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四祖道信的《人道安心要方便门》云:“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这并不是说我们在寺院里举足下足,才是道场。诸位在家里的一举一动处也算道场。道场表示修行的场所,是能使得你的心性得到平静、安宁、明净的场所。就禅法来讲,无一处不是道场;也就是说,无一处不能修道。禅法的“道”是正道:杀人、放火、抢劫、邪淫,这也是道,却是邪道。正道是当你以无差别心、无得失心,不生烦恼而精勤努力时,你的一举一动,做任何事情都尽在道中了。到了这个地步,已无分别、执著,所以《坛经》要说“邪正尽订却,菩提性宛然”了。
(2)五祖弘忍的《修心要论》云:一但于行住坐卧中,常了然守本真心,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减,一切万法,不出自心。”
他要我们看守本有的清净真心,要像看牛那样。当牛从麦田经过,要吃麦苗时,牧童就打它一鞭,或拉动鼻绳,牛就不吃麦苗了。当你举心动念想著坏事、想著无聊事、想著无意义事时,你要赶快把心拉回到参话头的方法上来。如果你说:“想一想没关系,我还没有做嘛!”待已开始做了,又对自己说:“做一点点没关系,我还没有完全做嘛!”做了一次,就会再做二次、三次,这是放牛而不是牧牛了。因此,当在行住坐卧中,你都得守住这个原本的真心,否则便是在道而不行道,在禅而不知挥了。
(3)六祖惠能的《坛经》云:“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这是说:只要你守住一个念头,不要让你的心像馋嘴的猫一样,老想偷吃东西,也不要让它跑出去逛公园,东张西望。若能如此,你的业障、报障、烦恼障,全都没有了。
六祖的“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是说对于修道者而言,任何麻烦事都妨碍不到他的。但是我在日本时,有人告诉我,某某禅师很高明,他吃肉、喝酒,还公开地到绿灯户去度有缘的女人,并美称那些妓女为“睡中蓬”,因为他们高明,所以做一切事情,都不会有问题。其实,我们要知道,中国古来的禅师,虽疯颠如济公,但绝对不会去宿娼嫖妓,人间的善法,他绝对不会破坏。
我在教人参禅时,有时会说:“生姜长在树上,苹果生在地下。”这是不合常情、常理的话,是为破除知识经验的执著而说,是在指导修道者的情况下说的,平时对一般人是不会这么说的。
(4)马祖道二不众云:“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趣向、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道”就在行住坐卧之中,你倒一杯茶给人、跟人说一句话、打个招呼、握手、点头,以及扫地、擦桌、搬椅、洗碗筷,甚至解大小便,道就在其中。所以,禅家训练人的时候,特别重视生活中的工夫,打坐固然重要,但对生活中,行住坐卧的体验,更为重要。
(5)庞蕴居士云:“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语。头头非取舍,处处没乖张。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尘。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
他说日常生活中根本没有事,全是我在自言自语。任何一样事,没有取也没有舍,遇到好事不必欢喜,碰著坏事不要讨厌。
在某一次禅七中,有人讨厌他自己而对我駡他自己:“我真可恶,老是想去解小便。师父,有什么办法叫我不去解小便?”我说:“小便不是想的对象,如它自己要解,就去厕所。”“那我打现在起不喝水了!”“口渴时,你仍得喝水。”“我老是喝水、上厕所,就不能修行了。”“古人不是说过吗?饥来吃饭困来眠。口渴喝水,内急解小便,又有什么不对?不过你在喝水时,得摄心喝水;解小便时,也得摄心解小便。对你而言,最要紧的是:正在打坐用方法时,不要老是担心著是否有小便,这样就是修行了。”禅就是这倾样子,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好事,好与坏的界限,在于心的分别,不在事的本身。比如,酷寒的冬天,因为好冷,有人给你一盆火炉,你会说:“真好喔!,一若炎热的夏季,有人给你一盆火炉,你就会说:一好讨厌!”可见,好坏不是在于火炉本身,是在你自己的感受。
有人要学神通,问我找谁来教?我说:“你的一举手一投足,本来就都是神通。唐朝的庞道玄居士不就说过吗?“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足徵凡日用事都是神通的表现。你还要另求什藓神通呢?”
幌南泉普愿,答趟州从捻之间:“何谓平常心是道?”答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非也。”赵州于言下顿悟。
如果你以为二疋有件东西是“道”,我便指给你看(以我手指指著讲桌上之粉红色塑胶花),你如说:“我知道了,道就是那粉红色的塑胶花呀!”于是其他东西都变成不是道了,这等于盲人摸象。如果你说:“我根本不要想什么是道,一切都是道,一切也都不是道!”那你就是个糊涂虫,并没有真正了解道是什么。而真正了解道的话,就是万里无云,晴空一片,样样东西都清楚明白,自然而然,这时,说它有不对,说它空也不对。
(7)临济义玄示众云:“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一又云:“约山僧见处,无如许多般,只是平常著衣、吃饭、无事过时。”
这就是说:不要用功,没有用功这件事,只是累了睡、饿了吃、冷了穿衣服、吃喝之后大小解。像这样不是变成懒虫了吗?绝对不是,你要吃饭,饭从那里来?你要穿衣,衣从那里来?你要睡觉,什么地方可以让你睡?这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要张罗的工作,只要你好好生活,就是修行。请问诸位,你们谁不吃饭、睡觉、穿衣服、上厕所?可见人人都是禅的修行者。(热烈鼓掌……)你们鼓掌是鼓掌,可要如法而修哦!
(8)云门文偃云:“日日是好日。”也就是道在平常日用中。
“日日是好日”,我们可以再赘三句:“时时是好时,分分是好分,秒秒是好秒。”无一刹那不是好时光。人都是期待著未来或恐惧著未来:追悔著过去或怀念著过去。对一般人来讲,人就是这样生活嘛!从修行的立场来看,这是在浪费时间。过去已经过去,只须忏悔不用后悔,下次不要做错就好了。曾有位太太告诉我:“师父,我好后悔!”我说:“你后悔什么?”她说:“我后悔结了婚。我当初想出家,没有一个地方收我,结果我就绪了婚。”我说:“既然结了婚,你后悔做什么?”她说:“如果我那时候出了家,有多好!”我说:“你不要“如果”,因缘如此,业报如此,应该偿的要偿,应该赔的要赔。既然走上嫁人的路,就应该好好地做个太太!”另外,曾有一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快八十岁了,每次见我,她总要拿照片给我看,结婚以前的、结婚当时的以及结婚以后的。她说她先生曾经是大轮船公司的董事长,拥有好多船只,她指著最大的一艘船说:“你看一看,那时我就在上面。”当著老人太的面,我只有安慰她:“你过去有一段辉煌的历史,真是了不起!”但如果是跟我修行的人,我老早要駡她了:“你有多少时间哪!已经七十多岁近八十岁,都快要死的人了,不好好地修行,老想著过去做啥,过去已经过去了,时光无多,还不及时念佛修行!”
有人曾说:“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这没有错。其实,如果你要欣赏好景,那一个不是好景?现在摆在桌上的花是那么美那么漂亮,这是好花。如你透过艺术家的灵思来看世界的任何东西,就无处没有好景,也无物不是好景了。有一次,我看到一位皈依弟子在野外照相,他的镜头对著一片残缺的花办,拍了又拍,我看来看去,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于是问他说:“你在做什么?”他说:“它有残缺之美。”请问诸位,如果你有一只手残废了,你是否后悔一辈子呢?你应该想,如果不是因为我的手残废了,我可能有更坏的遭遇。所以,日日是好日,也当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
那可能有人要问了:“师父你这样子讲,我们可以不用警察了,抢银行、杀人、放火、强暴,都是好事,都是好人,那还成什么世界,岂不天翻地覆了吗?”我说:“我们此刻的讲堂里,是好时光,都是好人,都是好事;出了讲堂,好事还是好事,坏事还是坏事。”为什么?因为许多人还没有修行,如果这些人也修行了,就都是好人了嘛!遇到坏事仍得要循平常的途径来处理,但在心中不必怨忿痛恼。
(9)玄沙师备与韦监军吃果子,韦监军间:“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拈果子给韦监军日:“吃!”韦吃了,再向前语,玄沙曰:“这就是日用而不知了,”
这是说,唐朝有位玄沙师备禅师,跟一位将军在一起吃点心,将军一边吃一边间禅师:“什么是『日用而不知’?”将军自以为是懂得禅法的,但他想考一考禅师,看禅师究竟怎么回答,禅师就另外拿了一个点心说:“将军请吃!”将军边吃边想:“大概他预备思考之后再回答我,我先吃点心吧!”吃完点心,将军又间:“什么叫做『日用而不知’?”玄沙师备回答说:“你正在吃果子,我便替你拿了,你竟不知,还再问我,这就叫做『日用而不知’了。”
我说这个故事,诸位没有笑,如果你们懂得禅法,你们就会哈哈大笑了,因他自己要问的问题,人家已经回答他,他都不知道。当禅师说:“请吃!”这是不是禅法?是禅法。如果你们说只有“请吃”才是禅法,那又错罗!
四、禅即是人生
(一)人生是经验的,不是理论的:禅重实证
(二)人生是从感性而到理性的:禅重修行
人从小便受教育,就是训练著要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转变。人如果不受教育,就不知廉耻、道德、伦理为何物。透过教育来辨别、分析、了解是非曲直,使人性的优点发扬出来。禅法也是一种教育,它不光是用口头讲的,更加重视实际的修行。
(三)人生即是禅,日用而不知,故需修行
刚才许多人在鼓掌,我要说:“鼓掌是好事,请你们回去体验,才有真受用。”人生的全体无不是禅法,但须在体验中见到它。所谓体验,便是时时刻刻去看诸位自己的心牛。
(四)禅在人生全体中,唯证乃知,故离文字
在全生命之中,能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项目,实在不多。请问诸位,当一部传记电影看完之后,你是否真正看到主人翁的生平了?就算他生下来,你就瞪著眼睛看他,直到他死亡为止,你说你看到了,也仅是外表。所以,真实的人生是无法用文字来传达的。
(五)禅是现实的人生,没有玄理的秘密。例如
(1)坦然及怀让两人参问慧安国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慧安国师云:“何不问自己意?”
(2)僧间大梅法常:“如何是西来意?”大梅云:“西来无意。”
(3)僧问大梅法常:“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蒲花、柳絮、竹镞、麻线。”
(4)僧问赵州从捻:“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
(5)僧问赵州从捻:“学人迷昧,乞师指示。”师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也。”师云:“洗钵去。”其僧忽然省悟。
你们听过“僧多粥少”的口头禅比喻没有?好像和尚专门吃粥。因为人多时,饭不够吃,只能够加水变粥。多一个人,加一个人的水,多两个人,加两个人的水,米的分量是不变的。当禅师说:“去把吃粥的鉢洗一洗。”这出家人究竟有修行,所以他领悟了。
(6)僧问赵州从捻:“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老僧在青州,作得一领布衫,重七斤。”
万法归一的“一”是指什么?这是无法给答案的问题。赵州禅师便这样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地回答了他。
(7)韩愈的学生李翱问药山惟俨:“如何是道?”师云:“云在青天水在瓶。”
(8)有人间云门文偃:“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云:“胡饼。”又间:“如何是佛?”师云:“乾屎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