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胃、直肠、降结肠、横结肠、上身淋巴腺、腹腔神经丛、十二指肠、小肠、升结肠等反射区(124)。
2、基本按摩手法:
重揉两足腹腔神经丛、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各3分钟,揉压足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腹部淋巴结反射区各5分钟,需坚持天天做,治愈后也应每周做l~2次,以巩固疗效。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足部疗法对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慢性腹泻和神经官能性腹泻有良效。
2、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3、每日按摩2次,7天为1个疗程。
4、治愈后也应每天按摩1次,以巩固疗效。
(三)辅助疗法
1、牙签刺激隐白、厉兑、至阴穴各5分钟,每日1次。
2、踩踏按摩板10~15分钟,每日2次。
3、按压三阴交、阴陵穴各3~5分钟,每日1次。
十、便秘
便秘属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即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可由肠道器质性疾病引起,但大多数属单纯性便秘。食物残渣不足、肠道应急减退、排便动力缺乏、肠腔闭塞,或神经精神病变等均可导致便秘。
便秘的病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引起便秘。长期便秘者查体可见其直肠及肛门附近有粪石存在。
病理变化为体素阳盛,肠胃积热,以致津液耗伤,肠道失润,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忧思过度,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每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劳倦内伤或病后、产后、年老体虚之人,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甚至损及下焦精血,以致本元受亏,真阴一亏,肠道失润而更行干槁;真阳一亏,则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均使大便排出困难,秘结不通。此外,阳虚体弱,阴寒内生,留于肠胃,于是阳气不通,津液不行,故肠道艰于传送,从而引起便秘。
(一)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小肠、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横结肠、降结肠、脾、胰等反射区(125)。
2、基本按摩手法:
(1)以中等力度按摩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等反射区各2~3分钟;
(2)按摩胃、十二指肠、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各3~5分钟。
(3)按摩脾、胰反射区各2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饮食上避免煎炒、酒类、辛辣或寒凉生冷,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饮水。
2、不可滥用泻药。
3、避免久坐久卧,要多活动肢体,加强提肛肌的锻炼,养成定时登厕排便的习惯。
4、避免情志过度刺激,保持精神舒畅。
5、每日2次,l0天为1个疗程。
6、需要长期坚持按摩。
(三)辅助疗法
1、转动两足踝关节,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
2、用拳头轻敲臀部l0分钟,每日2次。
3、用烟灼法灼左右脚趾和脚掌,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4、采用摆腿疗法。坐在椅子上,将两小腿下垂,且与地面摩擦。每次以脚底发热为适度,每日1~2次。
5、采用高尔夫球健身法。坐在椅子上,用脚心踩抱高尔夫球滚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十一、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
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无力等因素,致不能固托于原来的位置上而引起。多见于素体虚弱者及多产妇女。
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有胃脘坠胀不适,尤以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大便时溏时秘等,有时脘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长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等症状。X线透视,胃小弯弧线低于髂棘连线之下。
(一)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胃、十二指肠、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肺、脾、腹腔神经丛、甲状腺、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升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反射区(126)。
2、基本按摩手法:
(1)依次点按胃、十二指肠、肾、肾上腺、膀胱各2分钟,按摩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每日2次。
(2)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2分钟。推按速度以每分钟30~50次为宜,每日2~3次。
(3)由足内侧向足外侧推按肺2分钟。要求同(2)。
(4)点按脾、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各1分钟。要求同(1)。
(5)从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小肠反射区1分钟,由足跟向足趾方向推按升结肠反射区1分钟,从右向左推按横结肠1分钟,从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降结肠反射区1分钟,从足外侧向足内侧推按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1分钟,依次进行,要求同(2)。
(6)由足跟向足趾方向推按甲状腺反射区1分钟。要求同(2)。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注意生活规律,饭后可作短时间平卧休息。
2、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腹肌锻炼,纠正不良体位。必要时用胃托进行辅助治疗。
3、患者应加强营养,但不要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少吃有刺激性、难于消化的食物。
4、足部按摩每天2次,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几个疗程后,如症状明显改善,可改为隔天1次。长期坚持,有利无弊。
(三)辅助疗法
1、每日早晚各做10~20次的深呼吸。
2、按摩足部经穴配以按摩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疗效尤为明显。
3、足部功法:端坐床上,两腿伸直,足跟着床,足趾向上翘起,以双手指握足5趾,然后上身恢复原位。
十二、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分为:1、浅表性胃炎。2、萎缩性胃炎。3、肥厚性胃炎。
本病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体征不明显。各型胃炎其表现不尽相同。
1、浅表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多。
2、萎缩性胃炎:类型、部位不同其症状亦不相同。胃体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舌炎、舌乳头萎缩。萎缩性胃炎影响胃窦时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有胆汁反流时,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腹部疼痛,于进食后即出,可伴有含胆汁的呕吐物和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有时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现呕血。
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一)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上身淋巴腺、头、心、肝、胆囊、甲状旁腺反射区等(127)。
2、基本按摩手法:
用拇指揉压足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各5分钟,食指单勾法按压腹腔神经丛反射区5分钟,拇指揉压上身淋巴腺反射区3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本法治疗急性胃炎有显效。对于慢性胃炎,如能坚持治疗,亦、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2、饮食要有规律,少食多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
3、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过度疲劳。
4、不用或慎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须服用,可在饭间或饭后服用。
5、每日按摩2次,10天为1个疗程。
6、长期坚持按摩效果明显。
(三)辅助疗法
1、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烟灼法灼厉兑穴10分钟。
2、用脚踩踏按摩板20~30分钟,每日1次。
3、有烧灼感觉者,可用烟灼法灼或发夹钝头刺激第3厉兑穴,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十三、慢性肝炎
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临床上常见的是甲型和乙型两种类型。甲型肝炎主要通过接触经口传染,乙型肝炎更多因输入带有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而传染。慢性肝炎多由急性肝炎未能及时治疗或急性肝炎迁延不愈所至,有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之分。
慢性肝炎病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乏力,厌油腻,食欲减退,腹胀,消化不良,低热,头晕,心悸,气短,体重减轻,肝区隐痛,肝肿大等,每因过度劳累而加重。多无黄疸,肝功能轻度不正常或反复波动。慢性活动性肝炎多见于乙型肝炎,病程在1年以上,肝炎症状和体征加剧,一般情况较差,面色晦暗,可出现蜘蛛痣、肝掌,肝功能持续异常,部分患者常可发展为肝硬化。
慢性肝炎属中医"肋痛"、"黄疸"等病症范畴。临床上一般可分为肝气郁结、肝胆湿热、肝肾阴虚、瘀血挺直等病型。
1、肝气郁结症,症见胁肋胀痛,疼痛走窜不定,常与情志有关,伴胸闷不舒,食少,嗳气。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症,症见目黄身黄,发热恶寒,肋痛口苦,胸闷,食欲不振,或伴有恶心呕吐,小便黄或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浮数。
3、肝肾阴虚症,症见肋痛隐隐,口干咽燥,或右侧胁肋部疼痛,右肋腹有积块,由软渐硬,纳差,消瘦,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
4、瘀血停滞症,症见胁痛如刺,痛位固定,夜间尤甚,胁下积块,舌质暗紫,脉沉涩。
(一)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肝、胆囊、肾、胃、胸椎、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128)。
2、基本按摩手法:
(1)按揉足肝、胆囊反射区各3~5分钟,揉压腹腔神经丛、胃、胸椎反射区各3~5分钟,按压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3~5分钟。
(2)重擦两足足底15分钟,推按两足足背各跖骨缝隙10~15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足部疗法对本病可作为辅助疗法,可以调整或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促进肝细胞的活性,有利于慢性肝炎的恢复。
2、发作期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与合理营养。
3、禁饮酒。保持心情舒畅。
4、严格掌握输血及血制品应用。
5、每日按摩2次,10天为1个疗程。
6、按摩肝、胆囊反射区手法要轻柔。
(三)辅助疗法
1、一手掌心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动作较快,用力要柔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约2~5分钟。
2、取仰卧位,在肝区部位(大约右下胸和右上腹)用掌根,自上而下,按顺时针方向,慢慢摩动。摩动用力不宜过大,以所摩部位有热感为宜。每次4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可改善肝区血液循环,减轻肝部不适。
十四、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它是与免疫反应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组病因不同,病理变化多样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逐渐发展,有蛋白尿、血尿及不同程度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以中、青年最为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绝大多数系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也有少数病人起病缓慢,而无明显的急性肾炎病史,一发现即为慢性。中医学认为,外邪侵袭、温热内蕴、饮食起居失常或劳倦内伤等,均可导致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终至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成。
慢性肾炎主要症状为眼睑、腿、脚浮肿,浑身无力,容易疲劳,有蛋白尿或尿中混血,头痛,头晕,腰痛酸软,高血压等。慢性肾炎如果治疗不善,迁延日久,则可使肾脏组织遭到破坏,终将出现肾功能衰竭,最后导致尿毒症。因此,对肾炎应于早期采取防治措施。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头部、脑垂体、肾上腺、肾、胃、大肠、小肠、输尿管、膀胱、平衡器官、淋巴(腹部、上身)等反射区(129)。
2、基本按摩手法:
(1)按揉足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5~8分钟。
(2)揉压淋巴(上身、腹部)反射区各3分钟。
(3)按揉脑垂体、额窦、头(脑)、平衡器官反射区各2~3分钟。
(4)按揉脑垂体、大肠、小肠、胃反射区各2~3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切忌疲劳。
2、减少房事,避免风寒。
3、饮食清淡,少食盐,勿过成,或食用无盐食品。
4、戒绝烟酒。
5、每日按摩2次,10天为1个疗程。
6、一般前1~3个疗程效果不太明显,故须坚持按摩l0个疗程以上,方可收到效果。
(三)辅助疗法
1、坐位,把吸尘器的圆形软管头紧贴着脚掌,打开开关吸嘬脚掌的皮肤。当被"嘬"的部位有一种被夹紧或"吸入"的感觉时移开软管,再去吸别的部位,直至把整个脚底全部吸遍。
2、踩踏按摩板,每天2次,每次15分钟。
3、双足相交而坐,用两手握住双足的踝部,尽力拉脚使足底朝天,然后放松,如此反复做7次,每日2次。
十五、眩晕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眩晕是因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自我感觉,是一种运动性错觉。"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指物偏斜、站立不稳或倾倒)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出汗、血压脉搏改变等);"假性眩晕"(昏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较持续,但也可为阵发性,伴发症状较轻或不显,外物纷杂时症状加重。
临床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甚则昏厥等症状,最常见的是美尼尔综合征,常见颅内血管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血液病、贫血、糖尿病、低血糖、内分泌代谢障碍、颈椎病、肝胆疾病、神经衰弱等也可引起眩晕,一般来讲,眩晕是自觉的平衡感障碍或自身定向的感觉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是机体接受的感觉刺激传人前庭神经和小脑所产生的反射,而外界的感觉刺激主要通过内耳迷路的半规管及耳石、视网膜和眼肌的感受器、头颈和下肢肌肉、关节感受器传人小脑和皮层下中枢、前庭核、后长束、红核等而产生不经意识的协调反应。中医认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是引起眩晕的4个原因,而以肝阳上亢,气血亏虚多见。
眩晕的治疗,临床上颇为棘手,足部按摩疗法则是见效较快的一种方法。
(一)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头、颈项、眼、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胸椎等反射区(130)。
2、基本按摩手法:
(1)按揉两足肾脏、 输尿管、膀胱、肾 上腺反射区各3~5分钟,揉压头(脑)、脑干、耳、眼反射区各5分钟,每日l次。
(2)揉按整个足拇趾5分钟,轻揉颈项、眼、胸椎、肾、平衡器反射区各3~5分钟,美尼尔综合征的患者,尤其应对平衡器官反射区多加刺激。最后,要揉压足第4趾5分钟,每日l~2次。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保持情绪稳定。
2、忌烟酒及肥甘辣味,慎行房事。
3、眩晕发作时,宜平卧闭目,需要保持环境安静。
4、眩晕经常发作者,不宜高空作业或水上作业。
5、适当增加体力劳动,锻炼身体。
(三)辅助疗法
1、有耳鸣症状者,可用发夹钝头,或牙签圆头强压刺激至阴穴。按压时一旦刺到皮肤上,在头顶就会立即产生一股嗖嗖的痛感,当疼痛感逐渐减弱时,再压刺第2次,如此保持5~l0分钟。
2、用烟灼法灼隐白、大敦、足窍阴、涌泉、第2大敦穴,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
3、先用右脚尖直立1~2分钟,休息1~2分钟后,在用左脚尖直立,如此反复10分钟,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