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4400000018

第18章 清空杂念,以灵感觉知万物(3)

大安现在之所以发笑,一方面是想起了那忍俊不禁的往事,另一方面,是因为师父一语道破了天机,使他当下悟到了自心即佛、心外无佛的真理。他想了想,又问:“识得自己本来就是佛以后怎么办?”

百丈仍是借牛说禅:“找到牛还会怎么办?骑上牛回家呗!”大安点点头,说:“师父,我知道了。可是,今后如何保持呢?”百丈道:“你不是经常放牛吗?你就像平常放牛那样,手拿鞭子看着它,不要让牛偷吃了人家的庄稼。”百丈大师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堆庄稼汉的禅。这时的大安,早已成了劳作者的一分子,所以能领悟到师父“庄稼禅”的奥妙。从此,大安休歇了自己那像猢狲一样向外驰求的心,一心一意做个本分的庄稼汉,老老实实牧自己的牛。一边放耕田之牛,一边驯心性之牛。久而久之,终于打成一片,样样精通,一举两得。

后来,与他最为要好的灵师兄,奉师命独自一人到湖南大沩山开辟道场,但很久都打不开局面。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元帅离不开中郎将。大安禅师主动请缨,带领几个同门小师弟来辅佐师兄。他拿出在百丈山学到的看家本领,开荒种地,供养大众。山中有粮,心中不慌。他的躬耕助道,真的起到了续佛慧命的作用。因为大沩山中粮食充足,禅僧们可以安心修行,所以前来求佛问禅的人多了起来,并渐渐发展成为住众一千五百人的天下第一丛林,成了当时规模最大的禅宗道场。

沩山灵圆寂之后,大众请求大安主法。他是百丈亲手教导出来的牧牛汉,上法堂说佛法自然离不开牛:“你们这些人总是请求我接任住持之位,是想得到什么呢?如果想成佛,很简单,你自己就是。你们哪,担着自己的佛不知且不觉,却到处向外寻找。这就像焦渴的麋鹿去追逐太阳,什么时候才能解渴呢?我们都知道,那在远方的阳光下,看起来波光粼粼的岚气,并不是真正的水呀!等你受它的诱惑走到跟前之时,就会发现它仅仅是一种幻象。所以,你们若想做佛,只要舍弃颠倒梦想、攀缘邪恶、污垢不洁的众生心,就是初发心的正觉佛。除此之外,还能向何处寻觅?因此,大安我在沩山三十年来,吃沩山饭,拉沩山屎,就是不学沩山禅。我只是看一头水牯(gǔ)牛,如果它离开大路去吃路边的草,就拽紧鼻具把它拉回来。它刚想去偷吃人家的庄稼,就用鞭子狠狠地抽它。这样训练久了,它便通了人性,能听懂人的语言,变得十分乖巧了。到如今,它已经变成了一头露地白牛(象征清静佛性),常常跟在面前,打都打不走。”

大安禅师将参禅喻为牧牛,可谓形象至极,恰到好处。他说得通俗易懂,一方面,使得禅僧们面对没头没脑、无从把捉的禅,有了一个浅显的入手处;另一方面,将禅修与日常劳动拧在一起,能结合实际,体味到禅的妙用。

后来,晚唐时,著名的禅师雪峰义存很敬佩大安自然淳朴的禅风,他在山里采到了一根树枝,形状很像蛇。他将树枝做成禅杖,在上面题写了八个字“本自天然,无须雕琢”,派人送给了大安。大安拿来欣赏了一会儿,吟道:“本是住山人,且无刀斧痕。”两位大师都在借事说禅。

一天,石霜庆诸禅师在大沩山住了一段时间,来向大安辞行。他刚要礼拜,大安问他:“有句无句,如藤依树,子意如何?”

这是大安时常问学僧的一句话,后来演化成了一个著名的公案。当时,石霜庆诸尚未开悟,无言以对。他怀着一颗惆怅的心,离开大沩山,来到了禅师道吾宗智的寺庙。道吾与大安是好朋友,他得知庆诸从大沩山来,关切地问:“大安有什么言句开示呀?”

庆诸学说了“如藤依树”的公案。道吾说:“你为何不回答他?”庆诸老老实实说“:因为我腹中空空,说不上来。”宗智说“:你替我看家,看我去给你报仇去!”

宗智急匆匆赶到大沩山,大安正在和泥抹墙。他回头,忽然看见宗智站在背后,惊奇地问道:“智头陀(苦行僧),你好稀罕哪!什么风把你给吹来啦?”

宗智拉开一副好斗的架势,说:“什么风?禅风!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来问你,你总是问诸方禅僧‘有句无句,如藤依树’,是不是这样?”大安说:“是。”宗智反问:“树倒藤枯时如何?”

大安用手指着宗智,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儿哈哈大笑。宗智被他笑急了,猛扑上来,扑通一声将他摁在了泥水里。大安不管不顾,躺在泥里,仍然手舞足蹈,哈哈笑个不停。

这件事,在后一代禅师中间还引起了一场法战,煞是好看:罗山道闲禅师在禾山之时,与清贵上座叙说禅林掌故。清贵说:“禅林之中没有谁能排位第一。比如大安禅师,他教化一千五百人的高僧,却犹输道吾宗智一筹。”罗山道闲禅师大惑不解:“大安输给道吾?何以见得?”

清贵将大安与宗智的法战说了一遍之后,评论说:“大安被问得无话可说,只能呵呵一笑,最后被摁倒在泥里。这不是输给宗智了吗?”

罗山道闲禅师道:“小孩子在看一幅画的时候,总是先看它画得像不像。若是画得十分像,就认为是好画。听君说禅,就犹如小儿论画。你怎么就没想到,宗智是恼羞成怒,才摁倒大安的呢?”

清贵狡辩不停。道闲正色道:“上座,你三十年之后,若是住持寺院,千万别再举这个话头,省得丢人。”清贵反复不肯认输,一定认为宗智有理。罗山禅师大义凛然地站立起来,一把将清贵从座位上擒了下来,摁倒在地。他大声对法堂里的众僧说:“各位,请注意一下。我今日与清贵上座,为大安与宗智‘如藤依树’的公案展开法战,以雪他横加在大安禅师头上的委屈。且请诸位评判。”

正在这时,匍匐在地的清贵突然大喊:“知道啦,我终于知道!是我错啦!谢谢罗山禅师,我明白过来了。”原来,在被罗山揪下座位,并摁倒在地时,清贵突然明白了,大安禅师那“有句无句,如藤依树”的法语是在激发参禅者起疑,要你截断两头,得个转身之处的路径,免得你就像那缠树的藤子,只是依附在他人的知见上,万年也无法独自站立!

景深

有关牛的禅话,在禅宗诸大祖师的语录中记载颇多。可以这样说,如果离开了牛的公案,中国禅宗必然是另一副模样。

较早出现的“牛公案”,是怀让以“打牛与打车”的机锋,纠正了马祖道一对坐禅修行形式的执着,由此,拉开了禅宗新阶段的大幕。此后,马祖开辟“洪州禅”,天下为之瞩目。一时间,大江南北学禅修禅谈禅蔚然成风,好不热闹!在马祖的儿孙中,许多人都曾直截了当地以“牧牛”来誓喻修行。先有石巩慧藏的“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后有百丈、大安句句不离牛的“牛禅”。而南泉普愿禅师,更是将活生生的牛直接牵进了庄严、神圣的法堂。他说:“我从小就养了一条水牯牛,想到河的东边去放牧,恐怕它吃了国王的水草;往河西去放吧,也怕它侵犯了国王的水草。不如就随便放放,总不见得有什么过错吧?”

为什么“牧牛”的公案多发生在马祖一系的传承中,而非同时代的禅宗另一大体系石头希迁那里?这实际上非常客观地反映出当时的一大史实: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

禅僧们肇建自己的道场,自立门户,必须首先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做到自给自足。这就需要大力提倡从事劳动,搞好农业生产。马祖及其弟子启建的丛林中,禅僧们每天必须下田干活。试想,农业生产,耕、种、拉车、拽磨,哪一样能离开吃苦耐劳、力大无比的牛?

它默默耕耘,为主人播种希望;它全力以赴,帮助人们越过坎坷;它奉献血汗,为人群换来丰收……百丈、南泉等大师高扬农、禅并重的大旗,倡导劳动即禅修、日用生活即佛法的全新理念。他们将修行、禅悟与耕种紧密结合起来,在说禅讲法时当然离不开手边事、家常话。而牛,是他们一天都离不了的亲密伙伴,禅话里自然就少不了它了。

祖师们以牧牛来教导弟子,真是美事一桩:活干了,禅也修了;粮食瓜菜大丰收,开悟的禅僧一大群,真可谓一举两得!

牛与禅的渊源至深,以至南泉与沩山两大师干脆说自己百年之后去做一头水牛。其禅旨意趣很值得深入参究一番。所谓的牧牛,也就是一个调心的过程。大安禅师的牧牛话,将调心的修行程序通俗化了,使我们每一个平常人都可以从这里入手进行禅修。我们像手牵缰绳牧牛一样,牢牢盯住“牛”--自己的心念,不瞌睡、不走神、不妄想,这就是最好的修行。在“牛”没有驯服之前,绝对不能放松。久而久之,牛与人合二为一,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和、恬静的心态,显发一种类似灵感的智慧,从而得到真实的受用。

心语

禅宗以“牧牛”比拟调心,惟妙惟肖,形象至极。野牛有一股犟脾气,需要很长时间驯化;恰如我们的心,妄想纷纭,杂念丛生,极难降服。

百丈怀海说:“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石巩慧藏说:“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禅宗这一调心方法,完全可以移植到现实生活之中。由于种种缘故,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养成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

这些习惯或者说习气都是长时间形成的(佛教称之为“熏习”),久而成性,很难改变。比如抽烟,所有抽烟者都知道其有百害而无一利,但真正能戒掉的人少之又少。

下决心改变旧习气,就要像牧牛一样,时时保持警觉之心,当其欲念刚刚冒出头时,马上“蓦鼻拽将回”,绝对不能迁就。只要你用意志力矫正一次,其惯性就会减弱一点点,如此坚持下来,你的觉照力就会越来越灵明,而固执的习性却越来越弱直至消失。

“鲍鱼之肆,久而自臭;幽兰之室,日增其芳”。不良习性与好的习惯都是自己养成的。笔者曾是二十五年的烟民,每日吞云吐雾两包,用此法七日戒绝,而今已十五年。相信自己,你也能。

〔1〕蠹(dù)鱼,即书虫。也用来形容爱书人。

〔2〕业师,指教育过自己的老师。

〔3〕圣果:即正果,指佛教修行所达到的圆满境界。

〔4〕岚气,指山林间的雾气。

〔5〕肇建:创建,始创。

同类推荐
  • 犹太商道:竞争不败的九大胜技

    犹太商道:竞争不败的九大胜技

    本书以众多犹太商人的成功案例为典范,从心道、智道、人道、借道、财道、赢道、势道、营道、守道这九个方面总结了犹太人的经营哲学与赚钱之道,一探其获取利润的机密。
  • 边走边悟

    边走边悟

    人的生命是相当有限的,人活不过树木,更不用说苍石,所以我们感觉她是多么的宝贵。如果生命是无限的,那么明日复明日,一切就会到明日再说。如果生命是无穷的,那么她就会像沙土一样廉价。正因为人不知道哪天会死,所以才会格外地珍惜生命,不虚度一生。智慧的人多能人生顿悟,看淡尘世的物欲,抵御各种诱惑,善去烦恼和痛苦,惜时如金,提高生活的质量,丰富人生的内涵,踏踏实实做些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从而流芳百世。愚蠢的人一般是混沌人生,一生只会贪求名利,在烦恼和痛苦中过早地耗尽生命的“灯油”。
  • 百年清华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百年清华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书中讲述了清华大师们近百年流传下来的逸事,虽然一件一件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整本书读过,你会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清华的校园之内,无形之中身心已经得到了不可思议的陶冶。这也正像一句名言所说:“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大师们早已驾鹤西去,而他们的智慧却永留人间。现在,让我们追随智者的足迹,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让我们搭乘智慧的飞船,去邀游梦想的蓝天,创造人生的辉煌!
  •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谁都想让自己说的话有人听,都想让自己做的事情被人重视,那么如何去说、去做就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人缘,是否受到别人的欢迎,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大力支持,不仅受到其地位和出身的影响,更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说话做事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才华横溢,却总是四处碰壁,步履维艰;而有些人尽管资质平庸,却能够步步为营,无往不利。很多人为此困惑,迷茫,而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从说话的技巧和做事的诀窍入手,告诉人们说话做事如何才能有效率,以生动的例子和含义深刻的评述告诉读者说话有人愿意听,做事有人重视的奥秘所在。"
  •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全新珍藏版)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全新珍藏版)

    学校里学不到的成功秘诀,改变女孩命运的金科玉律。260多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向青少年娓娓讲述为人处世及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是青少年立足社会必修的18堂人生课。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用心去发现,将浓缩的真知化为鲜活的智慧,我们就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驾轻就熟。
热门推荐
  • BOSS凶猛:乖妻领证吧

    BOSS凶猛:乖妻领证吧

    少走上了一条宠妻如命的不归之路……豪。“我的妻子……只能是你,林星沫。”
  • 陛下自重,萌妃有点甜

    陛下自重,萌妃有点甜

    她一朝穿越,竟变成古代版拇指姑娘。还好天生异能,无人招惹。异世陌生?看她异能且逍遥。后宫刁难?这些都是小事情。江湖险恶?还不快快来征服。拇指姑娘驾到,诸君请绕道!
  • 匠者传说

    匠者传说

    一个武者可以因着一件神兵利器无敌于天下,一把神兵也因着一个武者而名动天下,令所有修炼者趋之若鹜;一个少年,一把铁锤,却演绎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铁锤一出,万兵臣服,一锤定天下。
  • 神医贵女

    神医贵女

    想她堂堂国际特工的佼佼者,怎么会穿越成个受气包,叔可忍,婶不可忍,退婚是什么东西?好吃吗?不过,这王爷不错,颜好就是任性,她讪笑道:“王爷,您昨日才刚大婚,不在家陪新娘子,跑到皇宫是何道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与日

    神与日

    当真相被掩盖当历史被抹去庸庸碌碌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 闪光的龙

    闪光的龙

    两个社会上的小混混,一次偶然的山洞探宝经历,引出了一个离奇和诡异的故事请跟随主人公一起穿越大漠戈壁,高山峡谷,体验古墓石洞的诡异;史前文明的神奇。发现真相,揭露大国阴谋,从不断的历险中体会远古的震撼;透视神秘宗教的迷雾。
  • 亚特兰蒂斯传奇

    亚特兰蒂斯传奇

    “在这个鬼魅和怪兽大行其道的阴暗世界,没有一种生物能如此深深地把恐惧的种子植进你的心底——除了那些身着黑袍,出没于迷雾沼泽的神秘巫族。”
  • 遇见你的时候所有星星都落我头上

    遇见你的时候所有星星都落我头上

    我给所有也包括我的姑娘,你们的善良,别人眼中的丑陋,虚荣,可怕的一切,世间的人事。爱过的他们,他们爱过的你。写好的故事。许今说,我们人类都是可以为爱情死但离了吃的不能活的生物,都是一类群体,何必相残呢,在你唾沫淹死我的时候你知不知道你也会在淹死我之前被渴死,虽然上天给了你大象的身材,但没给你大象的脸啊,少喷点。
  • 智慧故事荟萃(下)

    智慧故事荟萃(下)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下册收录了飞行员智脱虎穴、法国军官巧审间谍、闻香味夜行军、强光射目破德军、假战士真勇士、隔岸观火解放长春、爱迪生妙算数学题、希特勒借刀杀人、给狼洗礼、瞎子坠桥、杨修智悟丞相题字等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