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37400000023

第23章 由“资格考试”说到“偏科教育”

备受关注的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此前已经举行过两次了。对于这两次考试的试题数量、难度、范围、知识点分布等等,考生们七嘴八舌,议论颇多。而作为这两次考试的阅卷人之一,我要在此处发点议论的,却是一个与上述“热门话题”相去较远的话题——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偏科现象”。

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尽管我两次参与批阅的,都只不过是“理论与实务”试卷近百道试题中的两道而已,但对于考生们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还是看了个“八九不离十”。即以2002年度中级试题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情况。85题是一道计算题,原题如下:

某图书开本为850毫米×1 168毫米1/32,正文页码为472,另有前言2面、目录4面、后记1面(背白)均随正文一起用60克双胶纸印刷,主书名页、附书名页等随封面用铜版纸印刷,印数为15 000册。请计算印刷该图书需用的60克双胶纸的令数和吨纸。(不计纸张加放率;须列出公式,计算的中间步骤可省略。)

平心而论,这绝非“难、偏、怪”题,因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责任编辑、责任印制经常都需要做这种计算,否则便难以估算成本。再者,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255页上也讲得很清楚:用纸令数=印数×印张÷1 000;用纸吨数=用纸令数×令重÷1 000。至于所用到的计算方法,那也无非是初等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对于报考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考生来说,此等“四则运算”,何啻“小菜一碟”!然而,批阅这道试题,才知道考生们的情况与预料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基本概念不清

(1)把1令纸=500张纸当成了1 000张纸;把“页”当成了“面”;把“印张”当成了“张数”;未计入“背白”的面数(1面)。

(2)不知纸张的“克重”指的是“克/米2”,误以“60克”而不是“60克/米2×0.85米×1.168米”作为每张纸的重量。尽管其计算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不大,但概念是错误的,计算过程也是错误的,所以答案也就不免被认定是错误的。

(3)不知什么是“令重”,或者误以“克重”为“令重”,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2.计算能力差

(1)相当数量的考生连简单的算术运算也不能措置裕如,如将480÷32算为16,将15×15 000÷1 000算为250或215,如此等等。还有一些考生似乎不知晓四则运算的法则是“先乘除,后加减”;抑或在列算式时未给连加的数字加上括号,而计算时又糊里糊涂地“先乘除,后加减”了。其计算结果,当然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

(2)另有一些考生似乎不懂得(或曰不能正确地使用)“四舍五入”这一取近似值的方法。例如,令重=0.85×1.168×60×500÷1 000=29.784(千克/令),可一些考生算出的令重却是29.835千克/令。原来,他们在计算的中间步骤取舍了小数——将纸张的长度1.168米的末位数“四舍五入”,使其成为近似值1.17米了。还有一些考生似乎既不知道计算的中间步骤不应取近似值,也不知道一般情况下(题目未作特别要求时)取近似值应取两位小数,以致“大刀阔斧”地将29.784千克/令“四舍五入”为30千克/令了。凡此种种,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计算误差。

值得一提的是,本题的解题方法不止一种。只要概念清楚、思路正确,无论沿哪条路线求解,都能够“殊途同归”。例如,有的考生在算出用纸令数后,未计算令重,而是直接以令数除以“吨纸令数”(令/吨,即每吨该规格纸折合多少令),从而算出用纸吨数的。估计这部分考生的工作岗位在出版科(处)。他们清楚地记得:规格为850毫米×1168毫米,克重为60克/米2的双胶纸,其“吨纸令数”为33.6令/吨。还有少数考生是先算出一张纸的重量,然后算出15 000册书的用纸张数,最后算出用纸吨数的。估计这部分考生的工作岗位既不在编辑室(部),也不在出版科(处)。他们平时很少接触印刷用纸的计量,包括印张的计算、用纸令数的计算和用纸吨数的计算等,但他们的分析、计算能力则是比较强的。

在我看来,这道试题在制题时遗漏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以正文、前言、目录、后记(包括背白的一面)计算出的这本32开本的书,其页码为480,不多不少,正好15印张,从而避开了“凑印张”,即将印张计算中出现的小数进到0.25,或0.50,或0.75,使不足1印张的零页成双数状态的问题(否则不便印刷、装订)。然而,即便如此,完全做对和基本做对了本题的考生还是为数不多。

说罢第一种“偏科现象”,再来说说第二种“偏科现象”。

仍以2002年度试题为例。“理论与实务”(中级)试卷84题是一道改错题,原题如下:

请通读下面一段文字,纠正其中的错误。

明代未年,在反对文字覆古主义逆流的斗争中,以李贽、袁宏道(郎中)为首的公安派功不可默。袁中郎反对“文必秦汉,诗必胜唐”的主张,大声急呼,提倡舒发性灵,以为作诗作文,只要独抒巳见,便是嘉作。他晚年不得志,钟情山水,琅跡江湖,有人说他曾出境到印度、香港、越南、台湾等国游玩云。

窃以为,倘若考生特别是习学自然科学的考生不知道袁宏道别名“中郎”,且受本试题第一句话的“误导”,以为他是一位中医医生,于是将第二句开头的“袁中郎”改成了“袁郎中”,那倒情有可原。因为袁宏道虽然在明代文坛有重要地位,其散文“文笔优美,韵味深远,清新明快,卓然成家”,而且官也做得不小(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万历十七年归里。九年后复入京,官右庶子,任东宫讲席),无奈不及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那样声名显赫,何况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也没有选用过他的文章。遗憾的是,部分考生连“未年”应为“末年”,“文字”应为“文学”,“覆古”应为“复古”,“功不可默”应为“功不可没”,“胜唐”应为“盛唐”,“大声急呼”应为“大声疾呼”,“舒发”应为“抒发”,“巳见”应为“己见”,“嘉作”应为“佳作”,“钟情山水”应为“纵情山水”,“琅跡”应为“浪迹”,“放荡形赅”应为“放浪形骸”竟也“不甚了了”,甚或连把台湾、香港称为“国家”这样的政治性错误也未能发现。“偏科”偏到如此地步,岂不令人感慨系之!

不言而喻,“偏科现象”来源于“偏科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文理分科教育,搞得“文不习理,理不学文”。其后果,正如吴国盛先生在《无知需要科普,傲慢需要抗击》一文中所指出的:“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优势,从而创造能力不足,价值认同偏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导致了片面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分科教育、专科教育的结果是双重的无知:理科生对文科的无知,文科生对理科的无知。”鲁迅先生曾经谆谆告诫文学青年不要只搞文学,不问科学。他语重心长地说:“专爱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显然,按照鲁迅先生的治学思想,专爱理科书,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同样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不少科学技术人员缺乏直接面向公众的表达能力,其所撰写的文章层次不清、文理不通,给人以“思维混乱,语无伦次”的感觉,便是明证。

有感于单一的知识结构对社会的发展妨害甚大,斯诺在其所著《两种文化》一书中呼吁:科学家应该读莎士比亚,文学家应该懂得热力学第二定律。斯诺的本意,是希望“两种文化”之间多沟通、多理解,使二者之间的鸿沟慢慢缩小,使“偏科教育”的影响逐渐消除。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各种学科的横向贯通和交叉发展如此活跃、如此迅速,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在大中学校业已开始推行。此时此际,作为从事科学文化传播工作的出版人,岂能容忍自己或“对文科无知”,或“对理科无知”,一仍旧贯地“无知”下去!窃以为,现在是咱们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文必习理,理必学文”,从“偏科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了。

(原载《出版科学》2004年4期,并在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发表,被辑入中国编辑学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转制与编辑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同类推荐
  • 纸上月光

    纸上月光

    本书是作家查一路又一部奉献给读者的智慧书。作者以深情之笔和无处不在的灵感,写旧年风月,写人世苍凉……再微末的细节,都是冲着你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叙述,处处有峰回路转,时时呈现给读者云开日出的豁然境界。
  • 见好

    见好

    畅销书作家柏邦妮有一个好人缘,这让她的每一个被采访者都和她“相见甚欢”,所谓“见好”就是看得见对方的好,但首先要让对方看得见你的好,而柏邦妮就是有这种亲和力。不管是陈丹青的神采奕奕——“他妈的”;黄晓明的细腻——“给每个亲人送礼物,我一定想得很仔细很周全”,还是范冰冰的老辣——“拍《十月围城》,剧组和当地的地头蛇起了冲突,范冰冰亲自去谈判”,柏邦妮都能聊得很开怀,并且得到她最想了解的。这是一本以平常心交流的文集,这里没有光环、不打官腔,有的只是平等相对又妙趣横生的交谈。
  • 温润一生

    温润一生

    这是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励志向上的智慧美文集,厚厚的、沉甸甸的,像秋后的庄稼,读着,不忍放下。在今天,有一些人还能独守本心,固守心中那份执著,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而本书作者便是这样的人。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金瓶梅》问世以来,围绕着它是不是“黄”书的争论,一直是个无法避免的论题。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这种现象虽有些改观,但仍然没有停止过。值得欣慰的是,这已经不是研究《金瓶梅》的主要问题了。大多数人越来越接受《金瓶梅》,关键是书中涉及,借古讽今、针砭时弊、世俗风情、人文地理以及人性、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等众生百态的明朝社会风貌。研究《金瓶梅》不仅仅是研究它的文学性,关键是能够从书中找到明朝社会的缩影,这就赋予了它社会性。
  • 爱是天堂

    爱是天堂

    本书内容有:卷一 爱的照耀:爱的照耀、爱的风景、爱的浓度、爱的诠释、爱情知道、真爱无言、远近都是爱、爱情接力、爱情满天星、不老的相思;卷二 暖透一生的奶酪:放一把钥匙在你这里、暖透一生的奶酪、久久芬芳的纸玫瑰、爱的方式、最有出息的、一双不寻常的鞋、真情热线;卷三 爱情是一部合著的书:爱情拼图、为爱低头、爱情是一部合著的书、和你一起慢慢浇灌希望。
热门推荐
  • 凤山县志

    凤山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7天速成销售精英

    7天速成销售精英

    销售就是一场博弈战,你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销售精英吗?本书集销售方法、与真实案例于一体,传递全新的销售理念,迅速提高你的销售业绩,让你立刻跻身销售精英的行列。
  • 美女的王牌教师

    美女的王牌教师

    杀手之王周宇,重归都市,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老师,他上得了天,斗得了流氓,下得了厨房,还能入得了洞房!而这样的王牌教师,常做的事情却是:和女老师谈情说爱。
  • 雪步红尘

    雪步红尘

    “雪凝,你...”他惊愕的看着她。她从他的手里挣脱了出来“哼、我不会再待在这个地方,我不是什么雪妃,这皇宫它就是个笼子!”雪凝对视着他,眼里透露着坚决。”我不会再进这个笼子了,我要离开!”因为这里让她失去了她的心,让她的心好痛,曾经受过的伤,她不想再重蹈覆辙了。转过身,深深的一口气,忍着亦要往下掉的眼泪。“若—有谁再叫本宫主为雪妃,我定当不饶!”提脚走去。皇上看着她的背影“是呵。这是个笼子,朕怎么忘了,你要的是他,跟朕在一起真是让你受苦了,那就走啊。滚”最终,你还是叫我伤心了,你就是要你所谓的煜哥哥。迈着沉重的脚步,从此此处残留的只有他与她的伤。“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呵哈哈
  • 远古神话

    远古神话

    天地之始,万物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于无极世界之中历无量量劫而不死不灭,终证得永恒之躯,因感造化之功,其悟得一法。曰,“道”。几经修行终于功德圆满,道法得成。在漫长难耐的无极世界之中,此灵成为了宇宙间唯一的一个“清醒者”,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寂寞。仿佛为了完成某种神秘的使命,此灵开始了他的清醒者之旅。
  • 豪门闪婚之霸占新妻

    豪门闪婚之霸占新妻

    那一天,民政局门口她手里捏着一个红本静望他远去的背影。二十三岁的卓幸就这样迅雷不及掩耳嫁给了二十九岁的傅执,这场商业闪婚让众人始料未及……*她跟他的第一次,无边的疼痛是她的最深记忆。深黑的夜,一场算计,制造出一对可爱的萌包子……她跟他的第二次,是在结婚生完宝宝后,幽暗的房间,狭小的床上,他霸道的不留余地……*他是高高在上的大总裁,天生的王者,威严霸道。她是危机豪门里骄傲的明珠,也是被折断翅膀的执拗小鸟。商业联姻,互惠互利,两个人商定的互不干涉,她以为这一路他们定然是能各自过好。*但是那两个萌包子的出世彻底把她的计划全部打乱。大萌包:爸比,妈咪你们会爱爱吗?小萌包:会亲亲吗?大萌包:妈咪,爸比爱爱是什么啊?能给我们看看吗?小萌包:别的小朋友说我们的爸比妈咪不爱爱,我们俩是你们从山上捡来的。*爱情或许可以是孤独的酒精,自由的疯狂,一场不动声色的游戏。正如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并非结局。那会绚烂的,会幻灭的,铸就了最美的婚姻……
  • 无尽霸途

    无尽霸途

    一柄残破的断刃,划破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只有当站在世界的巅峰时,才发现世界并非我们认识的那么简单……
  • 魅惑蝴蝶:我的杀手爱人

    魅惑蝴蝶:我的杀手爱人

    暗夜之鹰,从来只偷珠宝的怪盗,神秘飘渺的男人,千面怪盗,从无人见过其真面目,从无人知道其真实身份。杀手和怪盗的意外相逢,却不知道对方就是目标。再次相见,她是公司新晋职员,他是温雅英俊的总裁助理。一个毫无感情,冷漠如冰,一个温文尔雅,满眼笑容。阴谋之下,爱情是否能够继续。
  • 樱花洲

    樱花洲

    《樱花洲》一共分三卷,第一卷《满窗梧桐雨》;第二卷《谁怜倦客心》;第三卷《莫负痴情人》。通过三组女性角色,白玲玲和施小燕、刘茗若和郑娇、张文欣和贺怡涓的生活际遇,描写了普通城市里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三部曲的跨度将近三十年。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线索是刘茗若的故事。樱花洲是萱州的古称,也是江南的一座富庶的大城市。岁月沧桑,在时代的大潮下,这座城市的人们各自挣扎,尤其是女性,面对的困难和诱惑尤其多。随着时光的流转,有人步步向上,有人身陷泥潭,终究每个人都要书写自己的故事。
  • 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

    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当下这个以人情和关系为纽带的社会里,我们若想处处通达,就不能一味地棱角毕现、率性而为,而是要注意圆通,懂得“吃亏是福”,要通世故、懂人情。这就是“洞明世事”、“人情练达”。当然,这里并不是让大家去学厚黑,而是要学会拿捏处世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这才是最高妙的处世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