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4700000018

第18章 《西口在望》解说词(13)

小宇:“没错,就是马场壕和库布齐边缘。”

小宇:“对,马场壕肯定能找到,咱们估算这个位置,大概在沙漠里要走三四个小时左右,就是按他的不远了。”

采访:《西口大逃荒》作者张敬民

[同期]

那么这个地方还有个特点是什么?库布齐沙漠当中有一条河,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叫正川河。沙壕塔对于走西口人来说,就是,实际上是鬼门关的口里和口外,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解说:茫茫沙海是横在走西口人面前的鬼门关,沙暴、迷路、断水、流沙,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跋涉者的生命。而这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却从来没有退缩,他们一咬牙、一跺脚迈进大漠,要和命运一搏。

采访: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燕治国

[同期]

一开那个古城那个门,当时作为陕西的边境,人家也要整点你出去多少人。门洞里面站的人,河曲的姓什么的,都互相招呼,第二个早晨一开城门,那个风吹过来,那就是蒙古风。

采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刘建生

[同期]

过去是一条扁担挑着两头,一面是铺盖卷的,一面就是一些零七碎八的必需品,走出去以后,就是建沙窝,走到什么地方,那么是把扁担找个有崖的地方一插,把皮袄往上一搭,建个地窝,这样休息。

解说:在这广袤苍凉的黄土高原上,民歌民谣漫山遍野,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送别亲人的场面。走西口的人与家人难分难舍,不光是因为分别的时间长,更是因为走西口的路十分凶险,这一去可能就是生离死别。

在西口路上,一出古城关帝庙的城门洞口,就要面对茫茫大漠和难测的凶险,但是一年又一年,人们春去秋回,每年都要经历生离死别,每年都是一次生死轮回,因为满怀着希望,所以,虽然是这样艰辛困苦,走西口的人却走了一年又一年,走了一代又一代。

纪实:驾车穿过河流,小宇介绍地形和行进路线

小宇:“先看一看,不行就别勉强过,他们是老跑的人,都是越野车。”

记者:“看看能不能过去,你看这块水深不深,别太深了把车陷进去!”

小宇:“现在我给你明确地画一下,这个是简柴线,这个是简柴线的公路,这个边缘是库布齐腹地,库布齐是这一大片区域。这是那条龙头拐,大概是这样转的,就是这样的,咱们是沿这个简柴线下来,这是这个收费站,咱们沿简柴线这样下来,沿着水场这块,过了西柳沟的这一块,然后咱们到这个位置,这还有一个地方挡咱们的,村子是在这儿。”

记者:“那咱们就再过这条河?”

小宇:“对,这个小,过了然后就是个村子。”

解说:从包头往南,经过黄河大桥,穿行鄂尔多斯高原,南行约50公里,就是库布齐沙漠。在这纵深400公里,并且不断变化地貌的库布齐沙漠中要寻找一个小村子,困难可想而知,我们只能沿途不断地向老乡打听。

纪实:向沿途的老乡打听有关沙壕塔的信息

记者:“有人吗?”

村民:“有了。”

记者:“老乡,我想问问,咱们这个村是个什么村。”

村民:“小召子。”

记者:“它属于什么镇?”

村民:“昭君镇。”

记者:“这个地方离马场壕乡还有多远?”

村民:“马场壕远了!马场壕在东面达旗那面。”

记者:“您听说过沙壕塔村没有?”

村民:“没听说过。”

记者:“大娘,这是啥村?”

村民:“万家营子。”

记者:“这附近有没有个叫沙壕塔的村?”

村民:“没。”

记者:“没人。”

记者:“没人,去看看那边有没有人,大娘您知道沙壕塔吗?听说过没有?”

村民:“没。”

记者:“沙壕塔村。”

村民:“不知道。”

记者:“听说过附近有一个叫沙壕塔的村没有?”

村民:“附近没有。”

记者:“您听说过这个村没有?”

村民:“沙壕塔听说过,东面有个沙壕塔。”

解说:按照当地老乡的指点,往东走直通库布齐沙漠,穿过沙漠就是回口里的路。当年走西口的山西人应该是沿着这个方向回到家乡的,沙壕塔应该就在这个方位。然而越靠近库布齐沙漠,废弃的村庄就越多,那个20多年前就只剩一户人家的沙壕塔现在变成了什么模样?它还会在那里吗?

一路向东来到库布齐沙漠边缘,汽车已经不能再往里开了,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徒步进入到沙漠中寻找书中描写的正川河。

我们现在行走的沙漠,就是几百年来走西口的先民曾经走过的,如今黄沙依旧,只是少了那些默默弓行的身影。不知道他们在这片沙漠里留下的故事,是否还在等待着我们。

纪实:记者在库布齐沙漠中与向导小宇的交流

小宇:“在北方沙漠当中,它这个是比较怎么说,有岁月时间的更迭,形成大的一个沙漠、沙体。”

记者:“那你一年能来这个库布齐沙漠几趟?”

小宇:“这个不确定,像去年大概有10回左右。”

记者:“那是不是每次来它可能都会有一些变化?”

小宇:“我们走的线路,是相对固定的,因为考虑到安全因素。”

小宇:“会固定,但是一般在我们行走过程当中,看的景色是完全不同的,每年和每次都不同。”

记者:“那是什么原因?”

小宇:“首先是风沙,风沙这个最重要!因为沙体是在流动的,风沙很重要。再一个,还有时间,时间的因素,季节的变化,这都是很多因素的。”

记者:“那如果这样,沙漠边缘的一些小村庄,会因为风沙的原因造成被吞没掉!”

小宇:“这个经常,以前周边时间久远的村庄,经常就是因为沙化的原因,迁徙的非常多,包括现在有一些公路,为什么现在要很多三北工程,要治理沙化,有一些公路甚至就被沙漠整个掩埋了!”

记者:“还有多远?”

小宇:“现在如果直线距离很近,因为有一些大的沙坡挡着,包括下边的河谷湿地,咱们需要大概还绕4公里左右。”

解说:沙漠中的村庄一般都不大,只有几户人家,而且每户之间都相隔老远。在一片黄沙的天地间,绿色代表着有村落有人家。

采访:《西口大逃荒》作者马小林

[同期]

当然中间我们一路上没有人问的时候,我们只能沿着正川河一点一点往前走,往前走一定要看到沙漠当中有没有绿色。

采访:《西口大逃荒》作者张敬民

[同期]

我们突然发现前面有树,沙漠中有树,就是好兆头。只要有树的地方必定有水,那么有水的地方,就有人家,通常是这样。

解说:跨过沙漠中的河流,眼前就是一片绿洲,四周都是泛着金黄色的沙柳,却并没有村庄的痕迹。向导告诉我们,这片绿洲比较大,往深处走应该可以碰到有人居住的村庄。我们决定休整一下再继续前进。

歌曲:第四天沙壕塔,捡一个烂瓜把……

纪实:在沙柳林休整,谈论民歌里“在沙壕塔拣了个烂瓜把”的信息

记者:“民歌里写的是捡了一个烂瓜把,他们走的时候也是秋天了,8月份开始走的。”

小宇:“沙壕塔捡了个烂瓜把,估计是夏天走的,解渴的,瓜把是西瓜?那也不一定,香瓜或者是什么也有可能。”

记者:“这个地方沿线产西瓜的少,能写进民歌的证明他记忆犹新,肯定说明或者与此相关的当地的特色。”

小宇:“有可能是香瓜,那是什么瓜,烂瓜把?”

记者:“西瓜有,但是是捡的,不是在地里栽的!”

采访:《西口大逃荒》作者马小林

[同期]

我们一直在找,一直沿着正川河在找。但是我们在路上,找到几处有树的地方。

采访:《西口大逃荒》作者张敬民

[同期]

去了以后,等我们奔到那个树的时候,杨树,很高的杨树,等到奔到那个时候,什么情况呢?房倒屋塌,残垣断壁,都是残垣断壁没有人,我们就开始恐慌了,本来看到人家很兴奋,这时,兴奋的心情就没有了,有一点儿紧张!

纪实:库布齐沙漠中找到废弃的房子

记者:“这边那边都是,这是不是就离村子就不远了?”

小宇:“对!”

记者:“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出现在村落的附近周边?”

小宇:“周边是有,一般都在沙漠边缘。沙漠边缘以前感觉是村庄,有过人居住的痕迹,但是已经没有人了,也没有水,自然条件太恶劣,他当时需要水,这个很重要,生存的要素就必须得有水。”

解说:一路上,我们不停地遇到废弃的房屋,这些残垣断壁间,似乎传递着越来越多的沙壕塔的信息,也许沙壕塔就要出现了。

纪实:找到两个老人家,正在吃西瓜,分西瓜给我们吃。这两个老人是走西口来到这里的

小宇:“有瓜的痕迹了!”

记者:“这就是吃西瓜了,你们这种西瓜呀?这就地里弄上来的?这就是自家地里种的西瓜?”

村民:“切开一个小西瓜,给人家吃。”

记者:“自己种的西瓜?”

小宇:“种的吃完了,这是不是就是烂瓜把?”

记者:“也有可能。”

记者:“就只能长这么大呀?”

村民:“可甜了!我们每天就拿这个玩艺解渴。”

记者:“是不是有过路人来了,你们要吃西瓜,也给他们分点儿?就像给我们分似的。”

村民:“有旅游的来,一下吃十几颗!”

记者:“吃十几颗呀?”

村民:“人家说‘谢谢大娘!谢谢大爷’,正好我往回拉瓜了,碰上了。”

记者:“就是特别甜!”

村民:“给这个小后生,尝尝我们地方的东西,要说历史我也是神木的人。”

记者:“哪的人?”

村民:“神木,陕西。”

记者:“神木的人,你们是怎么来到这儿的?”

村民:“六十多年了。”

记者:“那也是走西口过来的?”

村民:“嗯,我老婆都73岁了,比我大3岁,我今年70岁了。我们还种地了。”

解说:这个沙漠绿洲里的村子到处都是残破的房子,找半天我们才终于见到一户老人。这对于我们来讲,说不清是欢喜还是伤感。

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将在什么时候消失,也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不是那个曾经叫作“沙壕塔”的村子。

采访:《西口大逃荒》作者张敬民

[同期]

在那样一个你不可能见到人烟的地方,忽然出现一家人在那住,人的生命那种顽强。他们为什么在那生活?生存?他们一定有他们自己的那种理想。至少是有他们的这种寄托在那,那么我就看生命力的这种顽强,作为一个人来说,生命是什么样的意义?而且这一家人,我一直印象非常深的一个画面,就是我们离开的时候,在往沙漠腹地走,走了很远,当我又回头去看这户人家的时候,其他我看不清了,但是在那么远地方,依然还能看到这户人家的红门红窗,用油漆刷的红门红窗,在一片黄黄的沙漠当中,像燃烧的火焰一样!

解说:正川河找到了,绿洲找到了,民歌里记述的“烂瓜把”我们也找到了,甚至还找到了两个走西口的老人。这里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只有在沙漠中默默坚守的小村庄。离开这个沙漠中的孤岛,一路走了很远,回头望去,两个走西口的老人依然平静地守护着他们的家园。

也许他们守护的是一份梦想和希望,是对生活执著而顽强的希望;也许他们守护的是一份宁静和淡然,是与天地合一的平和与淡泊;而在我们看来,他们守护的是走西口先民那种对未来的姿态和对命运的超然。

(第十二集)乡亲远情

清朝开关以后,一群群山西人挑着简陋的行囊,一路风餐露宿,来到塞外的大草原,他们从巴氏祖庙里租来巴家的土地,在巴氏祖庙附近不远的博托河边安顿下来,这就是现今山西后裔聚居的包头市东河区。

从遥远的口里来到口外,走西口的山西人不管有着什么样的境遇,始终念念不忘的就是故土,就是乡情,似乎只有牢牢的记住故乡,他们才能有一股力量在陌生的土地上顽强的生存下来……

解说:“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那凄婉哀怨却又中气十足的山曲儿,一直绵延了几百年。在这歌声中,从康熙年间就开始大规模西迁度日的山西人,离开故土,奔赴口外,他们大多集中在今天内蒙古的中西部谋生,并最终在这片广袤大地上扎下根来。现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和包头一带仍聚居有大量的山西人,他们多是当年走西口的后代。在这里,他们依然保留着乡音乡俗,甚至是故土的地名,这样的现象使晋蒙两地有了一份由来已久割舍不断的缘分和亲情。

采访: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艺术研究所所长郭长岐

[同期]

像留宝、留柱窑子完全是以他们弟兄俩的名字留宝、留柱哥俩命名的。有的就是以姓氏,你比如曹家营子、赵家营子、张家营子,这都是我们昆都仑区旁边的三个营子,原来就在市里头,东河区就有定襄巷,反正定襄巷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就是“定襄”那两字,我一开始闹不清楚,我以为是钉鞋巷,我以为是修鞋的,后来说定襄我一看,山西定襄那两个字,非常清楚。

解说:每个远走他乡的人都会对故土生出无限的眷恋,走西口的山西人就用这种简单直接却极其有效的方式,向自己的家乡致敬。他们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开垦出一片片良田,开辟出一个个集市,在谋生度日的同时,也将家乡的文化、民俗、语言都带到了塞外草原。

这里是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前,过去,是走西口的山西人集中开商铺的地方。如今,这里刚刚进行完重建改造,但还是保留下了一条商铺林立的老街。

采访: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民

[同期]

记者:“那这块商铺都卖什么?做什么买卖?”

市民:“什么都有,吃喝拉撒睡,全是小买卖,大买卖没有一个。绸缎也有,绸缎的话就是一家小门脸儿,里头摆上十几匹小布,它也得算绸缎,都是这种买卖,没有大买卖,过去那做买卖的地方都在这。”

记者:“都有一些什么铺子?”

市民:“绸缎的、皮毛的、卖山货的,还有食品的。开饭馆的、开茶馆的,就这些,整个街道都是这些。”

记者:“都是什么人在这做买卖?”

市民:“也就是点儿个体那些。”

记者:“本地人还是山西人多?”

市民:“各个地方,咱们山西的来这块做买卖的也不少,山西走口外不是,都来到这块了不是,过去这一片大部分都是山西人。”

记者:“现在这条街上还有山西人开的买卖没有?”

市民:“有!”

记者:“多不多?”

市民:“不少!”

记者:“都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市民:“有山西过来的,有当地的,一般都是头几辈子也是山西过来的。”

记者:“这铺子一般都是什么人在这做买卖的?”

市民:“过去全是山西人,山西的。过去卖乱七八糟,最早的时候那边还有老百姓,叫人市,就是来这边打工的啥的,叫人市。这面叫通树街,现在改成塞上老街。”

记者:“现在这条街上300多年的铺子,还有没有老字号?”

市民:“有,人家那里面那蒙和轩、同和居,全是老字号。”

解说:这条长约百米的老街上,店铺一间接着一间,据说在过去,这里店铺的密度还要更高些。当年做买卖的山西人,一般只买半间房来开铺面,一来节约成本,二来到这儿来的也大都是些手头不宽裕的受苦人。如今,铺面还在,只不过经营的都是些针对旅游业的工艺品了。

采访: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店主

[同期]

店主:“山西人也分行当了,耍手艺的是雁北地区人,雁北地区手艺人多,忻州是卖粮的,大同金银匠,阳高是裁缝,浑源是铜匠,各成一行,各干一行。晋中地区的人没有,晋中地区的人没有耍手艺的,不干活,过去叫‘住地方’,‘住地方’就等于现在的职员一样,就是不干活,做买卖,学徒就是做买卖。”

记者:“那都是晋中地区的?”

店主:“晋中地区的,呼市的大买卖都是那地方的人。”

解说:过去,走口外的山西人虽然都是来谋生的,但是经营的门道却有不同。河曲保德偏关一带,偏向拉大船、背大炭、掏根子一类的苦力活,而晋北一带则以手艺匠人为多,当年包头有九行十六社之分,据说行行都有山西人。麻绳铺、柳编社、麻袋社等等,单从名称上看,就知道过去的分行有多细致了。

采访: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贵

[同期]

同类推荐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国学知识大全

    国学知识大全

    本书收录吕思勉先生《国学概论》《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是迄今讲授国学入门门径最全面的指导书。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本书概述谜语基本知识,让你对谜语有一个大体了解,引导你顺利步入谜宫大门,提高猜谜能力;精选生动有趣的谜语小故事并予以解析,引你领略谜语的独特魅力;网罗上千个小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炼,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不一样的谜语享受,让你变成知识面超广的猜谜王!
  • 流苏与娜拉

    流苏与娜拉

    一个是流苏,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她抓住了众人虎视眈眈的范柳原,努力做太太;一个是娜拉,她重重地摔响夫家的门,踏着高跟鞋走到广阔天地里,开创新生活。她们是民国女性的典型代表,一个安稳,一个飞扬。全书以这两个颇具代表性的女人为出发点,纵观民国,随意点染,说尽民国女性的爱恨嗔痴、恩怨情仇。一篇篇短文,像一块块碎锦,傲然夺目,全部拼贴起来,真可谓是迤逦多彩的民国女性百态图。
热门推荐
  • 如同病态

    如同病态

    亲手掌控过别人的一生,亲眼目睹过别人的一生,但怎么都猜不透我们的一生,是悲欢还是腐朽。到头来,才发现处于病态的我们早就习惯这样的生活,病态的工作,病态的爱情,直到面目全非,亲手放弃这样颠倒重复的日子,浑浑噩噩的接受病态的我们。
  • 无限恐怖之虫族母皇

    无限恐怖之虫族母皇

    无限的世界,无限的可能,身为一个拥有控制虫族能力的人,当他穿越到主神空间,会发生什么刺激惊险的事?虫族母皇拥有红警的基地车后,拥有了火种源后。主角的人生道路要去往何方?繁殖,繁殖!
  •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一个“谜”:他来无影、行无痕、去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篇幅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从此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人可以老去、可以逝去、可以死去,但是思想不会这样,伟大的思想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穿越时空,只要人类不灭,它就亘古常新、巍然屹立。《老子》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 殿下放手

    殿下放手

    支持我,支持我。。。。。。。。O(∩_∩)O谢谢。。。。。。。
  • 北大心灵课

    北大心灵课

    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和魅力经过百年积淀历久弥新。而作为社会各界精英的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就是这种人文精神的孕育者和传播者,他们身上特有的精神气质和超群的智慧,是他们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思考而砥砺出来的心灵哲思。本书甄选了众多北大教授和学子的思想精髓、经验之谈,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详尽地阐述了最适合现代青年的人生哲学,从而让读者从中撷取大师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和机遇、确定人生目标等,进而让自己的心灵力量更加强大,为成功积蓄能量。
  • 《异能重生炮灰逆袭》

    《异能重生炮灰逆袭》

    凭什么我不配拥有,凭什么我不配拥有爱,凭什么你们可以任意践踏我的尊严!曾经卑微,懦弱,如爬出般生存的我已是过去,现在的我已经重生!曾经伤害过我的人,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会把你们加注在我身上的伤害加备的还给你们!一遭重生魔法在手天下我有看炮灰如何完美逆袭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赖上不良“拽”妃

    赖上不良“拽”妃

    外人眼里,他是懦弱无知四殿下!而她看来,这男人分明就是只大尾巴狼嘛!为了留住她的心,他扮傻充愣装可怜!一句“你是不是嫌弃我是个残废?”把她堵得哑口无言!一句“宝贝,你再逃走,我就打断你的腿!”哼,腹黑男人你有种!
  • 江山如此多骄

    江山如此多骄

    穿越成纸上谈兵的赵括,做的第一件是就是非礼了公主赵妮,随手救下的小孩竟然就是墨家传人李牧。乱世战国,群雄并起,身为世家公子的新赵括开始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上演他的华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