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4900000021

第21章 山西省各市县书院(8)

原建于崇文巷内,名藏山书院,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知县孔传忠以其地为仓,将书院移建于学宫东,易名为“慎交书院”,未几改称“秀水书院”。道光四年(1824)后知县郭书俊、俞启桂、康孔昭先后重修,规模稍有更易。“分为前后两院,内院正厅3间,额书‘读书乐诗’,东西厢房各3间,中建穿厅3间为讲堂,悬孔传忠匾曰‘东柯讲习堂’;讲堂之外厢房如内院,亚字短垣分列其下,两厢则为诸生斋舍,房各4间;墀右植绯桃1株,花时生徒置酒其下,为探春之宴,拈韵赋诗,抑亦文人佳趣;再南大门3间,面城门房二附在左右,中设屏门一座,所以蔽内外昭静斋也。讲堂东旧有侯子祠,道光中移置试院,而于其地改建厨房4间”。藏山书院废后遗有康熙三十一年(1692)知县郝士锴所置地75亩,米租7石5斗。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徐石峰以生徒无膏火,劝谕城乡共捐银3600两,除修建学舍外余2798两,交典以一分五厘生息,岁得银503两。嘉庆八年(1803)生员刘元章试用县丞,施银800两,以300两为奖赏花红银存寄典商,不加息陆续支给;以500两为膏火银交典生息,岁入银共计90两,以为山长脩膳、生童膏火银及一切杂用之费。道光八年(1828)知县罗宗海因互争水案查出熟地40余亩、荒坡不计亩数均系公地判令归之书院,所得租课钱按月分作炭火之资。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县立小学堂。后在遗址上建仇阳中学。

有《新建慎交书院碑》,王珻撰文。

《秀水书院碑》,德荣知县撰文。

8、长治市

长治市区

上党书院(原名共学书院,改名文昌书院、启文书院,为潞安府属书院)

共学书院在潞安府治东南县学西(今长治市东南)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知府陈儒、知县方有度修县学时创办。据《上党共学书院碑记》记载:“讲堂轩敞,题曰‘皆可堂’,人皆可以为尧舜愿学指也;后列4楹,各题其署,曰文、曰行、曰忠、曰信,四教昭也;缭以周垣,额其门庭曰‘共学书院’。”

文昌书院明天启年间,冀南兵巡道王所用重修增拓,改书院名为“文昌”,以其有专祠而名。清康熙三年(1646)知县于允、康熙七年(1650)知县姜埴相继重修,使“入有门,升有堂,后有静室若干楹,丹垩轮囷,颜以匾额。又旁建号舍若干楹,以待多士”。并置田60亩,以为膏火之费。

起文书院文昌书院日久倾圮几尽,文风不振。乾隆六年(1741)潞安知府李为栋因其址而整新之,重建扩修讲堂、书舍数十楹,各赐名,如敬道、逊业、游志、存心等,书院更名为“起文”,“顾名思义,然后知公所欲起之文非徒文辞之谓也”,而“思有以大起文风而寓其意于命名也”。选八县诸生中才可成就者40人课诵其中,并捐俸600两,延聘山长。将废藩府闲田12顷,召佃户出租,以充诸生膏火。又从府库支发商生息银1694两,每年得利息银304两,为日后膏火脩膳经费。

上党书院乾隆三十三年(1765)知府刘育杰将原启(起)文书院易名为上党书院,认为“曰共学,后或易为文昌,又易为启文,要皆不若上党之称,名为从古且符郡体也”。书院有发商生息银1694两,每年利银304两8钱。乾隆五十三年(1785)查明共有前明护坟地13顷62亩6厘5毫,每年额征租谷331石4斗1升3合,作为上党书院士子膏火之用。又清出上党书院基地1顷50亩,照则输纳租谷,充作书院膏火。光绪八年(1882)知府何林亨捐俸重修书院,加增膏火费。所属七县共捐息本银8444两,年共得息银1303两,均作书院经费。书院历经明清两代约290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中学堂。

有《上党共学书院碑记》,焦竑撰文。

《文昌书院纪引》,王所用撰文。

《重修文昌书院碑记》,李中白撰文。

《上党起文书院记》,田懋撰文。

《起文书院地亩租谷碑记》,李为栋撰文。

《重修上党书院加增膏火記》,何林亭撰文。

莲池书院(原名心水书院,改名五龙书院、莲池书院,为潞安府属书院)

心水书院院址位于今长治市莲花池。古代为圣泉寺。康熙五年(1666)潞安府知府萧来鸾在寺庙旧址上创建书院,有“六谕堂3楹,南北厢房各3楹,月朔望阐宣圣谕六条;进而西又创为3楹,祀吕祖;池之上、刹之下又为四有楼3楹8窗,祀文昌;创东西两社学,迤而东为月宫龙门,东南为武曲楼,祀奎光,六谕堂南建八行厅”。还建有寿民阁、功过轩、洗心亭、九思亭等,左箴右铭皆教民勉为忠厚,耻为浮薄。缪彤以“君之心有似乎水也,因名之曰心水书院”。取育才之心,如莲池泉水深广汪然之意。

五龙书院康熙十一年(1672)知府顾岱将心水书院改名为五龙书院。取潞州东南名胜五龙山,晋慕容永时见五色云,而此山谓之五龙之义。

莲池书院康熙十八年(1679)知府程宪复将五龙书院改为莲池书院。与同知钱国玺,知县姜宣,教谕王良弼,绅士万代尚、王鼐、吕和钟、温子伟等月课士子。雍正间知县郭麟生并四城社学,复于莲池建立义学,后渐倾圮。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吴九龄将义学移置后院,再建讲堂,重新修葺文昌殿及各学舍,仍名莲池书院,但岁久又废为瓦砾。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陈雨人向府筹款,鸠工修葺。书院历经240年,宣统间废。民国初改为“民众教育馆”。

有《圣泉寺碑记》,李中白撰文。

《心水书院》,缪彤撰文。

勉学书院明代沈藩王府所办书院,敕赐“勉学书院”。书院逐渐不再以讲学为主,转而以刻书为主要事业,刊印了多种图书,如嘉靖四年(1525)刻《焦氏易林》,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明人康麟的《雅音会编》十二卷,万历九年(1581)刻《甬东山人稿》。崇祯元年(1628)所印之《沈国勉学书集》则为沈藩几代藩王的合集丛刊,包括凝斋道人朱诠鉌的《凝斋集》、南山道人朱允恺的《保和斋稿》、西屏道人朱恬焌的《绿筠轩稿》及朱珵尧的《修业堂稿》等。

有《沈国勉学书院集题辞》。

潞城市

卢山书院在儒学东侧,康熙十五年(1676)知县李时谦建,乾隆六十年(1795)知县高光大重修,嘉庆六年(1801)知县崔允昭、道光十四年(1834)知县刘炳青相继修葺并扩建,增置经费。书院原有地63亩,市房四区,岁得租赁钱60余缗,为束脩膏火。道光十四年(1834)劝捐实得制钱3400余缗,以3000缗发当生息,余钱400余缗为一切修理诸费。至光绪十年(1884)卢山书院规模逐步扩展为前后四进院,建有讲业堂、书院大厅、奎星楼、文昌宫,还有10余间斋房等。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建为高等小学堂。

长治县

雄山书院院址在荫城镇雄山北麓,创建于宋靖康年间(1127)曾名“秋谷书院”,定名“雄山书院”。后遭兵火而废。元泰定二年(1325)荫城儒士李桓重修恢复之,“殿庑斋堂,略仿郡学”。书院有田2顷,松树万株,所得以资助学。元末明初被称为“雄山三老”的兵部李惟馨、户部董程、礼部杜斆曾请示礼部为书院赐额“雄山书院”。还建有“知非斋”“可已堂”“万松亭”,在此结社唱和,广收门徒,施教于书院,成为北方著名书院之一。后邻寺僧人侵伐其木,乾隆时书院已倾废。书院历经宋、元、明、清,颇具影响。

东山书院原址在县东山之巅,明嘉靖间(1522—1566)义门仇森、仇朴建,隆庆初(1567)移置县南东火村,建有“先师庙3楹,其后为学习堂3楹,主教者居焉。舍斋有四:曰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在堂之前相对列;其庙之前,则建入德门;南构楼以储古今典籍,曰‘尊经楼’,楼下前额则题曰‘东山书院’;楼之北井厨、碾臼、碑亭皆左右列;其南厢屋共6楹,以居园丁田卒;入门之始建有格心桥”。院外西北置田50亩,煤窑1座,为脩膳膏火之资。东山书院自明至清历经300余年。后废。

有《东山书院记》,吕枏撰文。

长子县

廉山书院明天启六年(1626)知县周维新在县察院旧址创建,日久倾颓。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高蔼捐俸百两为倡,共得捐银1800两,庀材鸠工,重新规划扩充之。书院后为堂房3楹,中为讲堂,两庑各12间,重门累榭,位置秩然。院名“廉山”者,取意于县西部的发鸠山又名廉山、鹿谷山、发苞山,主峰称方山,是浊漳河的发源地。先后有冯文止(壶关进士)范学敷(长子举人)等出任山长。书院有学田50亩,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县王巨源重葺书院,捐俸及绅民捐银2000余两生息,以为师生脩脯膏火。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刘樾、光绪七年(1881)知县豫谦相继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名长子县高等小学堂。

有《长子县创修廉山书院碑记》,高蔼撰文。

《廉山书院记》,王巨源撰文。

《书院经费记》,王巨源撰文。

屯留县

藕泽书院院址在县城东南藕泽村。元至正十八年(1358)隐士宋思约创建,以教乡里子弟。有正殿2楹,塑孔子及四配十哲像;建讲堂若干间,延师讲学其中,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废时不详。

有《创修藕泽宣圣庙碑记》,翟祺撰文。

麟山书院

传经书院在县东隅。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焦以敬因察院旧址创建,名曰“传经”,捐俸银150两以为膏火。知县胡相忠、邢士端、郭廷肇相继增修堂宇,捐置地58亩,收租为馆俸。知县胡相忠、何现龙、赵煦先后筹备公用银875两,以为师生束脩膏火。

麟山书院乾隆三十七年(1772)传经书院更名为麟山书院。因“三嵕山,一名麟山,鼎峙邑西北境,最为灵奇。取名以此,固将一邑蔚秀之气,而储自里社,达于朝廷者也”。道光二十七年(1847)至咸丰元年(1851)相继重修讲堂、讲庭,并新增斋房38间,号舍20楹。大门榜曰“麟山书院”。并有两角门,“左角门曰‘义路’,右角门曰‘礼门’,示由斯路出入斯门者,当先明礼义;仪门曰‘慎余’,示诸生当慎言行以寡尤悔,无徒为干禄计;讲庭曰‘规矩准绳’,讲堂曰‘多士舒翘’,示诸生当敬业乐群,期为国用,毋或如稷下流弊于养蒙造士之意;殆三致意焉,使诸生触目警心”。道光、同治、光绪中递次增捐经费,共存公用银1000两,钱2030串,均发当商,每年以一五生息;并捐置地2顷15亩5分2厘6毫3丝,收租谷37石2斗,所得利息谷石,除为延师束脩及生童奖赏、卷价外,凡遇乡试之年,月课诸生各给宾兴盘费,视课之次数,人之多寡,以定成数,公举绅士经理此事。光绪九年(1883)当商刘某去世,亏短书院本利无着,经众绅力争,由县呈府奉委令,各当行将本凑足,而利仍缺,卷存礼房。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高等小学堂。

有《传经书院添设膏火碑记》,何现龙撰文。

《重修麟山书院记》,冯锡晋撰文。

襄垣县

古韩书院(曾名神祠书舍、泰晋书院、古韩书院)

神祠书舍在文庙东北隅。明成化元年(1465)知县张晓建。前建文昌祠3楹,帝君祠后建书舍16间,为生员读书之所,名宦刘凤仪、刘龙、刘夔,名儒郭秉聪、郝良臣、姚九功等皆出于此。此后渐经管无人,书舍颓废。

泰晋书院明万历时知县杨述中在旧址上改建,名“泰晋书院”,号“六豪会”。岁久又废。

古韩书院清乾隆十七年(1762)知县李体中于书院旧址重建,增置房舍,“北立讲堂3楹,西北修寝室2楹,南建对亭3楹,东建书斋12楹、厨房2楹、大门1座。院分上下,下院直而长,上院方而正,西墙黉门1楹,进通圣庙,以意示士子当外脱市井之气,入登礼义之堂,渐而积之,以窥圣人之美富,乃为学之准的也”。李体中亲题“古韩书院”,因襄垣为古韩地而名。并捐俸劝输共得银800两交商生息,又拨入地1顷20亩以为师生脩脯膏火。次年延请名师严训诸生。嘉庆八年(1803)王元棫增修。至道光年经费每年所入不过百两,不能具脩脯延山长,以致房舍坍塌。道光四年(1824)知县张力卓重为修葺,将其内门通文庙,颜曰“依文”,以居生童。与学师分任课程。将旧有资产暨书籍地亩注册,择绅士经理,按租息以给膏火。道光二十七年(1847)知县卓熙泰别创漳川书院以居生童,并将生息银及学用归漳川书院,而古韩书院遂废为文昌祠后院。咸丰六年(1856)知县孙福清将古韩书院改为古韩义学。清末古韩义学改为劝学所。

有《重建神祠书舍记》,屈铨撰文。

《建修古韩书院记》,赵复元撰文。

《古韩书院》,陈于廷撰文。

《古韩书院记》,张力卓撰文。

《古韩书院义学碑记》,孙福清撰文。

漳川书院院址在襄垣县学宫后。道光二十七年(1847)知县卓熙泰因古韩书院湫隘近市不可居,耗资制钱5500余贯,于次年在县衙东购地建成“漳川书院”,规模甚为宏敞,自影壁至后墙,一连六进,有大堂、讲堂、前后左右数院,房屋数十间,并立考棚东西各13间。古韩书院旧存有生息银及学田归漳川书院,有地1顷20亩租给乡民耕种,每年额收租银10两;有本银4000余两,发当商一分生息,以为膏火之资。同治年间,知县程汝涛令盐当两行将县官寿礼免去,各出钱100千文交书院,给应课生童,以助薪膳。每年招收生员百余人。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县立第一高小。

有《创修书院考棚记》,卓熙泰撰文。

独立书院元朝中期建,在肖家垛。名为书院,实为私塾。

平顺县

杜公书院院址在儒学西。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县杜之昂创建义学,“以教民间子弟,朔月讲读,复刊刻《捷解》成帙”。后人念其德政,乃以“杜公书院”之名称之。

黎城县

沧溪书院明正德初年(1506)古县村隐士赵初隐于田溪,创建沧溪书院,建圣贤道统堂,讲学其中,春秋率弟子行释菜礼,并订有书院教条。翰林修撰吕泾野过黎时,曾就访相与辩论。废于何时不详。

东阳书院院址在县东北,乾隆二十三年(1767)建为社学。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县吕绳祖改建为书院,嘉庆三年(1798)知县姚泰重修,嘉庆七年(1802)知县孟调梅建正房5间,咸丰八年(1803)知县吴载飏重修。书院原存地1顷39亩,市房3处,咸丰七年(1802)又存银964两6钱5分,存钱5000串,以上四项生息作为士子膏火。同治六年(1867)知县陈仲贵拨入练勇经费节省钱5000千文,均发盐局,按月八厘生息,岁共得息银92两,钱480千文。又光绪十一年(1885)知县刘钟麟于骡柜节省项下提钱200千文,以作经费及义学宾兴之用。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

尊经书院院址在池口街。清光绪十六年(1890)知县马汝良为帮助本县生童参加科考,创立尊经书院,有大门3间,二门1间,正房5间,东西学舍各3间,并捐廉1000吊作为创立尊经书院的经费息本。设馆师(山长)门斗两职。山长先为段镇,后为李天相。应课分内外两种,内肄业生有秀才、童生各20名,外肄业生只限秀才20名,每逢朔望考试,朔课教谕命题阅卷为正课;望课馆师命题阅卷为斋课。每月讲授3次,逢九进行,内外肄业生每人按季发给制钱500文。

壶关县

壶林书院

尚友书院院址在儒学东偏文昌阁后。明万历年间知县方应明始建,岁久倾圮。

同类推荐
  • 走进定西

    走进定西

    本书侧重于收集人文方面的背景资料,在定西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通过它的景观、民俗和民间艺术,给读者展示了定西简明的历史脉络。
  •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本书主要指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包括历史传说文化遗产远古文化历史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 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热门推荐
  • 战武惊魂

    战武惊魂

    脱离浮躁的凡尘琐事,前往太古的应许之地,书写宏伟的传奇篇章,创造无上的惊天神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荣辱兴衰,转瞬更替,回首见,豪情万丈,挥棍裂无尽。苍茫武林,谁能武傲群雄?追梦的少年,谁才是活着的传说?谁将成为各界的主宰?是你?是我?还是他?仰天长啸,问心,何处为天涯?谁人又知晓,我何以彷徨。爱无涯,情飘渺,浮沉断,无过虚无一片。生死,就在心中一念间。
  • 罪赎大陆

    罪赎大陆

    当我醒来之后,身边的人仿佛都在觊觎着我的一切...QQ群:35506003
  • 城市里有个乡下人

    城市里有个乡下人

    大家好,我叫关名左,我出生于习武孤家,原本我也不相信武学这种东西,可一件事就是关于武学的,它改变了我,也让我好接近城里妹子,那泼辣霸气呀,连老师都是这给力。如果想知道这些事情,就看看我的故事吧!
  • 勤王

    勤王

    经历生死的穿越男已逐渐掌握一省之兵权,从驻防的十万众很快增至三十万众,成为一国海防的坚强支柱,驱逐倭寇,扫平洋夷,“军霸”的雏形日渐形成。躁动的储君已经不能无视“军霸”的存在,与侠气“军霸”的较量正式开始。皇帝的权威是否会受到“军霸”的冲击,且看一代穿越男的统兵御敌涉政之才。
  • 校花的脂肪转移大师

    校花的脂肪转移大师

    大学生朱坚强偶然得到吸收和转移脂肪的能力,从此他的人生就不在普通。校花想瘦身,找他,女神想丰胸,找他。他就是朱坚强,胖子的天使,太平公主的福音。我是朱坚强,体重200斤,我为胖子代言,每一个胖子可都是潜力股哟!
  • 我无罪

    我无罪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中年律师被安排一个刑事案件的辩护,因为过于认真处理而得罪某黑恶势力,没想到被陷害杀人,而后被各种势力追捕。
  • TFBOYS之第101朵四叶草

    TFBOYS之第101朵四叶草

    她原本就像千万朵里非常普通的四叶草,命运的转变把她带到三位男神面前。而她阴差阳错下竟成了男神们的贴身管家?!三男一女同住一屋下,而且是和男神一起生活,又得日日夜夜隐藏自己爱慕的心情,而她到底真的爱谁?{这次我真的爱上了你,你是否能陪我度过每个十年。}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毒妃猖狂:特工嫡女

    毒妃猖狂:特工嫡女

    一代首席女特工穿越,废物?丑女?谁知她是魔武双修,八系召唤师,更是绝世大美女?看她揽美男,扁贱女,收神兽,炼神丹。“哼,穿越算什么。本特工照样混得风生水起。”但,谁能把这货收了去呀!某女冷冷挑眉。“梦儿!”看她如何收场!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宠溺温馨,强势来袭!
  •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

    《2008年中国杂文精选》主要内容:世相、混子、有尊严地告别人生、我们喜欢“彩排”、怎还拾荒养母、一位乡镇中心校长的记账单、“多次批示”说明什么?、评职称为何不让抓阄、“领导别墅”何以层出不穷、登报有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现在的教授都在研究些什么、我看“八十年代”、像吴冠中先生那样解放思想、不理解的崇拜、浪漫主义的“新闻眼、“暴发户”心态、三任书记一任不如一任、周正龙,一个小人物的悲剧、瞧瞧陈冠希是怎么做思想工作的、“愚人节”有什么好过的、话说官员带“陪读”、阎崇年被人掌掴的冷思考、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可怜丰都鬼难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