德负担。最让人痛心的是,连政府也化身企业,官员则沦为商人,与民众一起狂热地追求财富,他们利用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土地资源,杀鸡取卵,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其后果是极端严重的,在社会层面,则爆发了众多令人发指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生态层面,则是污水横流,物种灭绝。”

杨略听到这里,也深感问题严重。

爸爸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多么需要具有生态理念的幸福人啊。”

亚当·斯密问:“什么是生态理念的幸福人?”

“他们既奋发进取,又有社会道德,崇尚经济、生态、心灵的和谐,懂得节制,不唯利是图,也不肆意消费。”

说到这里,雨全然停歇,四处蛙声一片。杨略站起来,推开窗户,一股清凉的空气扑面而来,当中有雨水的甘甜味儿,有青草的淡涩味儿,灌入双肺之中,顿感精神一振。

他昂首看到满天星光灿烂,照亮了黑夜,堆积的乌云散开,露出一弯新月,洁净的月光给云层镶上了银边,也勾勒出竹林的轮廓,竹叶上闪闪烁烁,都是可爱的雨珠。月光也透过窗户,撒在地板上,朦朦胧胧,轻柔可喜。

爸爸和亚当·斯密也来到窗前。沉重的话题悄然退去,所有人的内心都一片空明,。

爸爸看了一阵月色,对杨略说:“既然在湖边,我们应该去拜访一位朋友了。”

“是谁?”

爸爸神秘地一笑,看着亚当·斯密。

“这位朋友,应该是斯密先生的论敌了。”

亚当·斯密一听,顿时了然,爽朗地一笑。

“原来是他。虽然从未蒙面,但也早闻大名了。”

杨略发现只有自己一人不解,又要发问,爸爸制止了他。

“休息一下,明早一去就知道了。”

5、梭罗:简朴生活才能成就心灵完美

时间跑得飞快,像谁拉开了沉重的幕布,天色就大亮了。三人收拾停当,就走出竹楼,沿着湖岸的卵石小径前行。经过一夜好雨,天空蓝得像童话的插图,湖面则是童话里公主纯洁的眼眸,清澈透亮,湖边蓊郁的树木就是她修长的睫毛。远处山峦起伏,如绵延不尽的城堡。山顶上大朵的白云,标志着许多浪漫的传奇。

走了一段,岸边出现了一个古老的码头,临水的木桩上满是苔藓的痕迹。上面系着一条木船,被清早的太阳一照,遍体金黄闪耀。

三人坐上小船,都手持一柄木桨,爸爸在后面掌舵,杨略和亚当·斯密坐在中间,一左一右,轻轻划动小船。船头分开水面,荡出许多水波,发出轻微的哗哗声。湖水清澈见底,墨绿的水草在湖底曼舞,当中游着许多细鱼,偶尔升到水面上。水那样透明,倒影着云彩,如果不是颤抖的水波,杨略几乎要以为自己坐着飞艇漂浮于空中。

小船非常轻快,划不多时,已到了对岸。这里没有码头,岸边都是犬齿般的石头,立着许多高大的水松,小船无处靠岸。杨略身体轻盈,一跃上了岸,接住爸爸扔过来的一条粗绳,把小船拖进一个凹处,将绳子的另一头系在一棵粗大的水松上。爸爸搬出一条木板,搁在小船和岸石上,等亚当·斯密颤巍巍地走过去,这才上岸来。

杨略往四处一看。这是一个舒适的山麓,生着满山的松树。穿过松林,可以看到有块小小的林间空地,边上有一圈山核桃树和柏树。

树林里响起金属碰击沙地的声音。

他们循声走去,在林间空地里,一个年轻人手持锄头,正在地里翻土。看上去,他还不到三十岁,身材不高,惯于劳作的身体极为壮实,浅色的皮肤上,沁出密密的汗珠,他不时用衣袖擦拭一下。

不远处有一间灰色的木屋,从墙面到三角形的屋顶,全是木片钉成的,上面刷了泥灰。屋很小,带一个小阁楼,一个石砌的烟囱,正面有一扇大窗,侧面是大门,静静地立在斑驳的光影里。小木屋的周围有些垄亩,种着许多庄稼,从叶子的形状看,杨略认出有黄豆、萝卜、玉米和土豆。

爸爸在杨略的耳边悄声说:“这就是我们要拜访的朋友,亨利·戴维·梭罗[梭罗(1817-1862):作家、哲学家,强调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曾在瓦尔登湖边的木屋独居两年,著有《瓦尔登湖》。]。”

“啊!”杨略不由轻声惊叫,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汉子。他居然就是生态运动的祖师爷,每次读书会上都提及的人物。瓦尔登湖,小木屋,公民的不合作,“简单,简单,简单”,许多与他相关的意象蜂拥而至,萦绕于杨略的脑际。

他不由地四处观望。蓝湖、树林、木屋,都有了别样的神圣意味。

这时,梭罗放下了锄头,在田边坐下,擦了擦汗,从一旁的篮子里掏出一大块面包。这是他的早餐。杨略想趁机过去打个招呼,但被爸爸阻止了。

“看——”爸爸说。

旁边的草丛里,响起轻柔的沙沙声,随即看见了一抹金黄。接着,沙沙声停了,草丛间露出一对尖耳朵,两只圆溜溜的黑眼珠。原来是一只狐狸。梭罗也看见了,笑呵呵地说了一声:

“今天来得很早啊。”

梭罗又从篮子里拿出一小块牛肉,扔在近处。狐狸看到了,毫不迟疑,刷地窜过来,叼起牛肉,慢慢地吃。

梭罗与狐狸显然是很熟的,伸手触摸它的绒毛,它竟也不躲开,偶尔抬头看他一眼,脸上流露出一种柔而信赖的神情。梭罗的脸上露出陶醉的微笑,轻轻地说道:

“人类与狐狸一起躺着歇息的日子,就快要到来了。”

树丛里的三个人被这一幕打动了。树叶上滑落着一些露珠,四周非常安静,密林之中,偶尔响起云雀和小鹟的鸣叫,异常清越动听。

“您好!梭罗先生!”

杨略忍不住喊了一声。那只狐狸听到异响,迅捷地消失在灌木丛中。

梭罗抬起头。这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刚毅得甚至略显粗野。脸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管粗大的鼻子,像一门加农炮蹲在脸上,虎虎生威。长发卷曲凌乱,贴在额头上,盖住了耳朵。深蓝的眼睛陷于眉毛和眼眶之中,有种明净、超然的气质,让杨略想到了被密林与山峰围住的瓦尔登湖。

他看到眼前的三个人,服饰不一,面容陌生,颇有些奇怪。

“你们是?”

杨略疾走几步,来到他面前。

“这位是亚当·斯密先生,我叫杨略,这是我父亲……我们是慕名而来。”

“是《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先生?”梭罗站起来,注视着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微笑着点点头。

“真是幸会。”梭罗指点着身后的小木屋,还有面前的田垄,脸上露出一丝嘲弄的表情。“您眼前的这一切,极不符合经济学原理吧?”

“不错。”亚当·斯密又点头,“如果按照经济学原理,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比自己生产花费更少,那就永远不要自己生产。像您这样,什么都亲力亲为,显然效率很低。”

梭罗看着亚当·斯密:“那您的建议呢?”

“把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

梭罗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招呼大家坐下。“小屋很简陋,椅子都不够。那我们就天当穹庐地当席吧。”

四人都在田塍上坐下,四周都是密密的花草,发出浓郁的香味。几只黄色的蝴蝶被惊起,拍动翅膀翩翩飞起。

梭罗看着亚当·斯密:“您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我知道您毕业于哈佛,受过极好的教育,可以经商,可以做学者,发挥您的优势,而把粮食生产交给更适合的人。大家各司其职,充分享受相互依存带来的好处。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日渐富裕。”

这回轮到梭罗点头了,用手指把额前凌乱的头发梳到脑后。

“社会分工,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物质日渐丰富,从经济学上来说,这当然没错,也是大势所趋。不过,我亲自耕耘,效率是不高,但我一半是生产,一半是修心。当我脚踩着肥润的土地,鼻子里充满树林和湖泊的气息,耳边响着风声和虫声,抬头会看见一只鹞鹰翱翔空际,一上一下,一远一近,好像是我思想的化身,我就觉得无比安宁、踏实。”

亚当·斯密的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显然,他承认这种生活的好处,但与他的经济学原理格格不入,不免觉得有些尴尬。

“我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无法满足于生活,他们向往的是富裕、快捷,享受生活。”

梭罗拔了一根草茎,叼在嘴里,细细品那青涩的味道。

“我一直在想,人真的需要这么多吗?得到越多,束缚越多。为了购买这些东西,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挣钱。最后,我们沦为工具的工具,奢侈品的奴隶。可是,世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因为每一天,无论在店铺,在公事房,在田野,到处都有辛劳的居民,仿佛都在赎罪一样,从事着成千种的惊人苦役。在工业时代,连教育都是功利的。专业分得那么仔细,预备培养各种人才,但却不教生活的艺术,也从不练习生活的艺术。”

“但您能否定技术带来的便利吗?比如你要出远门,火车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你将经受长途奔波之苦。”

“我真的需要火车吗?当然,火车一日千里。可事实上,我们并没有乘坐铁路,而是铁路乘坐了我们。您难道没有想过,铁路下的枕木是什么?每一根都是一个人。他们为铺垫铁路耗尽了前半生,又为维护铁路耗尽了后半生。就在您愉快地乘车时,他们终身被捆绑在铁轨上。”

“照您这样说,文明的进步,财富的积累,都是错的?”

“文明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财富吗?不,它只是台阶。人的最终目的是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束缚的自由。为了免于匮乏的自由,我们发展技术,已经生存无忧。但却因为奢侈、贪婪,陷于另一种不自由,就是被工具所束缚,成为大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了无生趣。而我要做的,就是挣脱束缚,重获自由。”

亚当·斯密开始沉默。

梭罗说:“大自然最能养心。在这美丽的湖泊中,我觉得身心自由。夏天的午后,我会把船划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看着浮云,吹着湖风,似梦非梦地醒着,直到船撞倒沙滩上,惊动了我,我才起身,看看命运把我送到哪个岸上来了。”

杨略想到了司空曙的诗句:“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内心无比清新,就插嘴说:“梭罗先生,我觉得这种隐居生活,能融入大自然,真是非常美好。”

“隐居?”梭罗看着杨略,摇着头说,“不,不,不,我并没有隐居,我只是做个实验。人们已在工业革命的号角声中迷失,生活在静静的绝望之中。正因如此,我来到林中,像个印第安人,看看生存的必需品有哪些,同时根除一切非必需品,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

“那你的结论呢?”

“我发现,我只需工作六个星期,就可以支付一年生活的开销了。其余时间,我可以读书、交友、写作,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我的结论是,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其实很少,而按照所需来向这个世界索取,不仅对我们置身的大自然有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心灵有最大的好处。一切的症结都出在人类自身的愚蠢和贪婪上。人的一切最美好的创造,无不来自简单和淳朴。”

六周养活一年。听到这个数字的强烈对比,大家都沉默了。

这时,梭罗指着一畦豆子。豆杆长得繁茂,叶间已经结了许多豆荚,一枚枚鲜嫩可爱。土豆地里也是一片青翠,泥土下面应该结出丰硕的块根了。

“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多么慷慨,它能轻松地养活人类。当然啦,养不起人类的贪婪。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所以关于奢侈与舒适,最明智的人生活得甚至比穷人更加简单和朴素。中国、印度的古哲学家都是一个个类型的人物,外表生活再穷没有,而内心生活再富不过。其实,一个人越是能够放下,他越是富有。”

杨略知道,梭罗所说的中国人,显然是庄子、颜回、陶潜一般的人物。现在中国还有这样的人吗?

“梭罗先生,您觉得现代社会中,有几个人能甘心于您这样的生活?”

“怕是没有吧。”

“你会感到孤独吗?”

“我有不少朋友可以交流。如果实在找不到,我就在湖中,用桨敲打我的船舷,使周围的森林都激出一圈一圈的声浪,每个山林和峡谷都会发出回声。”

“曲高和寡的实验,有什么意义呢?”

“我只是想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圣殿,我们都是雕刻家和画家,用我们的血、肉、骨骼做材料。自律、纯净的生活,能使人宁静致远,而贪欲却让人浑浊不安。无论是谁,必须要节制欲念,培养纯净美好的内心,才有时间去成就一番真正的事业。”

杨略听着梭罗的话,举头看着四周的山林。每一棵松树,细细看去,都无比神奇:笔直的树干,舒展的枝条,轻盈的叶子,都是上帝绝佳的雕塑。看着它们,心里就无比充实,恬适,就像读一首好诗,看一幅名画,感觉无处不如意,但又难以评价。回顾自己多年的生活,不知道有几时曾享受这样的简单与安静。

告别了梭罗,三人重新登船。在明净的湖面上,小船悠悠漂荡,几只水蜘蛛轻捷地掠过水面,甚至没有带动一丝波痕。三人都在静静沉思。

杨略问道:“我羡慕他的生活。只是有一点疑问,文明真的是可以拒绝的吗?我们真该重归山林吗?”

“当然不是,”爸爸说,“他走了一个极端,但极端往往最有力量,轰击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反思。近些年来,‘简单生活’已成时尚。奉行简单生活的人们把梭罗奉为楷模,但他们并非主张贫苦、简陋的生活,而是在深思熟虑之后,科学地简化物质需要,过一种丰富、健康、和谐、悠闲的生活。”

同类推荐
  • 领袖影响力

    领袖影响力

    学会影响别人并不意味着要扮演者的角色从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身上。它所展现的是一种领导的才华,一种巨大的感召力,一种传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上,不是别人影响了你,就是你影响了别人。前者,使你成为他人思想的仆从,后者则使你成为众人仰望的领袖。
  • 读懂人情,做对事情

    读懂人情,做对事情

    《读懂人情,做对事情》,本书从各种角度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技巧,为读者揭示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理念。每一章节通过深刻、生动的事例,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左右逢源、圆通处世的本领。同时,让你认识到做足人情、善交朋友的重要性,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 口才胜金:一分钟打动人心的82个说话技巧

    口才胜金:一分钟打动人心的82个说话技巧

    还在为你笨拙的口才和糟糕的人际沟通而烦恼吗?还在为你枯燥的演讲和怯懦的临场表现而担忧吗?就请你看一看本书,它会告诉你谈话时怎样多些赞美。如何用诚恳的态度,热情洋溢的话语来与对方交谈。只要你掌握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就能在交谈时表现出自己的涵养、友善,而且,能迅速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拨动对方的心弦,与其产生共鸣,达到最佳目的。在你翻阅本书之后,你会发现语言的魅力超乎你的想象,当你已经能口若悬河、应对自如时,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 卡耐基口才艺术(金口才全书)

    卡耐基口才艺术(金口才全书)

    本书包括有益说话的基本法则、沟通的艺术、话题是关键所在、言辞常流露人品与心态、充满魅力的通用语言、使人折服的处世语言等十章。
  • 做人四得:把得稳、行得正、熬得住、算得到

    做人四得:把得稳、行得正、熬得住、算得到

    许多人都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摇头叹息:做事难,做人更难!因为生活的种种际遇常常让人心灰意冷。做人想八面玲珑,处处讨好,最后却疲惫不堪,失去自我;做事想轰轰烈烈,最后却失去方向,迷惘不已。我们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够聪明,可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收获却总是可怜的一点点?
热门推荐
  • 新神石记

    新神石记

    传说远古,天地初开,阴阳割晓,万物始先竞放。巨人有百丈身高,身蕴各种灵脉,或水行,或土行。可轻易操控九天玄雷,亦可挥手泼洒出整条江河。树有万丈,遮天蔽日,口吐人言。海洋有灵,龙腾其间,行云布雨,呼啸成浪。......群山巍峨耸立之间,天地灵力甚是浓郁,万物寿与天齐!山川之灵秀,共聚人间繁华。.......
  • 嫡女当道

    嫡女当道

    这是一个嫡女当道的世界。可她身为嫡女,却被人虐待了整整十三年。十三年后,庶母与庶妹逼她入宫,令她以二八年华之身,侍寝半百昏庸之君。第一夜,她遭蹂躏致死。杀手穿越,成为新的她。一双翻云覆雨手,一柄无名青锋剑,杀太子,创武馆,开镖局,当御厨。闪电般开启了一段属于她的盛世繁华。九州天下,无人不知她名姓。可他却说:“说好了,七儿要和美人姐姐永远一起的。”他是九州第一帝国的尊贵皇子,是天下第一邪王,是当世第一美男子,也是她的美人姐姐。青马竹马时的一句玩笑承诺,伴随他一生一世。他发誓要给她幸福。她却不耐:“美人姐姐,麻烦你先把两个侧妃休了再说。”他笑。身后是开了荼蘼的漫天梅花。一如当年。
  • 腹黑娘子太奸诈之美男你别跑

    腹黑娘子太奸诈之美男你别跑

    “主子,驸马翻墙逃跑了。”“把他拖回来,关进小黑屋里面。”“主子,驸马绝食了。”“给他塞下去。”主子你这么彪悍确定可以吗?“主子,驸马要见你。”“好,我们走。”等到某天。。“驸马,主子去青楼寻欢了。”“把她带回来,要寻欢找我。”“驸马,主子带着一个男子私奔了。”“去找!找到后把那男的给杀了!”某女气结!“擦!你要不要这么狠!那是我们的小包子!”
  • 魔之三部曲之魔泪

    魔之三部曲之魔泪

    盘古大神的精气神!盘古大神:呼出的气化作风和云,声音化作雷霆,左眼化作太阳,右眼化作月亮,手足和身躯化作四极、名山,血液化作江河...,身躯都化作了世间万物,而他的眼泪呢?伏羲洒向世间的希望!从远古时期遗留封印至今,到魔泪解封之时,世界将面临什么样的灾难!拯救与摧毁,得泪之人将作何选择!新时代超越常人之间的战斗!年轻的若者身兼使命,打破世间的寂静!
  • 闲王追妻

    闲王追妻

    他,是北国的王爷,她,是月家的废物,那一日她的特别吸引了他
  • 如果爱情看得见

    如果爱情看得见

    遇见沈世林那天,我衣衫不整,差点被强奸,相恋三年的男朋友劈腿,对象是我亲爱的男闺蜜。我只是一个野模,遇到沈世林之后,我一跃成为沈氏的签约模特,拍广告拍电影,身价水涨船高。可是他不把我当人,遇到他之后,我所有的尊严都被扔到地上狠狠碾压。“沈世林,你不是人,你是一个畜牲,一条狗!”“婊子配狗,天长地久!”
  •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之一,收录汉语诗人宇向的近体诗72首,分九辑编排,包括:你只是到我这儿来;这个人就要消失了;我的心悬在半空,没有落下来;要一只鼻子永远指着前方;明天,他们仍然要与一些继续生活的人交错而过;现在我打算退休,成为平凡无害的人;我们身体的形状将贴在一起;一根为亡灵弹奏的断指;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电影是一门关于光的艺术。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是先在的,就如同大师们是天才。DV时代据说要取代胶片时代了,但大师们的作品不会消失。它们化蝶――化为影碟,飞到我们普通的人眼前。他们和它们都已成为“传奇”。“流言”,说的大多是在商业院线看不到的中国电影。也就是说,听说的多,看到的少。我常常周六去现象工作室――或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为,看个国内导演拍的片子,每回老老实实为中国当代电影做个速记员,渐渐积了许多笔记,也认识了许多年轻的、做着电影梦的人。我传播流言,是想让大家都知道,有些人在多么热情、勤奋、艰苦地做事情。他们的剧情片和纪录片,已成为影像中国的一角,锐角。
  • 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一册在手,解疑释惑,恍然醒悟......梦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它反映了梦者的健康、情绪与对现实的追求,是梦者下意识的心理和精神的象征!本书《解梦金手册》,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与《精神分析引论》的荟萃,并附上东西方相关梦的论述及其揭示。
  • 皇倾天下

    皇倾天下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神医施不凡寄魂到了一个窝囊废般的皇子身上,再睁眼时,天下风云汇聚,雷霆骤起。且看这个最不得人心的女皇子,如何从人人得以欺辱的境地奋起直追,从而站于皇权之巅,傲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