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4400000017

第17章 怀念亲爱的于晓阳弟弟(3)

此片无论故事叙述、摄影、剪辑、美工、制景、灯光方面都几近完美。作为一部情节性较强的电影,其电影之叙事语言行云流水,情绪内敛而冷静。晓阳并未一味着眼于情节,他将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为执导的首要任务,因而使那一部电影具有显然的心理现实主义特征。

厂内厂外,对《翡翠麻将》好评如潮。

才二十五六岁的于晓阳这一位青年导演起点甚佳,成熟得令人钦佩。

紧接着,在好评未息之时,他开始紧锣密鼓地筹拍《女贼》——该电影剧本最早分页张贴在曾经的西单“民主墙”,后来由北影的厂刊《电影创作》转载。应该说,在80年代初期,将其拍成电影是北影编导室同志们尤其中青年同志们一直拭目以待之事,然而却并非是谁都有足够的勇气担纲的事,因为它西单“民主墙”的“出身”,也因为围绕着它的种种争论之声。

它的故事是这样的:“文革”时期,某军队高干受到迫害,其独生女儿流落街头,沦为贼窝女首领,绰号“黄毛”。粉碎“四人帮”后,首都打击流氓团伙,“黄毛”成阶下囚。她对改造充满抗拒心理。而且,给人的印象似乎不可救药。是什么原因使出身于军队高干家庭的如花少女成为女贼首领,而且对现实的敌意不泯于心,坚如块垒?——这是原剧本的一种叩问,意在唤起人们对“文革”的深省……

在当年,以小说、戏剧、电影的形式对“文革”进行批判,在理论上是不被禁止的,也是政治现实和社会现实们仍需要的。但,看待这一类题材之文艺审查的目光,又是特别敏感的,谨慎的,有时甚至是反弹猛烈的。可以说,《女贼》是“鸡肋”题材。这是某些电影厂某些电影导演既觊觎之又顾虑重重的原因。

我已经记不太清楚晓阳执导《女贼》,究竟是他主动请缨的结果,还是厂里寄以厚望地交给他的任务。

总之,他很兴奋,很自信。

从题材方面和思想性方面来看,《翡翠麻将》与《女贼》有相同之处。晓阳他既然能将前者驾驭得很好,在具有了一次执导实践之后,似乎成功完成后者亦不应太难。也许还会给人们以超过前者的惊喜,导出另一种新意来吧?

这是包括他的父母和我这样的朋友在内的许多人的期许。

然而《女贼》毕竟与《翡翠麻将》有些不同。它涉及到的理论争执太多,太大;如典型与非典型;一个少女变成贼首领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究竟哪一种原因才是主要原因;人物心理转变好还是不转变好?表达积极的思想性好还是表达尖锐深刻的思想性好?越尖锐越深刻是否也越容易助长人们的社会怀疑思潮?唤醒人们的怀疑更有益于对“文革”进行批判和反思,还是巩固人们以往的信仰才能将对“文革”的批判和反思进行得更顺利,更彻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知道,晓阳当时既是自信满满的,同时也不可能不倍感压力。

最后他决定将《女贼》拍成一部形式主义的电影,一部所谓意识流的电影。试图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感觉和接近梦幻的人物心理片断回避以上那些争执不休的问题对他的困扰。

应该说,他是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思考的,拍摄方案原则上也是可行的。

但,《女贼》刚一送审就被“枪毙”了。

北影厂许多人其实都没来得及看到那一部影片。

我也只看到过部分样片。

他这个“弟”迫不及待专为我这个“哥”单独放了一次。

当时他坐在我旁边,悄悄问我:“哥,我这些画面美不美?”

我说:“美,但是……”

他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正是要形式感大于实际内容。哥我只能这样,否则你弟可就交不了差了!”

我无言以答。

对于《女贼》,我无法妄加评说,因为我至今并没看过全片。我只能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这样说——晓阳他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身心投入地撞了“南墙”。

不但由晓阳来驾驭《女贼》,结果会是那样;恐怕由另外任何一位导演来拍《女贼》,结果还会是那样。

也许,它本就不该被搬上银幕。

在当年,它委实太敏感了。谁拍谁都必“死”无疑……

《女贼》之后的晓阳,消沉了一个时期,重新振作起来,继而执导《少女武则天》,结果又一次遭遇了“滑铁卢”。

《少女武则天》我连一部分样片都没看过,更是没有发言权了。

这一次他消沉的时间更长。似乎,正是在那一阶段,他度过了他三十岁的生日……

后来他拍了《大海风》,反映的是造船厂面临体制改革的内容;此片获了华表奖。

又后来,我看了他的《开着火车进北京》,也是只给我和另外二三人单独放的一场。

《大海风》《开着火车进北京》都属于主旋律题材的电影。拍此类电影,晓阳同样是激情饱满的。但是我知道,他的电影梦确实另有寄托……

2000年以后,又长了10岁的晓阳,远赴新疆拍了连续电视剧《阿凡提》,并且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维族歌唱家阿丽贝赛尔,于是高高兴兴地结婚……

婚后的晓阳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渐渐发福了。

于洋老师和杨静老师也为他倍感欣慰。

在他们的家中,杨静老师有次满面春风地对我说:“我们的家,有台湾女婿、维族女儿,还有我这个蒙族妈妈,于洋这个汉族爸爸,是一个两岸关系和睦,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接着我和于洋老师、杨静老师又谈起了晓阳,我们都认为作为导演,他该再拍电影了。

此时的北影已归于中国电影集团。

而此时的中国电影,已经市场化、商业化。这意味着娱乐化电影成为主流电影。

过后我把晓阳请到我家,严严肃肃地问他:“晓阳,还想不想拍电影?”

他说:“想啊哥。”

我又问:“能面对现实了吗?”

他说:“慢慢学着接受现实吧。”

再问:“那现在想拍什么样的电影呢?”

答:“在主旋律电影和娱乐电影之间的那一类电影。”

我一愣。

他说:“哥,这话可是你在一篇关于电影的文章中写着的。你认为中国电影应该把两者之间接近空白的地带填补上。”

我说:“让别人去补上。你拍既能顺顺利利地通过,还具有一定娱乐性的那一类电影。”

他凝视我片刻,低声说:“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世故了?”

后来,他请我向他推荐剧本或可以改编为电影的小说,包括我自己的。

几天后,我又请他到我家,接连向他讲了几种题材的几个故事,他皆以沉默表示不感兴趣。

我说:“那讲最后一个故事。”

便概括地讲了我的小说《红晕》的内容:

2000年后的某年某月某日,中国登山训练队在某雪域山顶,发现了三具当年进行长征的红卫兵;冻尸在某市的生命科学研究所被解冻了,居然活转来。以当年偏僻落后的小县城红卫兵的眼来看今日中国之大都市,其发展变化定令他们目瞪口呆,恍如做梦……

他立刻大叫:“哥,咱拍这个,咱拍这个!……”

但这样的电影,尽管立意是良好的,毕竟题材与“文革”沾边;于是共商议,将三名红卫兵改成一名女赤脚医生……

电影局很快批准了选题。于是晓阳像一台能量充分的马达般运转起来——改剧本、分镜头、定摄影、组建摄制组……

他激动、自信、亢奋。

忽而听说,中影集团公司又给了他新的任务;拍一部中韩男女青年之间的都市爱情片。

他只得暂且放置《红晕》,在电话里和我告别了几句,第二天,便前往外地选景去了……

回来的,却是长眠不醒的晓阳。

他在电话里跟我说的那几句告别的话,成为与我的诀言……

今年是晓阳离开他的父母、亲人和朋友们的第四个年头。

杨静老师告诉我——她打算将晓阳遗留下来的字稿整理成集,出版为一本书,以了却他们夫妇对儿子的一桩心愿。

我当即说:“那么由我这个哥,为晓阳作一篇序吧。”

她说:“我们正是这么想的。”

是以,在春节期间,我断断续续的,为我的晓阳弟弟写下如上一些文字。

我想说,作为电影导演的于晓阳,他一生最大的最多时候的苦闷,不是别的苦闷,而是他与中国电影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苦闷。

但是我不认为,那一种苦闷,完完全全是外部的、客观的原因造成的。我觉得,事实上,那一种苦闷,也由于他对中国电影过于一厢情愿而又理想化的执着所致。

电影是足以表现理想的事物。

但是电影本身,尤其商业时代的电影本身,总体而言是大可不必理想化地去看待的事物。并且,过于自我地和它发生关系,也是不明智的。然而我又觉得,晓阳所经历的那一种苦闷,有许许多多的电影导演,都是或多或少经历过的。所以,那一种苦闷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它具有一定的文化性……

但愿天堂也有电影这一回事,那么我的晓阳弟弟,可以继续在天堂里去逐他的梦想了……

2000年1月25日于川

同类推荐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是一本散文随笔集,辑录了作者十年来所写的散文、随笔、创作谈以及演讲集等,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悲情感悟、行走的经历以及读写心得。文字清新、生动、隽永,充满浪漫的抒情性。一卷在手,如同与作者同行,听她娓娓道来一路的山川风光及内心的觉醒、感受,创作的艰辛与欢愉,以及,对文学、对小说的独特理解和痴迷的热爱。
  •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

    亲爱的读者,现在呈现给您的这一篇篇璀璨夺目的美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的每一篇都值得您反复阅读,甚至背诵。“双语美文悦读馆”里的美文以绚丽的文笔,引领您进入一个不同文化的人生世界,细细品味,不仅给您美的享受,更给您以人生的启迪。在清凉的午后,或者是温馨的夜晚,一边品尝杯中的香茗,一边欣赏书中的美文,心旷神怡、宁静淡远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感悟人生真谛,沐浴智慧光芒,在红尘中做一次出世旅行,于平淡中追寻隽永,于短暂中思考永恒。
  •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本书如实反映了“11·24”特大海难的整个救助过程。灾难是不幸的,但在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和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所表现出的高度负责精神,我们的干部群众所表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所表现出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是值得称道和弘扬的。本书客观分析发生“11·24”特大海难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有天灾,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也有人祸,管理上的漏洞和事故背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漠视。如果我们能够像本书期盼的那样认真汲取教训,灾难也是一种财富,它警示我们不再忽视安全,不再淡漠生命,不再重蹈覆辙。
热门推荐
  • 腹黑大总裁的失忆小新娘

    腹黑大总裁的失忆小新娘

    她什么都不记得,只记得他,这个将自己买回来的男人。他宠爱她,甚至让她享受其他女人从未有过的殊荣;她依赖他,全身心的给予,全身心的相信。当事情的真相呈现在面前,当他用淡漠的神情说着绝情的话,当曾经的柔情不在,当情丝斩断,记忆复苏,她还剩下什么?当着萧逸煌的面,云轻纵身从直升机上跳下,看着身后郎才女貌的青梅竹马,露出最后的笑颜,缓缓闭上双眼,是生命的解脱亦或是记忆的复苏?再度归来,看着他痛苦的眸子,她云淡风轻……
  • 果敢刚毅:司马炎

    果敢刚毅:司马炎

    司马炎在位25年,结束三国时期国家的动乱状态,复兴了西晋的经济。他是继秦皇、汉祖、光武帝之后第四位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在位的太康年间全国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本书将为您再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让您更深刻地了解晋朝历史、了解果敢刚毅的晋武帝司马炎。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抱猫的男孩

    抱猫的男孩

    那个抱猫的男孩,从大学的时候就在寝室领养一只小黑猫。10多年来,这只猫儿陪着他经历了一段有一段感情生活,这些故事真实发生过,如今男孩把它记录下来,告诉世人,这个世界,他曾来过、他曾爱过。
  • 腐村

    腐村

    腐村》是《我的乡村》系列的第一部,该系列还有第二部《雨村》,第三部《离村》。我想给你讲述一个真实的乡村。也许你曾忘记,也许你曾忽视,这是我们的悲哀。我想带着你拨开层层的尘埃,一起去触摸有些低温的现实。《腐村》,很多老旧的东西都会腐坏,枯了的树,谢了的花,不管曾经如何的明媚鲜艳,都免不了化作尘土。他们的善良让你感动,他们的愚昧让你难过,他们的遭遇让你同情,他们的结局让你心酸,他们是那一群留守的人。村庄里留守的孩子,女人,还有老人。尤其那些老人,他们不敢老去,不能老去,却还是一天天老去。有谁在他们生命最后的一程,给予他们温暖的目光,让他们安心的老去,安静的老去,有尊严的老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 七月的鲸鱼寄住大海

    七月的鲸鱼寄住大海

    导师的得意门生陈以默从没有认真研究过哪个女生,如果非要说一个,大概就是乔慕。他和她从同一个小镇走出来,不同的是,他是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踏进大学校门,而她却走了艺术生的擦边球。疼爱她的父母葬身火海,他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他对她好奇,他觉得他们是同一类人,最后却以不一样的方式生活下去,他冷漠,她热情。是不是因为她曾经被人爱过,所以才能毫无保留的去温暖别人?作品描写两位孤独的年轻人蒙胧的爱情表达,有甜蜜的爱情、安静的校园、残障的身体、艰难的成长和迟来的真爱。
  • 野史原来很好玩!

    野史原来很好玩!

    这部书取材于唐宋笔记,属于野史范畴。对野史中的一些典型故事进行改写和演绎,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了解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让读者看到过去年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另一面。
  • 医毒双绝:妃倾天下

    医毒双绝:妃倾天下

    “本王绝对不会娶一个疯子丑人回去当王妃!”他的一句话决定了她的命运,成亲当日,她当着未来夫君的面,毁了绝世无双的容颜,变成一个丑陋恶心,永远不得真面目见人的女人!她是世人敬仰,妙手回春的活菩神医,众人只知她圣洁的一面,而他却一眼看透她骨子里的邪血。他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他,可他就是要娶她,而她就是要嫁给他。甚至决定就算以后死了,她的棺材也是要压在他的上面的。在一场阴谋诡计翻天覆地的扑向她时,当她被挡得无力招架时,他却微笑的看着她,“用我的位,成全你的仇,覆了天下又何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颜惑千古

    红颜惑千古

    Madam穿越变女尸?!千年之缘,只因一人执念,才有了再次携手的机会。真的是机会?还是再一次的肝肠寸断?纠葛千年的爱恨情仇,终于再度掀开帷幕。江山、美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爱情、责任,她的选择又是什么?一个身系天下命运的女人,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想看筹谋宫斗?想看金戈铁马?想看江湖恩仇?想看儿女情长?锁定《红颜惑千古》不会让你失望的O(∩_∩)O
  •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