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58400000030

第30章 油塔惹是非

西安有一款从唐代演变而来的金线油塔,是外地无而古都西安独有的名贵细点。在唐代,它属于蒸饼类的面食,原叫“油塌”。清末薛宝辰在《素食说略》中仍沿用这一古称。后经厨师不断改进,看似菘塔,丝如金线,文人墨客就给取了现在这个美名。吃起来软绵腴润,清香适口,极受老饕们喜食。若配以杏仁甜浆,吃一口油塔,喝一口甜浆,立马就有浑身安逸、潇洒出尘之感。

不知是什么缘故,越受人喜爱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易惹是生非的。例证之一就是唐代身为令史的张衡由于吃了人人喜食的“油塌”而被贬流放。据《朝野佥载》记述,周武天授年间,一个出身令史、名叫张衡的官员,位至四品,武则天决定加一品升他为三品官。他从大明宫出来,路过街市,香气扑鼻,下马一看,原来是刚出笼的热“油塌”,偷偷买了一个,骑在马背上,边走边吃。说也凑巧,吃“油塌”的事被御史看见而弹奏,武则天将其降敕,流放外地,不许入三品,失去了官职。一个身为四品的令史,竟不怕落甲而贪吃“油塌”,说明这个小吃确实达到了“闻香下马”的境地。

油塔我小时候曾吃过。记得是刚上小学时,父亲从街上买回来给的。

看起来类似花卷,只是盘的花花很细,且是从下面向上盘绕,形状如塔,闻着香喷喷,吃着油津津。不过,那是荞面蒸制的。荞面原本粗糙,更缺韧性,所以,一般多加青石水或黏性较强的野蒿子粉压制食用。可蓝田的品味谈吃厨师却不用任何添加剂,将荞面做成的油塔,提拉起来竟如线条,真不失为厨师之乡的杰作。从第一次吃油塔后,每及冬春之际,街口常有提着篮叫卖“荞—面热油塔”的,“荞”字声特长,给我脑子里形成了似只有荞面才能制作这香喷喷油塔的错觉。放学后一听到这种叫卖声,就向母亲要一毛钱买两个热腾腾的油塔解馋。尽管每次姐姐都用“馋猫”两字来嘲弄我,可我每当听到这叫卖声时还是要吃。后来到了省城西安,见到还有用小麦面做的油塔,而且制作得更精致,才觉得原来对油塔的认识,只不过是“井底之蛙”而已。

早年西安的油塔以蓝田籍面点名师马振贤制作为最。他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得其师傅真传,练就了制作油塔的绝技。所做的油塔,细如丝、状如塔,刚一出笼香气四溢,引诱得人不得不掏钱购买。五十年代,我经常从四五里路外跑到西大街迎祥观巷口马师傅所在的同福楼饭馆品尝。

马师傅后来调到北大街为国外使馆培训厨师的实验饭馆工作,我又赶到实验饭馆去吃。吃油塔必须要刚出笼的,因为它加有大油,凉了油脂容易凝固,不好吃。只有热吃,才能领略其松、软、绵、腴、润、香皆备的特色。记得当年食用时,还配有葱白、甜面酱和杏仁甜浆佐膳,别有风味。这种佐膳辅料的搭配,究竟始于何时已难考证,但有一点则很清楚,那就是前人根据经验琢磨出来的,轻易是不能改变的。

可惜,到了六十年代中,当我同单位几个人一起再去吃时,这些佐料则看不见了。尤其是没了杏仁甜浆,怎么也享受不到油塔、甜浆交替入口那种潇洒感觉,实在有点大煞风景。为此,我当即发着议论说:“把传统的东西都丢了,谁还愿意来吃。”餐馆是否接受了我的建议作了改正,我不清楚,反正自己不再去吃油塔也就算了。可千想万想没有想到我的这通议论,竟在不久开始的“文革”中变成被批判的罪证之一,说什么这是“攻击社会主义社会今不如昔”的“政治问题”。弄得我不得不一次次“在灵魂深处闹革命”。

一个为人喜食的油塔,在公元七世纪使一个令史遭贬流放,即便算是周武一代的逸闻趣事也就罢了,偏偏无独有偶,到了千余年后的二十世纪,它又惹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非。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历史的捉弄?

我怅惘,我困惑。尤其使我不解其事的是,那位拍马屁的御史,难道再没有什么大事弹奏,竟为一个在马背上吃油塌的事打小报告,葬送了别人的一生,他自己就一点不内疚吗?再说武则天口口声声说自己用人不拘一格,可为什么连一个在马背上吃油塌的人都容不得呢?这又使我想到当代大作家吴祖光,也是因为爱吃,在一篇散文中说“有一天我发了财,我一定要拉朋友吃遍天下”一句话,竟在1957年“反右”中被说成是“拉人下水”、“腐蚀人”、“是资产阶级思想深入骨髓”、“真是反动”。弄得吴祖光也只好“反复地检查思想”。

想到这些,至今我心里仍有余悸。中国既是一个重人伦、讲道德的文明之邦,又是一个好吃丰富的“烹饪王国”,这便出现了谈及吃喝的两难境地。因为在伦理和道德的语言里,吃喝往往被视作奢侈的同义词。我真弄不明白,人之活着到底为什么?吃到底是不是人类的共同欲望?还有,革命的目的有没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个“大事”?把爱吃好东西与“政治问题”、“反动思想”划等号,是不是有点那个一盘之地的感受在全国首次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上,福建名厨强木根烹制的“淡糟香螺片”,被公认为是一款好菜。说它好,不只选料稀奇珍贵,还因为雪白螺肉,调以红糟汁,其色浅红,味道鲜明,加上用滚刀法将螺肉切成薄片,煸炒后成形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吃起来螺肉脆嫩,清鲜爽口,唇齿留香,余味无穷。山东名厨颜景祥的“氽芙蓉黄管脊髓”;粤菜大师黎和的“龙虎凤大会”;重庆名厨李跃华的“干烧鱼翅”;沈阳名厨刘敬贤的“凤腿鲜鲍”;西安名厨庞学德的“遍地锦装鳖”;苏州名厨刘学家的“雪花蟹斗”;武汉名厨卢永良的“茄汁桂鱼”等等,一盘一盘被端至评委们面前,专家们无不为其色香味形俱佳而叫绝,纷纷道:“这是精美绝伦的美味”,“这是特异的工艺品。”的确,在这次表演鉴定会上,许多名师通过细腻的刀工,考究的火候,精心的调配等,着意美化的“一盘之地”,观之令人心旷神怡,食之津津有味,人们从“一盘之地”深深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中国菜点历来讲究色香味形,简言之,就是既好吃又好看,也可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吃,是消费它;看,是欣赏它。吃与看,就是实用功利与审美欣赏。人,首先通过眼睛对菜肴色形有个良好的表象感觉,再同品嚼菜肴味道的良好内在感觉达到统一。但是,吃与看并不是只有统一,不存在矛盾,而是既存在统一的一面,又存在矛盾的一面。就统一而言,真堪欣赏而耐看、好看者,必须首先是好吃者之故;好看不好吃者,终不堪欣赏、不耐看,而且不会真正好看。就矛盾差别而言,好看毕竟不等于好吃,好吃毕竟不等于好看。好看的菜肴未必尽皆好吃,好吃的菜也未必好看。不过人们对菜肴的要求,往往总是两个方面,即既好吃又好看。

值得回顾的是,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旅游事业的发展,不少外国旅游者要求吃到中国最精美的菜肴,从而促使厨师们不断创新,格外讲究起色形外观美来。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体会到,凡是色形好看的菜肴,不仅能使人悦目怡心,强烈地刺激食欲,而且还因为它的艺术感染力而受到美的教育,使人们产生美的联想,激励人们热爱生活,这些积极作用都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从中也发现有的厨师,特别是一些青年厨师,没有把精力集中在学刀工、火候、调味和烹制大众化菜品的基本功上,而是只学习宫廷菜肴的形式,精雕细刻,只讲菜肴的色形美化,只热衷于雕花、雕鸟,不注意口味质量的提高,甚而滥用材料,滥用色素,失去了中华民族传统菜肴的固有风格,这不能不说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一种倾向。

菜肴毕竟是一种食品,而不是单纯的观赏品。中国菜虽然讲究色形美,但却并非为了装饰好看而舍本逐末。烹制菜肴的目的是为了吃,吃是第一位的,在吃的前提基础上,求其好看,即在首先满足实用功能需要的同时,兼顾审美欣赏的需要。好吃不好看者,固非上乘;好看不好吃者,更不可取。我们既反对只顾好吃,完全不管其好看与否的做法,更反对一味追求好看,根本不管其是否好吃,从而醉心于虚有其表、华而不实的倾向!换言之,就是要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讲究美观。单纯追求形式美,就失去了烹制菜点的根本目的。

其实,好看仍然无非是为了好吃,因为好看的实际效果,必然增进吃之兴趣,促成人们吃得更加津津有味。即在人们的膳食过程中,以某种艺术色彩表现出的诗情画意,使之吃得不至于简单庸俗、枯燥乏味。何况,真正的审美欣赏,也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而不是脱离实用基础的。可以说,菜肴的价值,从其内在本质来说,就是好吃不好吃;从其外部形象来说,就是美或不美。正因为如此,只有既好吃又好看的菜肴,才算得上真正的美;反之,好看不好吃的菜肴,就适得其反,纵或可以欺骗眼拙者于一时,暂觉其表面现象好看,待到深入认识其内蕴,便觉寡然无味,甚至感到它的形象未必就美,甚至觉得越看越丑了。

全国首次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上的许多菜点,之所以既好吃,又好看,就是因为名师们有着过硬的刀工、火候、调味等基本功,他们首先注重的是好吃,在提高口味质量的前提下,再加其造诣较深的艺术修养,兼顾菜肴的色形,从而达到了“观之者动容,味之者无极”的完美境地。就实用功能与审美欣赏而言,这正是中国烹饪发展的方向。毋庸置疑,作为一名好的厨师,首先还是努力掌握烹调的基本功,把营养、卫生、口味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再去创新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内容健康、构图新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菜肴。只有这样,祖国宝贵的烹饪艺术,才能放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同类推荐
  • 吃的一千零一问

    吃的一千零一问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医学、营养学、养生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问答形式阐述了吃的科学知识和具体方法。全书分13章1001个问答,包括吃的基础理论和新知识,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大营养素,健康食品、垃圾食品和食品安全知识,不同个体、不同季节、不同食物的科学吃法和饮食宜忌,以及与吃有关的疾病防治等。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指导性、实用性强,对纠正人们在饮食上的某些盲点和误区,提高科学饮食水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适于广大群众、家庭主妇、基层卫生人员和饮食行业人员阅读参考。
  • 中老年保健养生一本通

    中老年保健养生一本通

    本书为中老年介绍了从身到心的保健原则,以及生活各个方面的健康策略,让中老年力争鱼与熊掌兼得,既有健康的体魄,又有愉快的心情。
  • 宝贝家人的健康

    宝贝家人的健康

    如果能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加以科学的健康管理,对我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时时加以审视和检查,并有针对性进行一些家庭膳食调理,注意饮食方面的营养搭配,因人而异地进行预防和补益,则生活中大部分常常困扰我们的疾病,都能获得有效的防治和改善。再者说,不管任何一种病症都有其初期人征兆,只要加以细心看管,做好防护,不仅可以使家人或自己的生的小病很快治愈,即使有什么大的病痛,也不会因“雪上加霜”而铸成大错。
  • 王庆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王庆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四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姚树锦等五位当代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健康排毒全典

    健康排毒全典

    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可以通过呼吸、排汗及排泄等方法来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保证了我们的健康。
热门推荐
  • 逆天狂君

    逆天狂君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战斗,是为我而书写的,美人,是让我用来怜惜的。执掌苍穹,无非就是行我所想,随心所欲。
  • 狱火焚心

    狱火焚心

    监狱到底是什么样子?与人们在电影小说里看到的究竟有多大距离?里面关押的是不是都是人渣?是不是真的牢头狱霸横行?落马高官们能否享受到特殊待遇?是否存在拿钱买刑、拿关系减刑的现象?服刑人员平时都怎样生活?他们一天要劳动多长时间?能吃饱吗?会挨打吗?《狱火焚心》将为你一一解开真相。
  • 透视医经

    透视医经

    陆风被队友背叛,后背中枪后推下山崖,阴差阳错的得到透视医经,小成之后,陆风从山崖爬出,寻找自己被背叛的真相同时,又与一群各色各样的美人纠缠在一起,渐渐发现,原来自己死亡背后的,竟然牵扯无数……
  • 天若踏尊之木槿花开

    天若踏尊之木槿花开

    她,21世纪的杀手女王,因为姐妹报仇穿越到魔武大陆,一个强示弱肉的地方。废材?哼!我是天才!父亲不喜,母亲离世,姐妹唾弃?无妨,美男补上!萌宠,神兽倒贴,亮瞎狗眼!
  • A Daughter of Eve

    A Daughter of E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帅秘爱隐妻

    少帅秘爱隐妻

    【民国+烧脑】城中有传少帅男女通吃,把少帅府搬了是为追求项家大少。谁知项大少一朝变成女人,他却枪杀未来岳父,撕破她的脸皮,拿枪指着她……她中枪倒下!后来,他带兵追她的“尸首”,她死也不让他见到尸首。再后来,听说她要另嫁他人,他扬言会纠缠至死。结果,他朝自己身上刺一剑,称还她一命,只要她回到他身边,等以后她老死,他会陪她一起死再还她一命。
  • 惊艳废柴:至尊美人驯兽师

    惊艳废柴:至尊美人驯兽师

    前世她只是小小一枚宅女,心脏病发,再次醒来,已经是另一个身份,是家族弃女,更是预言之女!她没什么凌云壮志,只想自由自在,亲人朋友安乐无虞,有人挑衅,她接下来!有人敢伤他们,她就十倍百倍奉还!且看一介宅女,如何在异世大陆闯出名堂,活出潇洒!
  • 外汇业务营销手册

    外汇业务营销手册

    为了帮助银行客户经理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和技能,提高外汇业务的营销水平,本书总结了外汇业务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内容涵盖外汇管理政策、利率管理、汇兑业务、清算业务、结算业务等诸多方面。
  • 娇辣警花爱上我

    娇辣警花爱上我

    失踪八年的段易重现人间,背负着一个个玄奥秘密的他,此次再入都市,又会掀起多大的风波?面对青梅竹马的爱人、霸气娇艳的老板娘、泼辣傲人的警花的美人丛中,他又作何种选择?
  • 草莽红颜

    草莽红颜

    初见时,霍宸是男扮女装的落难太子,被敌人追杀,落魄无比,而含光是隐归山林山匪之女,青春美好。历经凶险,她助他成就了帝王业,而他也对她心生好感,含光本性喜欢自由,虽然对霍宸心生好感,却不愿困于后宫这个牢笼中,他设计让她留在了自己身边,并许她一世宠爱,只可惜帝王爱如斯凉薄,为了稳固江山,他将她打入冷宫,让她家破人亡,生不如死。一场腥风血雨的宫廷杀戮,最终让他们生离死别,原来江山和美人,他选择的永远是江山。历经生死和背叛,她原以为自己早已心灰意冷,两年后的异地重逢,却让她再生涟漪,这场孽缘般的邂逅到底是缘还是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