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3200000042

第42章 明朝(6)

当时外廷大臣议论的焦点在于,先是郑贵妃进奉美女,致使皇上身体虚损;接着由崔文升进奉大黄,投“相反相伐之剂”,使他身体虚脱;再接着服用李可灼的红丸,光宗便逝去了。所谓的“红丸”,其实是红铅金丹,由红铅、秋石、人乳、辰砂炮制而成,是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大黄性寒,红铅性热,两者同时用于纵欲过度的身躯,结果只会导致速亡。稍懂药理的人决不会采用崔文升、李可灼的药方,来治光宗的病。李可灼、崔文升自然该受到惩处,但大臣们还希望能揪出幕后策划者,郑贵妃的嫌疑最大,自然难脱干系。方从哲任内阁首辅,对于事情的前前后后,最为清楚,却未能有效制止,本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况且在处理李可灼、崔文升时,本应严惩,但是方从哲却从轻发落,仅将李可灼罚俸一年,后又改为驰驿回籍,崔文升则让司礼监议处。崔文升本来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岂不是让他们自己处理自己。这明显是有意包庇!于是议论蜂起,群情激昂,纷纷猜测方从哲与郑贵妃有可能是合谋。不过,郑贵妃进奉美女,又指使崔文升进药,已昭然若揭。但是李可灼进红丸是否出于郑贵妃的指使,这缺乏应有的证据,至于方从哲是否合谋也没有直接的证据,只是猜疑而已。幸好内阁次辅韩爌上疏将红丸呈进的经过公布于众,才使得方从哲得以从困境中解脱。但是,郑贵妃在红丸案中扮演的角色,始终留在人们的怀疑之中。

朱常洛病逝后,他的儿子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可是宫廷内的纷纷扰扰并没有停止,接着又发生了“移宫案”。所谓“移宫”,就是一些不应占有乾清宫的人占据了那里,为了维护体制,要让他们移出,因此便生出许多事端来,便有了移宫一案。

乾清宫,如同外廷的皇极殿,只有皇上与皇后才能居住。其他妃嫔,不可以长久居住,以示尊卑。因此乾清宫地位显重,许多妃嫔一心向往,希望能定居在那里。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王皇后去世后,神宗也病了,郑贵妃便以侍疾为名,住在乾清宫。神宗去世后,郑贵妃仍然赖在那里,后来迫于廷臣的压力才搬回慈宁宫。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死后,便一直由李选侍抚养。光宗继位后,李选侍借口要照顾朱由校,便也在乾清宫住下。郑贵妃便极力拉拢李选侍,两人相互勾结,郑力图为李请封皇后,李则为郑请封皇太后,但是随着光宗的速逝,她们的册封企图都落空了。照例李选侍应该从乾清宫搬出,但是她效法郑贵妃,也赖在乾清宫不走。她的意图很明显,是要迫使朱由校继位后,册封她为皇太后,郑贵妃为太皇太后,实行双重垂帘听政。然而即将即位的朱由校,他的境遇并不比父亲朱常洛好多少。由于朱常洛本来就不得神宗的宠爱,所以朱由校虽为长孙,自幼也备受冷落,万历帝直到临死时才留下遗嘱立他为皇太孙。而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据说是受李选侍凌辱致死的,临终前还留下遗言,与西李有仇,负恨难伸。朱由校从小也受到李选侍的欺凌,而且他性格软弱,对李选侍一向惧怕。于是,李选侍挟持朱由校,控制了乾清宫,企图把持朝政。

神宗、光宗相继去世,新帝的继位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就在光宗驾崩的当天,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不料却遭到太监的阻拦。杨涟等人见到朱由校,即刻就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定于当月六日举行登极大典。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起见,朝臣们将朱由校安排在太子宫慈庆宫暂时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其安全。李选侍企图挟持朱由校的愿望落空了。不久李选侍又提出,凡是大臣的奏章,要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这当然不合体制,遭到朝臣们的强烈反对。如今新皇帝登极在即,朝臣们便敦促李选侍移出乾清宫。李选侍虽然不敢蛮抗,但是却采用“拖”的办法,不说不迁,却又总是赖着。直至登极前一日,李选侍仍然占据着乾清宫。杨涟心急如焚,一面上疏,一面催促方从哲,令速请李选侍移宫。九月初六,朱由校即皇帝位,是为熹宗,改明年为天启元年。宣谕,痛斥李选侍的罪状,又下令让李选侍搬出仁寿殿,移到哕鸾宫(宫女养老的宫殿)去住。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

链接:乾清宫

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首,位于乾清门内。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乾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彻”的意思,一是象征透彻的天空,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二是象征皇帝的所作所为像清澈的天空一样坦荡,没有干任何见不得人的事。

十二、袁崇焕之死

作为明季镇守辽东的守边大吏,明督师袁崇焕实为抵御后金的中流砥柱。在与他交锋中,努尔哈赤惨败宁远,忧愤而死;皇太极也折戟京师,铩羽而归。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挽狂澜于既倒、为朝廷所倚重的大将,却落得被磔杀、万人争啖其肉的悲剧下场。这是为什么?

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祖籍广东东莞县,落籍于广西藤县。由于是南方人,思宗私下里称他为“蛮子”。明代两广并不是文化发达的地域,当地出身的官员却另有一种气质,像出身于广东琼州府(今属海南)的海瑞,也曾经是一代名臣。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军队与明军相比,明显占据优势。天启二年(1622年),后金屡犯边关,无人敢敌,袁崇焕请命率兵出关,镇守辽东。袁崇焕在宁远(今辽宁兴城)筑城御敌,采取以守为攻战略,屡挫敌兵。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一战,袁崇焕采用新式武器红衣大炮,以万余人的劣势打败努尔哈赤13万大军的进犯。努尔哈赤自25岁起兵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次却遭到惨败。宁远一战,使得袁崇焕声名远播,并且一度使辽东战局出现了转机。但是当时正是“阉党”魏忠贤专政,袁崇焕受到排挤遭到罢免。思宗即位,铲除了魏忠贤的势力,重新召回了袁崇焕。思宗对袁崇焕非常信任,崇祯元年(1628年),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对抗后金军。并赐给他尚方宝剑,以便袁崇焕全力应付辽东战局。这时候袁崇焕的地位达到巅峰。但是第二年年底,袁崇焕就被解除了兵权,投进了监狱。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十六日的下午,袁崇焕便在京城的西市被凌迟处死,然后传首边关示众。

一位赫赫有名的守边大将竟落得如此下场,这是何等的悲剧!袁崇焕的死,在崇祯元年的“平台召见”即埋下了祸根。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思宗在平台召见袁崇焕,袁崇焕夸下海口:“5年东患可平、全辽可复!”这种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酿成了袁崇焕日后的悲剧。思宗对于袁崇焕所提出的种种要求均予满足,可见思宗是平辽心切。袁崇焕犯下的另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是擅杀东江总兵毛文龙。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督师蓟辽兼登莱天津军务。他曾在皇帝面前夸下5年复辽的海口,手持尚方宝剑,统揽辽东军事大权,对于一向不听节制的毛文龙当然不能容忍。然而对于袁崇焕而言,杀毛文龙确实不是明智之举。明史专家樊树志先生对此作过详细的分析。毛文龙平时虽也干过一些贪赃枉法、劫掠商旅的事,但罪不至死。毛文龙作为平辽将军的存在,毫无疑问对后金是一大威慑力量,是他们南下进关骚扰的后顾之忧,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对此,袁崇焕也不否认:“东江一镇,乃牵制之必资也。”至少有毛在,辽东的清军就动弹不得,这种兵力上的牵制是极其重要的。毛文龙的牵制作用一旦解除,后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长驱南下。袁崇焕杀毛文龙,为后金军大举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很快导致兵临京都城下的“己巳之变”。

崇祯二年(己巳年)十月下旬,皇太极亲率重兵,避开辽东宁远、锦州一线,绕道辽西,突破喜峰口以西的长城边隘大安口、龙进关、马兰峪等关口,一路势如破竹。袁崇焕在山海关以外的重防全部失效,后金军队10万抵达遵化城下,距京师不到二三百里。十一月初一日,北京宣布戒严。长城以南的遵化至蓟州一线,本属于蓟辽防区。袁崇焕的重点是治兵关外,但是他作为督师,也是责无旁贷的。袁崇焕的反应是立即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前往增援。赵率教原任蓟镇总兵,对于蓟镇情况比较熟悉,但这次仓促应战,结果遭到惨败,赵率教阵亡,全军覆没,形势异常严峻。

思宗一面传谕各镇兵勤王,一面命袁崇焕统京都各路援军抗敌。后金兵从遵化起兵,越过蓟州向西进发。袁崇焕侦察到敌兵已向西进发时,并没有在路上堵截后金军,而是直接奔往京城。结果,后金兵一路接连攻陷三河、顺义等县,驻扎在牧马厂,离京城二十里。袁崇焕本应该把后金军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展开决战,以确保京城安全,但是他护驾心切,舍弃上策,退保京城,这无异于纵敌深入,把战火引到京城外围。

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率大军由牧马厂起行,进攻北京城德胜门。此时在德胜门驻守的是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的援军。袁崇焕、祖大寿得知,立即赶来救援。皇太极令大贝勒莽古尔泰率领左翼八旗兵阻击袁军。侯世禄得知后金军来攻,率部不战而逃,满桂率军独战,负伤后,退守将军庙。皇太极取得德胜门战役的胜利,但是大贝勒莽古尔泰却遭失利,于是皇太极停止进攻。二十一日,思宗命开德胜门,满桂率领残兵进驻北京城。十一月二十三日,思宗在平台召见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等将领,袁崇焕希望能像满桂一样,率兵入城,但遭到思宗的拒绝。二十七日,袁崇焕击退了皇太极的军队,京师外围局势趋于平静。

皇太极于是不失时机地导演了一出反间计,其情形很像《三国演义》中周瑜利用蒋干盗书的情景。皇太极先是将太监杨某俘获,接着故意在旁边耳语:“今日撤兵,袁经略有密约,事可立就矣。”然后再让杨某逃跑。杨某一回京城立即向思宗报告,有了这密报,思宗对袁崇焕的容忍与信任便荡然无存了。十二月初一日,思宗以讨论军饷为名,再次在平台召见袁崇焕,令锦衣卫拿下。袁崇焕远来救驾,竟被逮入狱,辽兵顿时人心涣散。十二月四日一早,祖大寿便率部离京,出山海关回宁远。对于祖大寿这一举动,朝廷上下均感到震惊。思宗这才意识到,敌兵还未撤退,最有战斗力的辽兵就先脱离战场,形势令人担忧。思宗便接受兵部尚书梁成栋的建议,命令内阁六部官员前往狱中,劝说袁崇焕,希望他顾全大局,阻拦祖大寿的东行。袁崇焕欣然从命,立即修书与祖大寿。祖大寿接到督师的亲笔书信,泣不成声,便又挥师入关,一路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同时切断了清兵后路。皇太极于崇祯三年(1630年)自率大军退还盛京,留下二贝勒阿敏驻守关内四城。思宗原本对袁崇焕疑心重重,后来听说收复的失地大多是辽兵的功劳,便又有重新起用袁崇焕的念头,甚至认为“守辽非蛮子不可”。但是,朝廷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乘机作乱,制造事端。梁廷栋与温体仁前后多次上疏,极力请求杀袁崇焕。八月十六日下午,思宗在平台召见文武官员,在列举袁崇焕种种罪状之后,随即宣布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妻妾兄弟流放到福建,家财没收。一代功臣就这样惨遭屠戮。

对于袁崇焕的冤死,人们有过很多的猜测,例如“五年平辽”的夸夸其谈、擅杀毛文龙、己巳之变、皇太极的反间计、党争的后遗症,这些可能都是致袁崇焕于死地的重要因素。但是,杀袁崇焕的决定,毕竟是由思宗亲自做出,并且实行的是最残忍的酷刑——凌迟处死。对比3年前,君臣平台召见、赐尚方宝剑的信赖与倚重,已是天壤之别。袁崇焕的冤死,与思宗有着直接的关系。思宗一生多疑,并且急于求成,他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陋习。思宗对于大臣的态度,其严峻和刻薄已经超出想象。在杀了袁崇焕后,他越发地不信任大臣,频繁地更换和滥杀大臣。崇祯一朝17年,内阁大学士如走马灯一样,轮换了50人,变换之快,令人咋舌。《明史·袁崇焕传》又说:“初,崇焕妄杀文龙;至是,帝误杀崇焕。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读来令人感慨不已。如果说袁崇焕妄杀毛文龙是一大错误,那么思宗误杀袁崇焕是错上加错,两者均为亲者痛仇者快,使皇太极不费吹灰之力而除去两员难以对付的大帅。对于明朝而言,杀袁崇焕无异于自斩手足,自毁长城,此后再难以谋求足以克敌制胜的帅才,辽事更加难以收拾。

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灾荒,租赋苛重,民不聊生。天启七年(1627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饥民冲进县衙,杀死知县之后,各地农民、饥民纷纷响应。不久涌现了几十支起义军,最后由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但入京后,李自成的将领贪图享受,沉迷酒色,大顺政权很快被清军剿灭。

链接: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亦作皇太子、洪太极、黄台吉,满洲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之子。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改年号为天聪,史称“天聪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皇太极在世时期,保护汉族人、减轻农民负担,并迁都沈阳。皇太极是大清帝国的实际建立者和开国皇帝。他还诱使多疑的明思宗凌迟处死袁崇焕,为后来清朝灭明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同类推荐
  • 川康纪

    川康纪

    时民国,中华乱。群雄并起,军阀分立,列强欲分中华而食之。蜀中,三少年,迎乱世而生,恩怨并济,闯川中,战倭寇,共演热血之史。
  • 天宫录

    天宫录

    一个少年的复仇史,一个帝国的成长史,在生与死之间不断的徘徊,只为走出自己的人生。。。。
  • 东华大陆之帝国飘摇

    东华大陆之帝国飘摇

    架空历史小说,主要描写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故事。金戈铁马,气吞山河;泱泱大和,共赴国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热血、忠勇、谋略、爱情一个都不少。新人首发,多多支持。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从亚洲腹地到欧洲

    从亚洲腹地到欧洲

    在中国区域史研究中,西北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推动中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区域史的研究;而要提高区域史研究的水平,也必须充分吸纳通史研究的成果。只有如此,方能丰富中国史研究的内容,推动中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热门推荐
  • 回忆的爱

    回忆的爱

    一个小人物的爱情,等待着的那个人,回忆与想念的感觉!
  • 热血天命

    热血天命

    武元大陆,看小木一是怎样一步步的踏上巅峰,黄境,玄境,地境,天境,灵境,魔境,圣境,仙境,神境。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中华清廉故事

    中华清廉故事

    “廉”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代的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为节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被后人歌颂为清官廉吏。“晏婴尚俭拒新车”“吴隐之笑饮贪泉”“狄仁杰廉明断案”“于成龙骑驴赴任”……这些都是清正廉洁的率先垂范的典型。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清正廉洁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 谁的年华蹉跎了我的岁月

    谁的年华蹉跎了我的岁月

    我们都和她一样,渴望有一个激情澎湃的青春,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东方槿,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韩语专业的姑娘,学生时代一直平平淡淡,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一段有点“荒唐”的刺激的青春。
  • 仙纹主宰

    仙纹主宰

    仙无永生,唯有陨落。黄泉干涸,失去了轮回。地狱成了仙的坟墓,无尽的战场成了英雄冢。他,走出一条自己的仙道,踏入轮回的转盘,黄泉涌现,群仙觉醒。一念斩断天地牢笼,追寻万年前的天地大秘,只为求得仙的归宿。本书交流群:333690774
  • 叶铭之恋

    叶铭之恋

    你若爱我,我定不负你。你若不爱,就请放开手。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猫科动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猫科动物

    本书从猫科动物的起源入手,重点阐述了猫科动物的种类、特征、习性、分布以及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和联系。
  • 胭脂醉

    胭脂醉

    "腻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矫揉造作,厌了六朝金粉的绮丽韶华,南来的风落尽了繁花,唯独绽放在辛酸与痛楚中的那朵奇葩。她,出身卑贱却走进将相帝王家。她,沦落青楼却将旧主恩情牵挂。暮然回首,耳边那一句句的海誓山盟在岁月里崩塌,蹙眉追忆,枕边那一幕幕的温情被时光摧垮。
  • 南风一梦

    南风一梦

    前世,她是沈家不受待见的私生女永远不见天日家族的背叛让她不得不踏上了一条没有归路的杀手之路一次任务中却意外穿越再次睁眼,命运却再次和自己开起了玩笑……—————————————她本是红尘中一粒不起眼的沙子,随风而逝,在乱世中挣扎、漂泊,背负一身的血债,只为活下去;在遇上一群妖孽之后,于是她凌乱了……他睥睨,高傲,尊贵,却隐匿身份与南馆之中,与人周旋,笑容背后是誓要将天下尽收囊中的野心……当他遇到她“阿九长得如此美貌,却甘心做个替人跑腿的龟公,真是可惜可惜呀。”“这天下最痛快的事情就是每天有数不清的银子花,我阿九很满足,不过倒是美人儿你小心自个儿的身体,可别操劳过度呀!”某人在风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