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霓裳羽衣曲》竟成就了一段旷世爱情,都说帝王无真爱,而唐明皇于杨玉环却也三千宠爱于一身。然而,爱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妖孽魔障,一个堂堂帝王,他可以坐拥万里江山,却保不了自己心心念念爱着的一个弱女子。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也是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大约完成于718—720年间,安史之乱后遗失。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得到《霓裳羽衣曲》残谱,由精通音律的皇后周娥皇与乐师曹生按谱寻声,补缀成曲,整理排演,但已非原来的音韵。那一年的某一天(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杨玉环就是在《霓裳羽衣曲》缥缈婉转,悠扬动听的乐声导引下,于华清宫进见了李隆基。玉环一袭霓裳羽衣,仙子般翩翩起舞;悠扬玄妙的乐声,轻盈舒缓,柔软飘渺,优雅烂漫;使人怀疑究竟是天上还是人间,竟有如此美妙绝伦的乐曲;如此雍容华贵,婀娜多姿,婉约动人的舞姿。杨玉环舞罢“霓裳羽衣曲”,婉转娥眉,如幽兰之清芬;体态如杨柳迎风,缱绻销魂;一袭清幽淡雅的芬芳之气飘渺缭绕于华清宫。李隆基心中感喟:“早年在神仙点拨下,创成此曲。难道玉环是上天赐予朕的礼物?”他更加坚信杨玉环就是为他而生的。是上苍的恩赐?
他望着娇媚多姿的杨玉环,激动地大加赞赏道:“仙姿妙乐、仙姿妙乐啊!绝配、绝配!”
杨玉环上前施万福礼道:谢皇上称赞!
此曲只配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杨玉环在“霓裳羽衣曲”仙乐般的伴奏中,奉旨进见皇帝。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皇帝的尊严威仪在那个封建时代,就是上天的旨意,是任何人都不可违抗的法令。杨玉环施礼后,静听这位皇帝公爹的发落。
李隆基凝视杨玉环片刻道:“玉环舞蹈辛苦,朕赐你骊山别院小住散心。”
杨玉环施礼姗姗退下。
李隆基目送杨玉环背影,发自内心笑意感染了站在一旁侍奉的太监高力士。高力士见李隆基如此看着杨玉环德背影消失在宫闱深处,心中暗自得意,得意自己再次抓住了皇帝的软肋,今后,不愁会有更多的好处可捞了。
大臣张说曾赋诗一首:“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诗的题目就叫《华清宫》,那夜的华清宫,空谷缭绕清音,夜莺婉转骊山,活脱一幅灯火辉煌,歌舞升平不夜天的景象。
从这一天,这一晚起,与李瑁成婚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一对恩爱夫妻就生生离别。此时杨玉环22岁,李隆基56岁。李隆基为了得到杨玉环,并使杨玉环与寿王李瑁断绝夫妻关系,先令玉环出家,为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李隆基是找了个绝好的借口,让儿媳妇杨玉环出家。在那帝王即为天子,天子的权力至高无上的年代。天下既是皇帝的天下,天下的臣民既是皇帝的臣民,天下的女子自然也是皇帝的女子。只不过皇帝要的只是那些才貌绝佳,风华绝代的美女,即使已经是他的儿媳的杨玉环,一旦被做公公的皇帝看上了,不惜乱伦也要得到。看来男人的贪色和占有欲,也许就是从千年前的帝王那里传下来的。至今也没有“断子绝孙”的迹象。
在杨玉环出家的几年里,她也许就是唐玄宗没有名分的妃子,用我们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暗地里的情人。玄宗虽说贵为天子,但他还是要有所顾忌,比如:威胁到帝王名誉,或者江山社稷,他都决不会含糊。在这一点上,后来的马嵬坡事件中,杨玉环皇帝三尺白绫赐死,就是极其有力的明证。对于男人,特别是皇帝,在爱情,遇到江山社稷大事之时,败下阵来的首先是爱情,牺牲的自然就该是那个承载所谓的“爱情”,并供他宣泄身体里过剩荷尔蒙分必物的美人。这些当然都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李隆基当初肯定不会未卜先知,就像现在的夫妻结婚离婚一样,有几对夫妇是在结婚的时候就想着将来离婚的事情?
李隆基从儿子身边把杨玉环夺走,他得先给儿子册立妃子。然后,他才可以与杨玉环光明正大地做夫妻。李隆基要得到杨玉环可真是曲折啊!他转了一个大弯儿,才能奔到主题。这人啊!为了爱情。真是一个字:“累”。可是自古至今,大凡正常活着的人们,有谁不为情字所累?正是一个情字了得。古今中外,都不乏有情痴情种们为了爱情死去活来挣扎反抗,但对于一个做了几十年皇帝,又做了公爹的李隆基而言,他只要喜欢,得到,也许只是迟早的事情。李隆基先给儿子另选妃子,接下来,自然是名正言顺地得到杨玉环。并立杨玉环为皇贵妃。
据说杨玉环是因为生得酷似武惠妃,才被李隆基爱上的。武惠妃生前深受李隆基宠爱,当年杨玉环与寿王的婚姻,就是武惠妃的极力撮合,李隆基才答应下诏,册立玉环为寿王妃。武惠妃病故后,李隆基三年郁郁寡欢,一个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一个情种吧!是宦官高力士在看到皇帝如此沉迷郁结,惶惶不可终日,才心生一计,把李隆基的目光引向了颇似武惠妃的杨玉环。不出高力士所料,李隆基果然就爱上了酷似惠妃的杨玉环,他不仅爱,且爱到神魂颠倒,失去了理智。以致经常忘了朝廷大事,更严重的是,他犯了朝廷用人任人唯亲的大忌,再加上居心叵测的安禄山,大唐江山真真的遭了一场大祸,断送了他的最爱——杨玉环的性命,差一点把江山社稷都丢了。大祸持续了8年才得以平息,结果使大唐元气大伤,从此逐渐衰落。
天宝四年,李隆基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玉环为贵妃,李隆基自废王皇后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杨玉环为贵妃以后,遵循封建宫廷礼制,从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她天生妩媚,凝脂玉容,加之过人的音乐才华,使得李隆基百般宠爱。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却并非常人想象的那样,生活甜美幸福。她与寿王李瑁的婚姻可以说是幸福的,甜蜜的。还有人传说她与寿王生有两个女儿。因之,在她身为贵妃的日子里,常常回忆起她的前夫寿王,也许还有她的女儿!杨玉环的心情总是郁闷多于欢乐。这一天,她在宫女陪伴下,到御苑赏花散心。看见一株小小的花朵,开放得可怜楚楚,娇小得令人怜惜,看着那娇弱的花朵枝叶。她便心软地伸出纤纤玉指抚摸那娇柔可爱的小花儿,以及那婆娑的绿叶。当她刚刚触摸到那株花草,花瓣便立即收缩,绿叶卷起垂下。宫娥看见娘娘摸到的花儿,如此这般模样,娇羞地低下了头。那宫娥就惊诧地说:“贵妃娘娘美貌,花儿都自愧不如,含羞低头了。”
从此杨玉环的“羞花”容颜传播开来。
其实杨玉环摸的是含羞草,这样的植物细碎的枝叶,小巧玲珑的花朵,看上确实楚楚可怜,只要手指一碰触它的枝叶,立马就蔫了,害羞似的,低了头颅,一副娇羞而可怜的模样儿。这是一种植物的天性使然,既是一个丑八怪碰触到它的枝叶,它也照样会“含羞”低头的。只是杨玉环身为皇贵妃,便是那含羞草——一种普普通通的植物,正如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相遇,遇上了也就罢了,正好那个时候,李隆基思念已故皇后,而杨玉环正好填补了他心中那份思念,于是,李隆基便动了染指的念头,这人世间便多了一份传奇,更是多了一个女人的悲剧。
李隆基对于杨玉环就像失而复得的一件宝物,爱惜到了一种偏执,因之一桩帝王之爱情悲剧的序幕缓缓拉开,杨玉环自然而然地成为悲剧的主角,更是牺牲品。
杨玉环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在四川度过,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里。在这个叔叔家里,杨玉环继续接受歌舞、音乐方面的训练。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李隆基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应邀参加。咸阳公主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玉环为寿王妃。
从此,杨玉环与寿王李瑁过着皇族世家的“平凡”生活,他们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
李隆基爱上杨玉环后,走出了一条“曲线夺美”的道路,从儿子那里夺得美人归之后,李隆基从此把一个帝王的“博爱”全部给了杨玉环。因之,有了那句“三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之名句。
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造就了杨玉环的文化修养与贤淑品德。她性格温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喜弹琵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李隆基爱屋及乌,凡是与杨玉环沾亲带故者,统统招进宫来,委以重任。俗话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概就是此意,杨玉环得李隆基恩宠,杨门一族可谓耀武扬威。
杨玉环有三个姐姐,皆为国色天香之容貌,李隆基召入宫中,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傲,从不假脂粉增色。杜甫在《虢国夫人》一诗中写道:“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就是“素面朝天”一词的由来。这个素面朝天的虢国夫人,没有十分姿色,何以在那粉黛三千,佳丽云集的奢华宫廷如此傲然独立?可见她是一位何等自信的女子?
杨玉环得宠,其兄弟姐妹均受皇帝封赏,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得皇帝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为非作歹。皇帝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其奢侈腐化之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杨氏家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李隆基亲自为杨氏御书家庙碑。因杨玉环得宠,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由于杨玉环的得宠,杨家在朝廷内外的张扬与跋扈,时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之谣。
杨玉环好食荔枝,荔枝又是南海特产,李隆基每年都以飞马进荔枝到长安。飞马所经驿站无不远接高送,以飞快的速度保证在荔枝的新鲜期送到长安。那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接替运送荔枝的场面,不知要耗费多少百姓的血汗钱。然而,杨玉环因为荔枝到来的喜悦,却足以让皇帝欣慰。这就是一个帝王的爱情,也是他的生存方式——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唐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中写道:“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在那样一个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完全依靠人力马匹运送荔枝,成本无疑是昂贵的,那一筐筐荔枝穿越大半个中国,来到长安之后,其身价无疑是大增了。因此,荔枝的故事,有一个关于李隆基的版本:李隆基受杨玉环感染也很喜欢吃荔枝,但由于玉环喜欢吃,皇帝就舍不得尽情享受荔枝的美味。有一次荔枝放得不新鲜了,皇帝就放开肚皮吃了一次,结果是吃得拉了好几天的肚子。读着这样的版本,笔者禁不住想到了爱与被爱的利益关系来,爱情生活中,爱着的那个人总是心甘情愿地为爱而付出,而牺牲。也许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是无怨无悔的。然而,最终却是因为这爱,葬送了玉环的性命……
李隆基和玉环也有吵架的时候,“夫妻没有隔夜仇”,可是李隆基毕竟是一代帝王,帝王就会有帝王的威仪。一次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李隆基,李隆基一气之下,把杨玉环赶回娘家去了。贵妃出宫后,皇帝就的相思,茶饭不思,郁郁寡欢。深知皇帝心事的高力士,很快把玉环召了回来。一场夫妻风波,才算风平浪静。
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一时间在长安传为美谈。以“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之句来表达其傲慢不羁出名的李白,也写出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以及“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等,艳词、丽句来赞美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
杨玉环在长安庆祝最后一次生日,是755年6月1日于华清宫,李隆基令梨园置乐,于长生殿奏新曲。曲子未有命名,适逢南海进献的荔枝运到,遂以《荔枝香》为曲名。
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依仗堂妹得宠,钻营于朝廷,弄权于仕宦,跋扈于朝野;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的安禄山常常进献奇珍异兽给皇帝,讨其欢心,常常侍奉皇帝左右,寻找机会讨好皇帝。他派人留驻京师探听朝廷动静。因之对皇帝投其所好,逐渐得到李隆基、杨贵妃的喜爱。取得皇帝喜爱的安禄山,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拥有重兵重权之后的安禄山,便开始窥视大唐江山,觊觎李隆基的帝位了。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15万士兵,号称20万大军,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过惯了和平日子的朝廷官吏,警惕松懈,意志薄弱,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占领长安、洛阳,唐朝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安禄山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叛乱后称帝,二年后被其子谋杀。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才彻底被平定,前后达八年之久,七百年后,我们华夏民族曾经用了相同的时间——八年,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只不过两个八年具有质的不同罢了。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而安史之乱的平定,则是动摇了大唐江山的根基。这次历史事件,虽然是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所促成。然而,叛乱一开始,朝中文臣武将除了对杨国忠深恶痛绝之外,更是把杨玉环、杨国忠看成了此次****的因果关系,都把祸端记在了杨玉环的名下。
其实李隆基信任杨国忠,除了取悦于杨贵妃之外,也是借以牵制李林甫的专权。为取代李林甫做准备。终于在天宝十一载十一月,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担任右相,兼文部尚书。杨国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余职,把持朝政用人及军事大权。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动辄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用兵,不仅使成千上万的无辜士卒暴尸边境,更给少数民族地区造成灾难重重,内地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有李林甫、杨国忠这两任宰相,李隆基皇帝的晚年遭劫,便是不可避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若因果关系成立的话,那么李隆基与李林甫、杨国忠才是****的真正因果关系。然而,这世间的事物往往是复杂到了真假难辨、是非不明的地步,安史之乱、马嵬驿之变不是一两个人酿成的祸端,也许它与一种文化,一种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往小里说是李隆基用人不当,往大的说,是世袭制造成的必然结果。以致当事人本身也未尝不是受害者之一。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
天宝十五载六月禄山攻入潼关,李隆基于7月12日决定放弃长安逃亡四川。皇帝逃亡,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是帝王的悲哀,更是一个国家的耻辱。逃亡的途中辛苦劳顿,大臣们怨声载道。就在逃亡的第三天,皇帝的车马銮驾入驻马嵬驿(今陕西兴平)。保护皇帝的禁卫军陷入无粮断炊的困顿之中,军中上下怨声鼎沸,陈玄礼对将士进行煽动:“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为杨国忠割剥甿庶、朝野怨尤,以至此耶?若不诛之以谢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重臣大将都把怨恨发泄到杨国忠身上,请杀杨氏兄妹。因此发生兵变,杨国忠逃进西门内,士兵蜂拥而入,将其乱刀砍死。杨国忠死后将士们把皇帝馆驿围了个水泄不通,强烈要求唐皇帝赐死杨玉环,以防止日后报复。
面对江山美人,面对爱妃含泪的眼眸,面对众将士强烈的诛杀之声,皇帝声声哀叹,不忍心将自己爱得神魂颠倒的爱妃赐死。
可怜一代美人,一个无辜的生命,杨玉环终于命丧马嵬坡。
这人间悲剧究竟是皇帝之错?贵妃之错?李隆基失去杨玉环之后的悲苦和寂寞,那种思念之情,那种“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苦楚,成为一代帝王爱情悲剧的佳话。然而,就在笔者为那段佳话写点东西的时候,却不禁问自己杨玉环究竟得到了什么?她幸福吗?她的爱情难道就是承欢在一个大她三十多岁的皇帝之侧?她的人生价值就是与六宫粉黛争宠?
杨国忠、安禄山,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一个在朝廷一个在远藩,一个是华夏族一个是胡人,一个是奸臣一个是枭雄,一个是杨贵妃的族兄,一个是杨贵妃的干儿子,一个把持朝政一个拥兵自重。他们正如两把熊熊燃烧着的邪火,那邪火一起发威,终于酿成了马嵬坡“六军不发无奈何”的悲哀。可怜一代君王,只有忍痛让自己心爱的人儿“宛转蛾眉马前死”。皇帝迫于情势危急,只得三尺白绫,命杨贵妃自缢殒命。
得三尺白绫赴死的杨玉环,耳畔似乎再次回响起了那首《霓裳羽衣曲》,那是她第一次进见皇帝时,为她伴奏的舞曲。更是她在皇帝的宠爱下,多次排练,或十人、二十人、三十人…… 常为皇帝而舞的一曲绝妙乐章……
杨玉环美丽的生命被李隆基三尺白领处死,一代倾国倾城,花容月貌的女音乐家、舞蹈家,名噪京城的贵妃娘娘香消玉殒。杨玉环以她37岁的英年谢幕人生,她的生命因为帝王的垂爱而光耀祖庭,更因为帝王的宠爱而加重了她人生的悲剧色彩。假如杨玉环是一个普通官吏,或者商人、百姓的妻子,也许她的人生历程会是另一种写法,男耕女织的生活,平平淡淡,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也不失为一种幸福的人生。
人的一生,富贵荣华未见得是幸福,平常生活未见得是苦难。杨玉环浩浩荡荡嫁入帝王之家,以致受到皇帝宠爱,乃至贵妃身份,且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哪知道正是这万千宠爱残害了她年轻的生命。
已是古稀之年的李隆基,失去了他钟爱的杨玉环,天空顿时失去了颜色,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心情,加上安禄山反叛的祸乱,作为皇帝,李隆基的日子如热锅上的蚂蚁,不但是生存危机,且用“煎熬”二字来形容,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了。人生的悲剧,有很多时候,真的说不清究竟是谁对谁错。
对于杨玉环的死,李隆基作为帝王,对于他百般宠爱的贵妃,也只能是“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份。试问天下人,在许许多多的人生抉择中,究竟有多少时候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在那许多偶然与必然交错叠加的时空里,有时候,我们总是被动地活着,被动地与命运的必然,做着无谓的抗争。这就是偶然寓于必然之中的命运。杨玉环尽管有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花容月貌,但她最终的结局,却是令人扼腕叹息,叹息她悲悯的人生命运。
杨玉环在帝王之爱的芙蓉国里,得年长她34岁的皇帝李隆基的宠爱,她的美丽虽然不是罪过,李隆基对她的爱情甚至也不是罪过。可是,作为大唐的第一夫人,杨玉环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与唐王朝的命运连在了一起。尽管她不参与朝政,不过问朝廷的大小事务。然而,在大唐的江山风雨飘摇的时候,为之殒命的首先是她杨玉环。谁让那位皇帝为了爱她,而姑息养奸?谁让皇帝为了讨得她的欢心,而误国误民,奢侈腐化?至如今,祸起萧墙。甚至皇帝的过错也要她无辜的生命来承担,这就是那个帝王之命至高无上的时代,在江山社稷的政治事件中,无辜的生命,往往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杨玉环本来就是美丽的化身和代名词,白居易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杨玉环的丽质天成;以“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唐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以“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形容马嵬坡事件以后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怀念之情;以“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表现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之切。可怜多才多艺,曾经开创了大唐的鼎盛期,创造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老了、老了,又要忍受那份相思的苦楚,忍受生命最终的凄凉与悲哀。
难道这样的苦酒是别人酿制?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如果不是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诈之辈,如果他不是在位44年,如果……再多的如果也是无济于事,假设只能是荒谬的幻想,事实却是不容篡改的,历史的现实中也许都有客观的不得已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为皇帝的李隆基也许只能是那样的处事。
杨玉环是何样一位魅力女子?竟赢得风流倜傥的李隆基如此垂怜?一首《霓裳羽衣曲》,一位月容花貌的魅力女子,一首《长恨歌》,一咏三叹凄凄怨怨,一千多年来多少人为之扼腕叹息?
白居易的《长恨歌》,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那种“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怨、期待、无奈。读来令人心酸落泪,叹息怜悯。
他们的故事一千多年来,绵绵不绝地被文人泼墨,被艺人传唱。元朝白朴撰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明朝有屠隆隆《彩毫记》传奇、吴世美《惊鸿记》传奇、无名氏《磨尘鉴》传奇,清朝有洪升《长生殿》传奇,京剧有《百花亭》、《贵妃醉酒》、《太真外传》、《马嵬坡》等等。尤以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贵妃醉酒》,以其独创性和卓越演技唱腔,饮誉海内外。小说则有《杨太真外传》、陈鸿《长恨歌传》、《隋唐演义》等等。
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等历代诗碑。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是杨玉环当年沐浴的遗迹,有“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句为证。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著名。传说是杨玉环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说是贵妃沐浴后,晾发、梳头之处。骊山、华清池,因为杨玉环而增色。
《全唐诗》中收有杨玉环《赠张云容舞》一首:“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杨玉环是美女,更是才女,音乐、舞蹈、诗词等素养都令人叹为观止;她先是嫁给了寿王李瑁,后来又被英武果敢,谋略过人,文治武功,创“开元之治”的“明皇”——李隆基封为贵妃,不幸的是她的两任丈夫,是父子关系,他们一个贵为寿王、一个贵为皇帝。杨玉环虽然享尽了人间富贵。然而,笔者怎么也想不明白,面对一对父子关系的男人,杨玉环是怎样安抚自己那颗跳动着女子之心灵的?这两个在普通百姓看来,如高山仰止的大男人,尤其是那位具有帝王之尊的李隆基,最终却只能以皇帝的名义“赐予”她三尺白绫,杨玉环的命运却只能是马嵬坡前被深深爱着她的李隆基赐死。
马嵬坡前“伤心色”,竟使帝王无奈何!可叹,这世间的爱恨情仇!有谁能够逃离人性原本的怯懦、贪婪、任性、自私,而又野蛮的劫数?
就在杨玉环魂魄飞天,李隆基退位,对安史之乱的讨伐声中,李隆基的得意之作《霓裳羽衣曲》也销声匿迹。
也许杨玉环是听着那首《霓裳羽衣曲》的仙乐妙音,奔赴天堂的,就在那时那刻,那首绝妙的曲子,也被她的冤魂所带走。笔者私下认为,一个天赋极高的音乐家,又是天人一般美丽的杨玉环,生前备受委屈,那屈死的幽魂怎能没有仙乐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