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800000009

第9章 《豆棚闲话》民俗语汇研究(3)

你道西子是个国色天香,当初乃是敝地一个老大嫁不出门的滞货,偶然成了虚名。(第二则)

原意是指卖不掉的货物。语出《周礼·地官·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谓滞货不售者,官为居之。”为《汉语大词典》(下简称《大词典》)首引。这里是詈词,将人骂作拿不出手的废物。明·高攀龙《同善会讲语》之一:“若是人心不好,见识邪,见个善人,便叫它是没用的滞货,见个恶人,便叫它是有本事的好汉。”

九分九厘

聪明尖酸处固自占了先头,那身家性命却干系在九分九厘之上。(第三则)

十分已经占到了九分九厘,意思是说事物进展的火候已经差不多成熟了。《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七十七回:“天师道:‘事在九分九厘上,怎么元帅阻人兴头?’”《今古奇观》卷三十:“王九妈笑容可掬,迎着道:‘今日你造化,已是九分九厘了。’”《续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俗语的好,‘姐夫小姨,九分九厘’,就是明儿有了胡子,胡子白了,又怕什么呢。”《大词典》未收。

瞎帐

虽挣了泼天家私,也是一盘瞎帐。(第三则)

比喻做事费尽心力却毫无成效。《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行者暗笑道:‘这呆子!石头又不是人,又不会说话,又不会还礼,唱他喏怎的,可不是个瞎帐。’”《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一回:“于是要邀了薛如卞兄弟同进庙去算命,说道:‘我们这里打路庄板的先生真是瞎帐,这是江右来的,必定是有些意思的高人。’”

小典(典铺)

且把三千两到下路开个小典,教他坐在那里看看罢了。(第三则)

指小型的当铺。《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他下处自在城外,偶然这日进城来,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铺中问个家信。”清·李渔《风筝误·梦骇》:“我们与开典铺的一样,是认票不认人的。”

开口货

那伙计道:“开口货从来不当,出去!出去!”(第三则)

《大词典》首引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认为开口货是杭州俗语为父母对小儿女的戏称。这里则指的是包括马匹在内的活物。该义未见于《大词典》。

挂失票、月分

挂失票、留月分、出当包、讨些酒钱,就是你们伎俩,这都不在我心上。(第三则)

挂失票:指旧时丢失当票凭据后办理挂失手续的行为。《济公全传》第一回:“他偷了去当在当铺中,把当票贴在山门上,监寺广亮一见僧袍没有了,派人各处一找,把当票找着。和尚挂失票不行,把山门摘下来,四人抬着去赎。”《大词典》未及此项。

月分:指按月所得的工资或生活费份额。《大词典》引《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我悄悄的把他丫头的月钱止住,我的月分银子里批出二两银子来给他,不过使他自己知道,越发小心效好之意。”书证稍晚。

当头

兴哥一一都不要当头,悉如来愿,应手给散去了。(第三则)

指用来抵押的东西。《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那押的当头,须不曾讨得去,在个捉头儿的黄胖哥手里。”清·李渔《玉搔头·拾愁》:“天公不使良缘漏,留住琼簪做当头。”

青蚨

不知那里寻得五千青蚨,把家中做生意的伙计都送一百文。(第三则)

本义是指传说中的虫名。《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安《淮南万毕术》中有关于“青蚨还钱”的记载,为《大词典》首引。后便常常用以指代金钱。《今古奇观》第二十二卷:“本宅有爱女患病垂危,人不能识。倘有四方明医,善能治疗者,奉谢青蚨十万,花红羊酒奉迎,决不虚示。”

盐引

或买福建海板,或置淮扬盐引……(第三则)

盐引是古代盐商缴纳货款、税款后,得到官府颁发、用以经营盐运生意的许可证。始于宋代。这里泛指的是盐运生意。《大词典》首引《宋史·食货志下三》。《金史·食货志四》:“若罢盐引,添灶户,庶可易得。”

算子

在于人所不知不觉之处,那天地鬼神按着算子。(第四则)

即古人占卜所用的筹码,多为铁制,也有“铁算子”之称。《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卢俊义道:‘先生,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在下豪富,只求推算目下行藏则个。在下今年三十二岁,甲子年乙丑月丙日丁卯时。’吴用取出一把铁算子来,排在桌上,算了一回。”这里“天地鬼神按着算子”意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地鬼神所操纵的。

定盘星

压着定盘星,分分厘厘,全然不爽。(第四则)

原指秤杆上的第一星儿,是起算的标志。多用以比喻正确的基准或一定的想法和原则。《古尊宿语录·洞山第二代初禅师语录》:“师云:‘千斤秤不住。’云:‘鸟道不存也?’师云:‘错数定盘星。’”《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八十回:“还有一个僧家,号为国师。这两个人会拆天补地,倒海翻山。百总兵还错认了定盘星,怎么不死?只是日子不曾到。”

小票

即书小票,仰庄头将夺回布匹照名给散。(第四则)

以小纸条为形式的凭据。《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公人赍了小票,一径到史应家里来。”《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八回:“不是这节令,就是大老爷宅眷,有甚么还愿挂袍、许幡进灯的善事,问司礼监讨了小票,行给把门的太监,才放进去哩。”该义未见于《大词典》。

租粮

还免本丁租粮五石,散讫直到黄昏之际。(第四则)

指旧时农户上缴给官府或地主的租谷。《后汉书·赵岐传》:“承即表遣岐使荆州,督租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和田税征收的状况。

白金

忙取白金三百两,一盘托出,送与那汉。(第四则)

古指银子,也指银货币。《大词典》首引《管子·揆度》以书证。《汉书·武帝纪》:“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愚意不留房缗,更不敢议。有白金五十星,聊充讲下一茶之费。”明清时期人们仍将银钱唤作“白金”。

松纹雪花

打开看时,却是白屑屑、亮光光许多松纹雪花在内。(第五则)

松纹:即纹银,也叫松纹锞。明·阮大铖《燕子笺·伪缉》:“金钏钗钿袖里藏,解衣囊,松纹两锭鞍乔样。”纹银在清代仍是银质货币的标准成色。

雪花:指白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语出《儒林外史》)明清时代,人们形象地用“雪花”代称白银。

草标

携着一子,约有十一二岁,头上插一草标。(第五则)

插在物品或人身上的草束,是待售的标记,也称“草芥”。《水浒传》第十二回:“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兰孙)真正无计可施,事到头来不自由,只得手中拿个草标,将一张纸,写着:‘卖身葬父’四字,到灵柩前拜了四拜。”草束原是自然界的东西,加上“标”,起到了标识作用,便有了社会意义。古时候小到一般物品的贱卖,大到因饥寒而卖身,都含有一种低贱、不值钱的意思,因此至今仍有“视人命如草芥”之说。

印子铺

若一时不便,就是衣服到印子铺里押几钱来亦可。(第九则)

古时放一种叫做印子钱的高利贷的铺子。《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不料玳安正在印子铺帘子下走出来。”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五:“印子铺、赌场,俱宜禁治。”“印子钱”指旧时一种限债权人分期偿还的高利贷,每次还款时都在预立的折子上加盖印记。清·张焘《津门杂记·打印子》:“印子钱者,晋人放债之名目也。每日登门索逋,还讫,盖以印记,以是得名……如借钱十千,或八千,则分一百日清还,每日还钱一百,或一百二十文不等。”

抵头

开门七件事,一毫没些抵头。(第十则)

用作抵押或抵换之物。《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写借票时,只拣上好美产,要他写做抵头。”清·李渔《连城璧》:“只因在家坐不过,要借些本钱,到江湖上走走,这银子是有抵头的。”

抽头

凡有卖字画骨董物件的,俱要抽头,先来与他说通,方成交易。(第十则)

商品交易或办事的回扣。《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六回:“当初那一百两的本又没有浄银子与你,带准折,带保钱,带成色,带家人抽头,极好有七十两上手。”

(二)科举官场

朝报

乡老们有说朝报的,有说新闻的,有说故事的。(第一则)

刊载诏令、奏章及官吏任免情况的公报。汉唐等朝代称邸抄或邸报。宋元明清时期,在除京城外的地方统称为朝报,又称京报。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黄国》:“中遭啧言指其它无所长,但能多收朝报耳。”明·陈汝元《金莲记·惊讹》:“母亲不须愁烦。闻公公去买朝报,想就知消息也。”清·梅曾亮《赠孙秋士序》:“居近正阳门,不二三里,目不见朝报一字,不知何者为今日时事。”

奉正朔

那些岙夷岛寇不奉正朔……(第三则)

正朔是帝王新颁的历法。《大词典》首引《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这里的“奉正朔”,指的是遵从某国的历法,历史上一般指别国或少数民族政权的归顺臣服,引例有《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

金书铁券

刘氏封为安海郡君,金书铁券世袭王爵,追封五世。(第三则)

亦作“丹书铁券”,也就是所谓的“免死金牌”,与“尚方宝剑”齐名,是古时帝王赐给功臣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证件,源于汉代。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铁券》:“汉高祖封功臣,始制铁券。其内镂字,以金涂之,名曰金书铁券。历代因之,以赐功臣。”

比卯

或有说钱粮拖欠、即刻去比卯救家属的。(第三则)

旧时地方官府征收钱粮或缉拿罪犯,限期追比,即要求差役必须在限期内完成,称为“比卯”。卯,期限。本例指应付官府的追比。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十回:“却惊动了一起缉捕公人,为因江宁县知县祝鹍差委搜捕这林澹然不着,被本县两日一比卯,十数日间,众人受了许多限责。”《大词典》引《豆棚闲话》例,书证较晚。

本章

挺身出头,连上了两三个利害本章。(第四则)

奏章。《汉书·王嘉传》为《大词典》首引书证。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又纂修馆中,得亲批本章,共六十三本,进之于上。”清·蒋士铨《桂林霜·投辕》:“你可将本章留下,我即差飞骑星驰申奏。”

书帕

天下的贪酷官员送他书帕,一日不知多少。(第四则)

明代官场送礼,具一书一帕。实指行贿用的财物。《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六回:“今日有东昌府下文书快手往京里,顺便捎了一封书帕来,说是太师爷府里翟大爹寄来的书与爹。小的接了,交进大娘房里去了。”《明史·韩一良传》:“臣两月来辞却书帕五百(金),臣寡交犹然,余可推矣。”

经魁

大考场里公然取出一名科举,发榜中了第三名经魁。(第四则)

明清科举取士分科目为五经,每科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就称为经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正想之际,只听得外面叫喊连天,锣声不绝,扯住讨赏,报灿若中了第三名经魁。”清·李渔《巧团圆·哗嗣》:“众:‘报中乡试第四名经魁,快写赏单。’”

鼎甲

人人道公子识人,这个刘蕃极不济,朝廷也要还他一个鼎甲也。(第四则)

科举制度中殿试前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言“鼎”,因鼎有三足;言“甲”,因殿试一甲有三名。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听响卜》:“韦甄及第年,事势固万全矣;然未知名第高下,志在鼎甲,未免挠怀。”宋·苏轼《答李方叔书》之二:“秋试时,不审已从吉未?若可以下文字,须望鼎甲之捷也。”《儒林外史》第八回:“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甲。”

克落

留的家当……克落的竟克落了。(第四则)

克扣。《元典章·户部七·追征》:“百姓出过首思马匹草料等钱,其有侵借、克落、冒名支请,除事发到官,已承伏者罪遇原免,钱物合无征给。”

游庠

公子今年五十三岁了,生有四子,俱已游庠。(第四则)

庠是周代的乡学,后世泛指学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总丱之时,三人一同游庠。”清·黄蛟起《西神丛语·许世卿》:“馆于嘉禾项氏,其子已游庠,督责之甚严。”可见明清时期,人们以“游庠”称就读于府或州县公办的学宫。

呈状

胸中一字不通的,也就要代人写些呈状,包揽些事。(第五则)

古时百姓打官司,呈送给官府的诉状,即呈状。《明史》卷七十五:“提督操江一人。(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江防之事。)通政使司。通政使一人,右通政一人,右参议一人,掌收呈状,付刑部审理。”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不准呈状示式》:“每期准过呈状,付经管挂号。”

(三)人际交往

筋筋节节

那少年听见两个老成人说得筋筋节节,就拱手说道……(第一则)

筋节,指言语上的分寸或关键之处。《西游记》第四十五回:“行者道:‘我与你(虎力大仙)都上坛祈雨,知雨是你的,是我的?不见是谁的功绩了。’国王在上听见,心中暗喜道:‘那小和尚说话,倒有些筋节。’沙僧听见,暗笑道:‘不知他一肚子筋节,还不曾拿出来哩!’”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五:“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哱吷。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公子摇着手说道:‘你这话都不在筋节上。’”这里“筋筋节节”由“筋节”化来,形容说故事的人讲得细节完整、有根有据。《大词典》未收。

表记

说得投机,就分一缕所浣之纱赠作表记。(第二则)

信物或纪念品。《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郡王道:‘先前他许供养你一家,有甚表记为证?’”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我把这香罗帕包着一只绣鞋儿,放在他怀中,以为表记。”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妙!我的汗巾是临了拿上去的,倒先画起来,可见有意到我了,藏在袖中,就做他的表记。”

浇栗

假使对着没意思的,就如满头浇栗,一句也不入耳。(第二则)

《大词典》未见“浇栗”项,疑为“浇漓”讹。浇漓含有形容社会风气虚浮之意,如《旧唐书》卷七五《列传》第二五:“伏惟陛下化凋弊之人,革浇漓之俗,为日尚浅,未甚淳和,斟酌事宜,讵可东幸。”也有行文浮艳之意。《莲子居词话》卷第一:“张玉田云:词贵雅正,如周美成‘最苦今宵,梦魂不到伊行。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晌留情’,所为变淳泊为浇漓矣。”也指滋味淡薄的酒。唐·薛能《寄唁张乔喻坦之》:“何当见尧日,相与啜浇漓。”此处文中大约指的是故事本身没有价值,让人不知所云的意思。《大词典》未及此项。

对盒利钱(对合利钱)

就有一个人拿着十个盒子进来……愿小朝奉开典铺,就趁了十对盒利钱。(第三则)

对盒,谐音“对合”,犹对半。多指利润或利息同本钱相等。《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正遇在缺漆之时,见他的货到,犹如宝贝一般,不勾三日,卖个干净,一色都是见钱,并无一毫赊帐,除去盘缠使用,足足赚对合有余。”明·《杀狗记·乔人算帐》:“放上十年债,对合本利算一算,盘将起来,我和你做个大人家。”

打抽丰

这是从来市井光棍打抽丰……不可与他!(第三则)

以拉关系为借口向别人求得财物。语出明·陆嘘云《世事通考·商贾》:“因人丰富而抽索之,故曰打抽丰,俗语谓之打秋风者是也。”也作“打秋丰”。《大词典》首引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讨彩头

打抽丰、讨彩头,都是套子。(第三则)

即“讨口彩”,说吉利话,或呈现祥瑞的事物等,以取好兆头,获得自己或者别人心理上的愉悦和慰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我家官人正去乡试,要讨彩头,撞将你这一件秃光光不利市的物事来。”《大词典》未及此义。

表礼

不多时,又见一伙衣冠济楚,捧着表礼走将进来……(第三则)

可指用作礼品的衣料,如《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取出银锭、表礼、信香,向法座前礼拜了。”也可作用以赏赐的衣料,例如《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如果色艺双绝,另有表礼奖赏。”

套礼

这是套礼,收不得的。(第三则)

旧时民间交际时成套的多件馈赠之物。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交际》:“(先王大父)后入补官,去国将二十年,时严分宜当国,故旧识也,以一纱二扇谒之……二十年来即平交必用二币,至于四,至于六,今且至八币,而以他物如数侑之,谓之八大八小,不知始自何时,而当之者反以为俗套,不肯尽收。乃于八大八小之后,另开珍异及土宜适用之物,以备选择。”可见此俗在明代中叶已蔚然成风。

返璧

过日备戏设席请他后就返璧了。(第三则)

同类推荐
  • 寒门贵子

    寒门贵子

    徐佑从昏迷中睁开眼,看到胸腹间渗出的一丝血迹,茫然四顾,却见证了一个永远在流血的时代!看前世纵横金融界的狐帅如何在这个乱世立江左,踏青云,算庙堂,定乾坤,平南北,开盛世,这是一本关于日月、阴阳、君臣、南北、佛道、贵贱的书,冷静中审视历史,惶恐中评点人物,很轻松,也很有趣!
  •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唐盛世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唐盛世

    这本书带您和名家一起看大唐的起落盛衰,复杂的政治统治,这里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唯一女皇的风采,也有韦后乱政、“甘露之变”、“安史之乱”的动乱,跟有唐朝史上的那些谜团及盛世文坛的艺术成就。
  • 三国之大汉顺民

    三国之大汉顺民

    人到底为何而活?这个问题,太多人研究,也都给出自己的见解。但是,没有经历过死亡,你又如何知道活着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死亡,并不可怕,对于已经死过两回的高顺来说,功名利禄就像浮云,作为两世的职业军人,服从命令就是天职,但是,当你发现你经历过一世三国,然后又经历一世现代,再重新回到三国时期,吕布杀丁原的那个晚上,你是不是还能如此淡定。转世高顺,重回熟悉而陌生的三国。从这里改变,从这里开始活着,活着,只为了在我身边,对我不离不弃的这些可爱的士兵,为了这些将我视为亲人的兄弟们。吕布、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哪一个不都是视人命如草芥,一次次,用将士的鲜血换回你们的生命,你们这些人,不配拥有这些忠诚的士兵,既然你们给不了一个军人应该有的荣耀,那就让我高顺,来结束这乱世,结束这动乱的心,结束这外族窥视的心。要么,归顺,做我大汉顺民,要不,就做我垫脚基石。
  • 赵子梦

    赵子梦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大宋恶少

    大宋恶少

    穿越者,是一直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的存在!我是恶少我怕谁!宋江、田虎、王庆、方腊……统统靠边站!
热门推荐
  • 变世

    变世

    这是一个没有坟墓的世界,所有死后的人都会变成厉鬼,行走世间,因为这是一个受到诅咒的世界。同时,这也是一个修士横行的世界,道统万千,三大洲睥睨天下,三足鼎立。当鬼魂行走人间,修道者自保执剑,一切将会走向怎样的终点?多年后,当这段纪元终于开始走向末端,浩浩荡荡的变世终于开始它的第一步,新的世界将要到来,一切都将改变的时候。白心择独立于苍天之巅,脚踏大陆仙舟,仰头望着深蓝九天,双眸摄人,嘴中兀自喃呢:“如果这世界要变,那么,就从我手里开始!”
  • 女神驾到:倾颜芳华

    女神驾到:倾颜芳华

    重修开文作为一个无上的存在,拥有无限生命,平日她最喜欢的就是去将那些运道紊乱的世界改回来,化作不同的人体验一把不一样的人生,这一回,生源四散,她又有了可以游戏人间的理由……
  • 笑在囧途

    笑在囧途

    我是经常和火车打交道的人,我在火车上一般选择看报纸。但往往看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报纸丢到一边,厚厚的一打报纸没有什么正经东西,不是街头小事,就是房产信息,要么就是整版整版的广告,没意思透了。坐火车是郁闷的,能在火车上找点乐子多好?春运是回家的囧途,春运列车是雷人的列车,那拥挤的场面让人透不过气来,那一个个雷人之举让我哭笑不得。《笑在囧途》就是我春运期间坐火车的一段雷事,在一天零一夜的行程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天南地北的人,一路讲述了许多滑稽搞笑的故事,这些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却从没听到过,而且个个精彩,个个爆笑,听了之后,旅途的疲劳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回家的囧途上笑声不断,爽!
  • 妖女的修炼法

    妖女的修炼法

    我是看到网站分栏里有短篇才开始上传的,但是,按照正常的开书流程走下去,却就是这种形式了。因为多方咨询无果,又没有删书的权限,就只好这样了。好在,妖女也算是一个大的范围,可以“虽是人身,亦如妖魅”。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只有人类,也是可以归类在这个名下的。书中的分卷,按照的是一卷一个故事的形式,背景、人物都会截然不同的故事。所以,如果是暂停中、未完本的话,那么j就是还有短篇故事没有上传的状态,敬请理解。第一卷,就是有着妖魔存在的修炼背景下的作品:荒山妖门,剑山剑宗,屠山魔宫,是并列的三大门派。剑宗大弟子晨仁因为剑宗宗主受伤,而孤身到了荒山妖门,碰到了月光潭中正在浴洗的未姝······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4:战役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4:战役篇

    本书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空战、陆战战役。内容包括伦敦保卫战,闪击丹麦、挪威,荷兰空降作战等。
  • 修罗刀神

    修罗刀神

    真元大陆,强者为尊,宗门林立,唯有强者才可以站立于天地巅峰,且看一个落魄少年,如何用自己手中的长刀,创造一个全新的天地,世间之上,兵器千百,谁为至尊,唯有刀者!
  • 宋词

    宋词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 亡灵神庙

    亡灵神庙

    魔兽玩家轩辕杰穿越到纳斯达拉大陆,附身到乔治·斯内德的身上,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而他的带来改变了纳斯达拉大陆,有人诋毁他是大恶魔、有人赞誉他是大善人……安琪儿说:“他是一个好男人!”格里希:“就是花心了点。”精灵女皇:“我从未见过这么无耻的男人……”纳瓦萨:“跟乔治结盟是我这一生最明智的决定。”兽王巴普:“他是我一生的敌人,不死不休……”半人马先知:“他是纳斯达拉大陆的奇迹……”魔神:“乔治你太善良了,这会给你带来无穷的麻烦。”光明神:“这个大恶魔,我要让他永世不得超生。”轩辕杰在颇多争议中前行,终于在远古的遗迹亡灵神庙中找到了……【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 诡档案

    诡档案

    一个一个事件的揭开,明明以为寻找到了答案,没想到看到的只不过是镜花水月,谜团一直环绕在我的心中。似乎……我就快找到了事件最终的答案,那个串联起所有因果,链接所有可能性的那一点,终结!
  • 嫡女战妃

    嫡女战妃

    掉下缆车没摔死,重生成为金碧皇朝家喻户晓的无颜女。谁知,丑颜之下却是真正的惊才绝艳,倾世风华!为了爱人红妆战甲,披荆斩棘,征战乱世!她说,你们伤害我不可以,伤害云长歌更不可以!既然全世界都要反对他们?那么就算杀,她也要拼出一条血路!乱世倾城?她便敢为天下先!天意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了与他厮守,她破阵山河,颠覆天下算什么?江山如画又怎能比你!苍天之下,黄土之上,风云际会,凤杀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