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800000008

第8章 《豆棚闲话》民俗语汇研究(2)

与当时的人们所从事的各种行业有关的民俗语汇,例如:来自农业生产领域的,有“黄霉节气”“三伏炎天”等;来自商业领域的,有“典铺”“当头”“印子铺”“抽头”“抵头”等;来自娱乐行业的,有“铺牌”“掷色”“小唱”“评话”等。更多的则是关乎老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语汇,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面貌,这里不一一列举。

还有一小部分的民俗语汇,涵化了当时人们的口语特征,我们称为方俗语汇。这里所要讨论的方俗语汇,基本上是指方言俗语词汇,这些方言俗语词汇主要来源于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地域上的分支,其显著特征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豆棚闲话》中涉及的方言主要是吴方言。例如:“开口货”是杭州的方俗词,指的是小孩子;“打蓬蓬”是方言词,或为沪谚“打朋(打棚)”之讹;“人淘”是吴方言词,指人数,人群;“耍子”现存于杭州方言中,意为玩耍,游玩;“扯空”来自于吴语方言,现今有些吴语方言区仍用“扯空”表达有些人“吃饱饭没事干,整天游手好闲”的意思,带有贬义。

二、来源于《豆棚闲话》之前文献的民俗语汇

这类民俗语汇数量也较多,共有67条,占全部民俗语汇的31%。此类民俗语汇的主要来源是诗文杂著或历史典籍。

源自历史文献典籍和诗文杂著的民俗语汇,现举部分例子如下:

“滞货”(第一则)来源于《周礼·地官·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谓滞货不售者,官为居之。”

“祝融”(第一则)出自《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卑湿”(第一则)来源于《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长颈鸟喙”(第二则)语出《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青蚨”(第三则)来源于《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安《淮南万毕术》:“青蚨还钱:青蚨一名鱼,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后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

“盐引”(第三则)源于《宋史·食货志下三》:“又以内藏钱二百万缗假三司,遣市易吏行四路请买盐引,仍令秦凤、永兴盐钞,岁以百八十万为额。”

“奉正朔”(第三则)来源于《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

“通家”(第三则)来自《后汉书·孔融传》:“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

“方伯”(第四则)最早载于《礼记·王制》:“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

“食客”(第四则)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白金”(第四则)源自《管子·揆度》:“燕之紫山白金,一也。”

“本章”(第四则)来源于《汉书·王嘉传》:“上于是定躬(息夫躬)宠(孙宠)告东平本章,掇去宋弘,更言因董贤以闻,欲以其功侯之。”

“游庠”(第四则)、“胶庠”(第五则)语出《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鼗鼓”(第五则)出自《书·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空青”(第八则)来源于汉·刘向《别录》:“空青生益州山谷及越巂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

“束修”(第十则)语出《礼记·少仪》:“其以乘壶酒、束修、一犬赐人。”郑玄注:“束修,十脡脯也。”又指古代入学敬师的礼物。《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邢昺疏:“束修,礼之薄者。”

“黄熟香”(第十则),见于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蜜香等》:“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其根为黄熟香。”

“浇薄”(第十则)见于《后汉书·朱穆传》:“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笃。”

“云梯”(第十一则)出自《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三、来源于小说戏曲民间文艺作品的民俗语汇

《豆棚闲话》是清代拟话本小说,其受宋元话本小说影响颇深。这类民俗语汇共有16条,约占全部民俗语汇的8%。例如:

“马扁”(第二则)来源于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不养蚕桑不种田,全凭马扁度流年。”

“西施锦帆泾”(第二则)见于明·梁辰鱼《浣纱记·打围》:“前面是锦帆泾、百花洲。”

“表记”(第二则)见《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郡王道:‘先前他许供养你一家,有甚表记为证?’”

“评话”(第二则)是一种说唱曲艺,见《今古奇观》第六十四卷:“过了两月,却是韩夫人设酒还席。叫下一名说评话的先生。说了几回书。”

“焦员外的令郎、胡永儿的丈夫”(第三则)典出《三遂平妖传》,书中焦员外之子、胡永儿的丈夫是个傻子。

“先儿”(第四则)见于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胡先儿,他这个是甚么病?”

“杜子春的伎俩”(第四则)典出《玄怪录·卷一·杜子春》。

“褊衫”(第六则)见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向年间为师父娘做满月,赊了一副猪脏没钱还他,把我褊衫都当没了。”

“贴库”(第六则)见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库藏中钞本多,贴库每弊怎除?”

“瞳神”(第八则)语出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一个要把谑谈诨语,拨转瞳神;一个须将哑谜微言,提醒梦幻。”

“顶缸”(第九则)见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你不知道,我是雇将来的顶缸外郎。”

“嚼蛆”(第十则)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那吃敲才,怕不口里嚼蛆,那厮待数黑论黄,恶紫夺朱。”

“扶手”(第十则)出自清·李渔《意中缘·画遇》:“董老爷、陈相公到了,快打扶手。[净、丑打扶手。生、小生上船介。]”

“油炸猢狲”(第十则)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莺莺呵,你嫁个油炸猢狲的丈夫;红娘呵,你伏侍个烟薰猫儿的姐夫;张生呵,你撞着个水浸老鼠的姨夫。”

“花花太岁”(第十一则)语出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你道他是花花太岁,要强逼的我步步相随。”

“老仁翁”(第十二则)见于《雷峰塔·第八出·避吴》:“【浪淘沙】敬老仁翁:浮文不叙,有舅途穷。偶缘官事,寻思暂避须良友,帡与护,虔恳凭心叩,临颖神驰。”

四、源自宗教信仰的民俗语汇

此类民俗语汇共有38条,占全部民俗语汇的17%。由于《豆棚闲话》时代佛道对老百姓的影响很深,因此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精神和思想深入人心。例如:

“舍利子”源自佛经,原为梵语,意译为“身骨”或“灵骨”,原来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其遗体火化后留下的坚硬珠状物,后来高僧的遗体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也叫做舍利子或舍利。

“定盘星”见于《古尊宿语录·洞山第二代初禅师语录》:“师云:‘千斤秤不住。’云:‘鸟道不存也?’师云:‘错数定盘星。’”

“疏头”见于“山叟为书数语及疏头,亦与辍长财成之,可取一观也。”(宋·绍隆等编《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六,47/788c)

“斋供”源自“我于来日就自居舍备斋供养,唯愿世尊及圣众等慈悲愍念同赐降赴。”(宋·法贤译《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八,3/955c)

“判官”语出“行者于东隅,而作火仙像。……判官诸鬼属,眷属等围绕。”(唐·输波迦罗译《摄大毗卢遮那经大菩提幢诸尊密印标帜曼荼罗仪轨》卷二,18/77b)

“阳寿”源自佛教教化思想,指人在世间的寿命。如“至七日,感佛现身慰之曰:‘汝阳寿尚有十年,当好念佛,吾十年后来接汝。’”(《彻悟禅师语录》,62/334c)

“丛林”源自“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三,25/79b)

“禅和子”见“使云:‘禅和子鼻孔辽天。白云向伊说。莫道你我尚不奈何。然虽如是。泽广藏山理能伏豹。毕竟如何?’”(宋·才良等编《法演禅师语录》,47/661a)

“伽蓝”为梵语“僧伽蓝摩”的音译略称。指众园或僧院,即僧众居住的庭园。宋·施护译《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下:“安止僧伽蓝摩。为彼所有不修身不修心不修慧粗恶苾刍众共毁坏彼僧伽蓝摩。”(2/852c)

“云板”见“(大众师,先用供果食毕)方鸣云板。执事人将兰盆蔬菜及供饭,匀入大众菜内。”(唐·怀海《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八,63/504b)

“尊者”源自佛教语。是梵语“阿梨耶”的意译,也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和智慧的僧人。如“时,诸末罗见阿难来,即起作礼,于一面立。白阿难言:‘不审尊者今入此城,何甚晚暮,欲何作为?’”(后秦·舍耶、竺佛念译《佛说长阿含经》卷四,1/24c)

“罗刹”亦是梵语Rākasa的略译,最早可见于《梨俱吠陀》的记载。指食人肉的恶鬼。

“引磬”为佛家法器。如“小引磬,堂司行者常随身,遇众讽诵鸣之。”(元·自庆编述《增修教苑清规》卷下,57/350b)

“疏簿”见“琳遂不量疏簿,誓纽颓纲。因乃捃摭典坟搜扬子集。晓其未喻挫彼邪言,遂使佞傅无辞李刘缄默。”(唐·彦琮《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50/211c)

“卑田乞儿”源自佛教用语“悲田”。见“所获檀各六十种,一时回施悲、敬两田,使福德增多。”(隋·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50/191a)“卑田”见“卑田,亦名悲田,即众生是。”(清·性权汇补《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六之上,57/848c)

“檀越”也是梵语音译。如“复有五法。谓五憎嫉。住处憎嫉、檀越憎嫉、利养憎嫉、色憎嫉、法憎嫉。”(后秦·舍耶、竺佛念译《佛说长阿含经》卷八,1/51b)

“维那”来自梵语Karmadāna音译。“尔时维那行沙罗筹,白三藏上座言:‘众僧已集,有百千人,今为说波罗提木叉。’”(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十五,2/179a)“维那”是佛寺中管理僧众事务,位次于上座、寺主的僧职。来源于宗教信仰的这类民俗语汇中,还有一部分类似“维那”这样来自佛教用语且表示佛寺中的僧职名称的语汇,如:西堂、首座、都讲、侍者、监院、知浴、知客、殿主、化主、下院、饭头、茶头、菜头、园头、水头、圊头。本文不作一一引述。

“赛阎罗”其“阎罗”,也是梵语的略译,佛教中将管理地狱的神叫做“阎罗”。见“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十千大山、千阎罗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后秦·舍耶、竺佛念译《佛说长阿含经》卷十八,1/114b)

“痴子”见“勿守迷惑。长夜受苦,如彼痴子戴粪而行。众人诃谏,逆更瞋骂,谓他不知。”(后秦·舍耶、竺佛念译《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1/46a)

“天曹”见《南齐书·高逸传·顾欢》:“今道家称长生不死,名补天曹,大乖老庄立言本理。”

“子平”。宋·徐子平《徐氏珞琭子赋注二卷》(《永乐大典》本):“江湖谈命者有子平,有五星。相传宋有徐子平者,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故称子平。又云,子平名居易,五季人。与麻衣道者、陈图南、吕洞宾俱隐华山,盖异人也。”

五、带有作者自主创作性的民俗语汇

在《豆棚闲话》中,还有一小部分民俗语汇,仅见于或最早见于《豆棚闲话》,或者虽然其外在形式常见,但经过作者主观的提炼改造,其所涵化的民俗事象非常独特,这些都是作者创新意识的体现。这类民俗语汇共有14条,占全部民俗语汇的6%。例如:

装套子:见于《豆棚闲话·朝奉郞挥金倡霸》“套子”是指圈套,即骗人的伎俩,请君入瓮的手段。作者在“套子”前加了个“装”字,使读者感受到行骗者仿佛是用一个布袋子将不知内情的被骗者套住头脸进行蒙骗的过程,十分生动形象。

过文:见于《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该篇纯用苏白写就,而“过文”正是出现在故事中人物的口语中。作者并没有借由人物之口详细介绍“过文”究竟是种什么东西,但根据前后文意,我们大概可以知道这是一种头上戴的软帽:“只戴一顶弗方弗扁的过文,大家侪弗觉着。”(第十则)通过查找文本文献和搜索电子语料库,均未查到相同用例。笔者疑此“过文”即“冠”。《唐韵》、《集韵》、《韵会》:古丸切,又古玩切。吴语方言中“过文”“古丸(古玩)”音近,“冠”正好是指旧时男子头戴的布帛制软帽。故笔者以为,“过文”或与“冠”有相关性。

施茶庵:施茶实际上是古时候的一项或为百姓自发、或为官方组织的社会公益事业。以江南地区为多见,往往是由一些年长的善心人或是僧人牵头,在一些人流集散的路口摆放茶水,免费供应过往行人饮用。《豆棚闲话》中的“施茶庵”,大约是指僧人施茶,将施茶点设在庵寺中,供来往苦旅者歇脚解渴。“施茶庵”看似简单质朴的面貌,却深刻体现了茶文化中亲善美好的寓意和佛教文化中以慈悲为怀的精神。直到现在,一些江南地区的古镇里,尚存茶亭遗迹:现存于浙江临海的花茶亭,是台州地区唯一有明确石碑铭文记载的古茶文化遗迹,最早记载见于北宋政和年间,初建于明朝,经清咸丰、民国年间修葺,至今已逾四百年。“花茶亭碑序”碑文拓片2008年年底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铁里蛀虫:也就是在铁制品内部对其进行腐蚀的蛀虫,足见其腐蚀能力之强大,形容贪欲极大、过着腐朽的生活,且对所处社会团体影响极差的人。“那铁里蛀虫又在傍十分挑激,遂开声道:‘反了罢!’”——作者没有如何动用笔墨着力描写此人具体是怎样一副嘴脸,仅简洁地用“铁里蛀虫”四字,既巧妙地透露了信息,又留给读者无限联想揣摩的空间,颇具意趣。

藤缠螃蟹、草缚团鱼:即被藤条缠住的螃蟹、被草绳绑住的甲鱼。螃蟹八脚,然而被藤紧紧纠缠,任是多足也无法走脱,最终制成案上佳肴;团鱼,即甲鱼,虽然有壳护身,奈何被草捆住动弹不得,到底烹作煲中美食。作者善用世俗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事物譬喻,且将其注入笔下说故事之人的语言中,使得所言故事情节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达到了十分形象贴切地表达效果,体现了作者不俗的独创能力。

海狗肾的东西相似:字面意思是指“像是海狗肾的东西”,文中代指男性的外生殖器。这里起到了双重表达效果,第一重:海狗肾就是海狗或者海豹的阴茎和睾丸,可入药,具有暖肾壮阳、益精补髓之功效,主治虚损劳伤,阳痿精衰,腰膝痿弱。这里用“海狗肾”比喻男根,十分贴切。第二重:作者在叙述故事过程中,并不直言男性生殖器,而是拐了个小弯,隐晦地表达了这个意思,曲径通幽,含蓄而巧妙。

“石”畔无“皮”、“女”傍有“石”、“读”字半边、有贝之才:这四个语汇是作者善用拆字法的产物。一方面,在语汇的表现形态上十分富有趣味,另一方面,在语义的表达效果上也超脱了直叙的平庸,变得不落俗套。

“逃诛公”、鸱夷子:这两个语汇是作者对范蠡的世称进行民俗语言角度的探索后得出新论的产物。作者借由说故事的人之口,表明范蠡之所以史称“陶朱”,实际上是“逃诛”,即逃离越王勾践“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式的疑忌和诛杀。而有传说吴国亡后,西施实际上为范蠡所杀。后来范蠡经商时改名鸱夷子,正是“鸱夷”,也就是“害了西施”的意思。这里“夷”作“夷光”解,因西施原名施夷光。

孔明:《豆棚闲话》第八则故事中,一个盲人名叫“孔明”,作者借盲人自己之口,表明他并没有犯先贤的名讳,此“孔明”非彼诸葛孔明之“孔明”,他虽目不能视,但口耳灵光、内心清明,通晓道理,可谓“比孔夫子也还明白些”。这样的解释,实在新奇有趣,盲人眉飞色舞自夸其名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骨董:作者在第十则故事中,直接形容一位对古董研究极深的人为“骨董”,并不是说他思想行为陈旧腐朽如同古董,而是言其对骨董已然“董入骨里”。“董”本身有“辨别是非,判定正误”的意思,极言此人“眼力高妙”,对古董的鉴别力和鉴赏力已然深入骨子里。

$《豆棚闲话》民俗语汇的分类及内涵

经穷尽性搜索、统计,共得《豆棚闲话》民俗语汇218条,现据其词汇意义,将这些语汇分为五个门类,即:社会活动类、衣食住行类、精神生活类、称谓类和风土人物类及其他,每个大类下面又各分若干小类。

一、社会活动类

(一)生产经营

滞货

同类推荐
  • 大谋士

    大谋士

    三国!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那是武将和谋士的天下。三国的时期的谋士,有人可以用智谋夺取一座城池,有人可以用智谋夺取天下。而意外穿越到三国,成为荀家子弟的荀颜,将如何用他的智谋,掀起整个时代的波浪。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2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2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盛世小民

    盛世小民

    他,林一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年代;他,不愿做王侯将相,只想在家相妻教子;他,以文成名,以商养家,以工济世;
  •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

    这是最好的时代,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为后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种在这片土地之内。是谁乘着星槎破空而来,在这无限的江山田园夜夜歌唱,绣口一张,便是整个盛唐!
  • 少年上帝

    少年上帝

    他是人类的上帝!如何成为上帝?他是谁?本书将为你揭晓答案!
热门推荐
  • 大唐土豪

    大唐土豪

    唐小东穿越盛世大唐,但现实可不是那么好混,他只能一步步的去奋斗,在红颜知已们的帮助下,努力去实现自已的目标—大唐第一土豪。
  • T病毒之生死一线

    T病毒之生死一线

    一场灭绝人性的T病毒,一场人性与理智的转变、繁华热闹的都市,阴暗潮湿的街角小巷、令人毛骨悚然的感染者。。。。深层次的感染并不能带走人类深处的灵魂、C病毒和T病毒的宿主能否打败结合两代诡异病毒之后的恶魔、一场人性与理智的转变。。凌风站在摩天大楼边缘回头看着陈娜;“我和他对战,我会死的。。”陈娜面无表情的俯视着这座巨城下无知的人类;“但只有你我才有能与他一战”凌风深邃的瞳孔默默注视着陈娜;“或者说你已不再爱他”“不是那样的,他已经疯了,他在研究高等恶魔,他在拿人类做试验品,难道你想看见他毁灭整个世界.”
  • 封魔龙歌

    封魔龙歌

    封宇天地浑,魔魇掩星辰。龙啸九万里,歌载英雄魂。一位从天而降的神秘少年,一段关系大陆存亡的英雄故事。亲情、友情、爱情,纵横交织,演绎一段旷世传奇!
  • 食神娃娃在异世

    食神娃娃在异世

    她,本是一个美丽的翩翩仙女,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搞砸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于是乎……她被贬下凡间,意料之外的是贬错了位成了一个小娃娃……一个聪慧可爱,人见人爱的孩子又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连连惊喜?她又有怎样的个性特征让众人折服,对她疼爱有加?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 至尊武神

    至尊武神

    世家大少林胜,因为在青年强者赛中被击成重伤,修为尽失惨遭家族抛弃荒岭,绝处逢生,拜得一名修成人身的天狼武圣为师,古林修炼,得天地灵宝九品龙芝,更邂逅龙族后裔,七彩圣龙,强势回归,横扫天下!
  • 残尸

    残尸

    故事情节慢慢会恐怖起来、言情和恐怖时间流逝的滴答声。听不见狂躁的梦流逝。只听见冷剑划破夜空的长嘶、
  • 《三眼哮天录》

    《三眼哮天录》

    该作品以现代为背景,神话为题材,以现在的信息看是主要写杨戬与爱犬哮天犬下界除妖,但由于惹怒了太上老君(转世站新站长)而变成女生。主角杨戬性别男,喜欢白小丁,得知小丁喜欢蓝缡后并没有使用“月冰石”让小丁爱上自己。武器是方天画戟,威力非常强大,连玉帝的剑都不怕。装备为风雷摩托。常常被自己的狗鄙视。但是干起架来很威风!
  • 峥嵘卍挽歌

    峥嵘卍挽歌

    峥嵘的岁月,悲叹的挽歌,英雄的末路,枭雄的崛起。在这战火纷飞的世道,除孤之外,和人胆敢称雄!
  • 总裁的强取豪夺

    总裁的强取豪夺

    他霸道的夺走了她的身体,还强盗般地把她关到了自己家里,从此,两个陌生的男女交织在一起,一段刻骨铭心的虐恋就此展开……
  • 捡个老婆是神仙

    捡个老婆是神仙

    为各色各样的人伪造各种证件的覃子明遇上了大麻烦,于是靠着自己为自己做好的伪证件流连于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