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阵前起义的牧野之战
唐太宗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成为历代统治者的警语。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衰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非常混乱的局面。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公刘、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使周迅速强盛起来。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但是,在表面上文王却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他曾率诸侯朝见纣王,向其显示所谓的“忠诚”,同时大兴土木,建设宫殿,装出一副贪图享乐的样子,欺骗纣王,诱使其放松警惕。
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其第一个步骤,就是铲除商朝的羽翼,对商都朝歌形成战略包围态势。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为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伐纣。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商纣王不听劝谏,掩饰错误,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吕尚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决定乘虚而入,大举伐纣。
周武王统率兵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其他国家、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师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六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临时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十七万人,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周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信心与斗志。接着,又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令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朝作战。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皇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之后,周武王分兵四路,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
周军取得牧野之战的彻底胜利绝非偶然,首先,是周文王、周武王长期运用正确策略争取人心的积极效果,军中那些临时仓促征发的奴隶阵前起义就说明了这一点。第二,是做到了正确选择决战的时机,即乘商师主力远征东夷未还,商王朝内部分崩离析之时,果断地统率诸侯联军实施战略奔袭,从而使敌人在战略、战术上均陷于劣势和被动,未能作有效的抵抗。第三,决战的作战指挥上,善于做到奇正并用,予敌以巧妙而猛烈的打击。商纣王之所以迅速败亡,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其次是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掠夺战争,削弱了力量,且造成军事部署的失衡。第四,是殷商统治者对周人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戒备,自食恶果。第五,是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无所作为。这是后人应从这场战争中吸取的教训。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评
王朝的更迭不外有两个原因,一是外国侵略,二是国内政变。而国内政变又不外乎禅让和暴力推翻两类。然而,这些都属外因,真正的原因还是文章开头那句话:“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民永远是最伟大的力量。
曹刿论战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动乱,使齐国的君位空置了起来。当时,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和其兄公子纠都想乘机回国继承君位,于是发生了一场君位争夺斗争。结果,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率先入国抢占了君位,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而公子纠在这场权力争夺中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鲁国在这场齐国内部斗争中,是站在公子纠一边的,并曾经公开出兵支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但结果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鲁国的所作所为,导致齐鲁之间矛盾的激化,齐桓公本人对此更是耿耿于怀,不肯善罢甘休,终于酿成了长勺之战的爆发。
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
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审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才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客观形势,在长勺迎击来犯的齐军。两军都摆开了决战的态势,待布阵完毕后,鲁庄公准备传令擂鼓出击齐军,希望能够先发制人。曹刿见状赶忙加以劝止,建议庄公坚守阵地,以逸待劳,伺机破敌,鲁庄公接受了曹刿的这一建议,暂时按兵不动。齐军方面求胜心切,凭恃强大的兵力优势,主动向鲁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但它接连三次的出击都在鲁军的严密防御之下遭到了挫败,未能达到先发制人的作战目的,反而造成自己战力衰落,斗志沮丧。曹刿见时机已到,建议庄公果断进行反击。庄公听从他的意见,传令鲁军全线出击。鲁军于是凭借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迅猛英勇地冲向敌人,冲垮齐军的车阵,大败齐军。庄公见到齐军败退,急欲下令发起追击,又被曹刿所劝阻。曹刿下车仔细察看,发现齐军的车辙的痕迹紊乱,又登车远望,望到齐军的旗帜东倒西歪,判明了齐军确是败溃,这才建议鲁庄公实施追击。于是庄公下令追击齐军,进一步重创齐军,将其赶出了鲁国国境,鲁军至此取得了长勺之战的最终胜利。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此役取胜的原委。曹刿回答说:“用兵打仗所凭恃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士气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通鼓罢,士气已完全丧尽。而相反,我军士气却正十分旺盛,这时实施反击,自然就能够一举打败齐军。”接着,曹刿又说明未立即发起追击的原因,齐国毕竟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不可等闲视之,而要谨防其佯败设伏,以避免己方不应有的失利。后来看到他们的车辙紊乱,望见他们的旌旗歪斜,这才大胆地建议实施战场追击。一番话说得鲁庄公心悦诚服,点头称是。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长勺之战规模虽然不大,但它的以弱胜强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称道。
点评
长勺之战,正确地反映了弱军对强军作战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在作战中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直至最后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生活中也一样,只要有必胜的决心并为之努力,弱者并不一定会是失败者。
最早的战争——涿鹿之战
中华民族自称是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古代的炎帝和黄帝,他们是当时的部落领袖。中国最早的战争,就是炎帝和黄帝率领自己的部落与蚩尤族部落展开的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四千六百多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中晚期,在当时广袤的地域内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
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今冀、鲁、豫、苏、皖交界地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发展出现了重合,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遭遇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采取“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黄帝和蚩尤作战三年,进行了72次交锋,都未能取得胜利。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进攻造成困难。黄帝也急忙请来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术,制止了风雨,才使得军队得以继续前进。这时诡计多端的蚩尤又放出大雾,霎时四野弥漫,使黄帝的军队迷失前进的方向。黄帝十分着急,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原地不动,并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龙、常先、大鸿、力牧等大臣都到齐了,唯独不见风后,有人怀疑风后是不是被蚩尤杀害了。黄帝立即派人四下寻找,可是找了很长时间,仍不见风后的踪影,黄帝只好亲自去找。当黄帝来到战场上时,只见风后独自一人在战车上睡觉。黄帝生气地说:“什么时候,你怎么在这里睡觉?”风后慢腾腾地坐起来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我是正在想办法。”接着,他用手向天上一指,对黄帝说:“你看,为什么天上的北斗星,斗转而柄不转呢?臣听人说过,伯高在采石炼铜的过程中,发现过一种磁石,能将铁吸住。我们能不能根据北斗星的原理,制造一种会指方向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就不怕迷失方向了。”黄帝一听笑着说:“原来你躺在这里就是想的这个。”黄帝把风后的这个想法告诉众臣,大家议论了一番,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然后,就由风后设计,大家动手制作。经过几天几夜奋战,终于造出了一个能指引方向的仪器。风后把它安装在一辆战车上,车上安装了一个假人,伸手指着南方。风后告诉所有的军队:“打仗时一旦被大雾迷住,只要一看指南车上的假人指着什么方向,马上就可辨认出东南西北。”就这样,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在战争中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和尘沙,作掩护,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同时,又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能服众的氏族首长——少皞清,继续统领九夷部众,并强迫东夷集团同自己华夏集团互结为同盟。
涿鹿之战中,黄帝族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在于其战争指导比蚩尤族要来得高明。具体而言,即已经开始注意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作好战争准备,史称“轩辕氏乃修德振兵”。在战争过程中,黄帝族还善于争取同盟者,并能注意选择和准备战场,巧妙利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天候条件,果断及时进行反击,从而一举击败强劲的对手,取得自己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相反,蚩尤族方面尽管兵力雄厚,兵器装备优于对手,但由于一味迷信武力,连年对外扩张,正所谓“好战必亡”,早已预先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在作战指导上,又缺乏对天候条件的应变能力,缺乏对黄帝族的大规模反击的抵御准备,因而最终招致败绩,丧失了控制中原地区的历史性机遇,黄帝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点评
涿鹿之战,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被逐步神化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这也是我们今天被称为炎黄子孙的缘由。
春秋争霸的开端——葛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