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5300000025

第25章 施咸荣的美国小说翻译与H.沃克、J.D.塞林格(2)

第二节 追求“归化”:生动传神,辞疏意显

无论是《麦田》还是《战争风云》,施咸荣翻译策略的最大特色是始终如一体现“归化”痕迹,使译入语言符合所面对的读者。它是一种自然、流畅、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法的翻译方法。判断“归化”的标准就是看译文对文化信息的处理。

原文:“... old European skullduggery,brides and counterbribes,doublecross and triplecross,sudden reversals of old alliances,secret temporary patching up of ancient enemies,convoluted chicanery in the dark —all leading at last to the horse race,when all the shadowy corruption was put to explosive proof in red sunset light.”p.57

译文:古老欧洲的钩心斗角、行贿和贿上加贿;欺骗和骗上加骗,对旧日盟友的突然反目,临时与多年夙敌暗中勾结,种种诡计和尔虞我诈——这一些都以赛马为归宿,那时候一切鬼蜮伎俩都在落日的余晖下表现出来。(84页)

施咸荣用四字短语和成语实现了译文的流畅,并且,“行贿和贿上加贿;欺骗和骗上加骗”达到了与原文对等的谐音效果(asso nance)。同时用“夙敌”这一地道的文化词表示ancient enemies,表现了译者驾驭文字的娴熟技巧。用“鬼蜮伎俩”来表示文中的“shadow corruption”,也体现了古人惯用“鬼魂”来形容“阴暗”的文化习惯,并且使译文优美、生动、传神,传达了“辞疏而意显”的美感。

施咸荣翻译中的“归化”现象随处可见。首先,在处理对话中一些诸如“hell”,“God”,“My lord!”等词时,他常用“他妈的”、“老天爷”、“你真混!”来替代。同时增添本族语文化的意象也是译者常常使用的方法。如在原文P35用了“weathered fat face”来描写德国潜艇军官的脸,而译文使用了“久经风霜”来形容,增添了一个中国传统意象“风霜”来表示“weathered”,既能让中国读者联想到军官的脸受到是自然、天气影响变得粗糙,又使中国读者联想到军官因为备战而“饱经风霜”。又如:“with booming voice,and an enormous appetite”(译文:声音洪亮,吃东西胃口极大),再如:“It's an awkward meal”(译文:人家依旧吃得很别扭)。

译文《麦田》中“归化”现象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美国,俚语属非规范语汇,常为亚文化群成员使用,一般说来,俚语比较粗俗,有反文化的倾向,但是生动活泼,富有感情色彩,诺·韦伯斯特在1928年给俚语下的定义是“低级的,庸俗的索然无味的语言”。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求新,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作为一个团体,他们交往比较密切,是产生俚语的主要大军之一。霍尔顿是个对正统美国文化、价值观念持反叛态度的学生,他不想“上大学,做办公室,挣大钱”。所以他当然喜欢讲这种有别于上流社会标准语言的俚语,讲“钱”,他不说“money”,要说“dough”,说“被开除”,他不用“to be dismissed”,用的是“to get the ax”。在美国现代英语中有关性与排泄物的词汇属于禁忌语。霍尔顿就逆社会的潮流,敌视所谓的社会文明,表达“冷得要命”,他用“freeze my ass off”,或者“it was cold as a witch't teat”。Ass的俚语意思的“屁股”,“teat”的意思是“奶头”,“废话”的英语对等词一般用“nonsense”,但霍尔顿却要用“crap”,“horse namure”。译者施咸荣很好地传递了这一信息,“冷得要命”和“奶头”符合译入语口语习惯。

上文地道的本族语的表达法使译文生动流畅,恰到好处地达到了美学效果;对一些文化词的翻译,译者通过增译手段实现了“文化对等”。

施咸荣通过增译的方式达到译文“归化”目的,使文学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社会里产生作用。正如美国沃里克(Warwick)大学翻译研究名誉教授、翻译理论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Andre Lefevere将翻译研究与权利、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结合起来,在“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中提出,翻译是改写文本的一种形式,是创造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他认为,译者的意识形态与译本形成时期的主流诗学是决定文学翻译的两个基本因素。意识形态不仅是支配译者翻译的基本策略,而且规定了译者如何解决与原文中论域(Universe of Discourse)和语言相关的问题。因此施咸荣的《战争风云》之所以会采取“归化”的译法也有其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其一,“文革”期间的文艺的首要标准是政治,然后才是艺术,而艺术又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因此,文学翻译不得不考虑它的读者因素,即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读者群决定了译文的“归化”译法,译文、译者靠近了读者。小说的中译文非常流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第一刊就印了58万册。其二,由于小说译本的政治目的,这部史诗性的作品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中国当时政治军事服务。译者在这种目的的牵引下,更注重其中与军事有关的专业词汇,而对与之无关的信息解释得很少。我们发现小说译文中其中绝大部分的注释与海战、地名、人名、历史有关,而对其他文化信息的解释很少,基本“归化”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译文的归化策略与当时政治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关联。

施咸荣在塞林格小说《麦田》译序中写到:“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独创一格,这种风格后来被不少西方作家所模仿。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使用了大量的俚语和口语,在翻译中完全传达出来确有很大困难。译者只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足之处只好引咎自责。”其实,施咸荣正是意识到了小说《麦田》的语言特色。译文很好地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段,使得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习惯。

意识形态——个人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赞助人意识形态——对《麦田》译文中脏话处理的影响亦是颇为明显。一方面源于译者本人的性格,所受教育,译风修养所致。其个人意识受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更大。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向来重视礼教。“克己复礼为仁”这一传统儒家思想要求人们“非礼莫言,非礼莫视,非礼莫听”。因此施咸荣在翻译中对语言的选择肯定会下意识地往“礼”的方向靠近。而且,政治运动中的各种经历(1956年的肃反运动中受到冤屈,被隔离审查五个多月。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又被内定为有“右倾思想和言论”,降一级工资)也给他的个人意识形态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得他在翻译中对于语言的选择比较谨慎。原文中的脏话往往被回避或委婉地表达。另一方面源于翻译活动本身具有时代性,依施咸荣所处社会时代,对《麦田》中的脏话不同的处理也是其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赞助人力量对其翻译进行操控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内的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选题提出的要求是翻译介绍优秀、进步的外国文学作品。当时的出版审查制度非常严格,翻译文学作品限定只能由少数出版社出版。那些不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往往无法通过审查或只能“内部发行”。《麦田》这样一本“叛逆”、“堕落”的书(即便是美国当时某些图书馆也曾一度将该书列为禁书)要想出版发行,译者肯定要对其进行修改净化。如序言中施咸荣强调:“我国的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受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亲切关怀,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因此看了像《麦田》这样的书,拿自己幸福的生活环境与资本主义的丑恶环境作对比,确实能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当然,如果有个别青少年分不清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界限,不珍惜祖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竟也去盲目崇拜或模仿霍尔顿的思想、举止和言行,那自然是十分错误的了。”这里不难看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痕迹。

原文:They don't do any damn more,molding at Pencey than they do at any other school.

译文:在潘西也像在别的学校一样,根本没栽培什么人材。

(这里施译‘damn’比较温文尔雅。有译者译成:跟别的学校比起来,他们在潘西做的培养工作他妈的强不到哪儿去。)

原文:Old Marsalla,he damn near blew the roof off.

译文:老马萨拉,他差点儿没掀掉屋顶。

(另有译文:毛尔绍洛这厮,差点儿没他妈把房顶给崩掉。)

原文:I was probably the only normal bastard in the w hole place—and that isn't saying much.

译文:我也许是这地方唯一的正常人了——而我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大。

(另有译文:我很可能是整个这儿唯一正常的混蛋——这话说得不算过分。)

原文:What I liked her?She didn't give you a lot of horse manure about what a great guy her father was.

译文:我喜欢她的地方,是她从来不瞎吹她父亲有多伟大。

(另有译文:我喜欢她,因为她没多说他爹如何如何了不起之类的屁话。)

如果统计施译,我们发现像“他妈的(包括他妈、去你妈的)、杂种、婊子养的、混蛋”等脏话总计出现292次,比较其他译者的少35%。我们认为这足以印证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日耳曼学系教授,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之一的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在《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一书中所提出的翻译“三要素”理论中关于意识形态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的观点。与勒菲弗尔有类似观点的还有王东风在“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一文。王文从历史的角度对佛经的翻译和严复的翻译行为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揭示了在这个最高准则之上还有一只无形之中操纵翻译行为的手,那就是“意识形态”。

(注释:Lefevere,André. 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 ame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施咸荣翻译的《战争风云》同样流露出译者重视译入国的语言表达习惯,显得流畅清新、自自然然。下文我们将举例以示读者。

原文:Roosevelt's large pink face was self-consciously grave(p.655)

译文:罗斯福红润的大脸显得严肃而又不自然。

原文:Familiar problems are up at once:excessive and contradictory requests from the British services,unreal plans,unfilled contracts,jumbled priorities,fouled communications.(p.660)

译文:熟悉的老问题立刻就来了:来自英国军方过分的和自相矛盾的要求,不切实际的计划,未曾履行的合同,乱七八糟的都要优先的要求,混乱不堪的通讯联络。

原文:No war material could be used against Hitler until it had crossed the ocean.(p.60)

译文:战争物质不通过大洋就不能用来对付希特勒。

原文:Hopkins,squinting out at the sunny water,wore a pained expression.(p.951)

译文:霍普金斯斜眼看着阳光普照的海面,满脸不高兴。

原文:Pug saw so virtue in equivocating.“No,sir,I'd guess that was it.”(p.668)

译文:帕格明白,含糊其辞没有好处。

原文:“But isn't the Pacific your fight,pure and sim ple?”(p.668)

译文:“难道太平洋的事不完完全全是你们自己的事吗?”

原文:If the United States became a full-fledged ally,it would all go much faster,of course.(p.952)

译文:如果美国成了一个正式的盟友,当然一切就会进展得快得多。

原文:Your president warned Stalin,I warned him even more explicitly,basing myself on very exact intelligence. Surely no government ever had less excuse to be surprised. (p.666)

译文:你们的总统警告了斯大林。我甚至更加明确地警告过他,我的情报根据确凿,真是,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更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受到突然袭击辩解的了。

以上译文如若根据引文基本意义,如“self-consciously,unreal plans,pained expression,virtue,pure and simple,full-fledged ally”分别译成“自觉”、“不真实的计划”、“痛苦的表情”、“办法”、“简单明了”、“羽毛丰满的同盟”虽然似乎保持英文原有意义,却不符合中文表达与搭配习惯。

同类推荐
  • 野樱桃

    野樱桃

    徐剑铭的散文题材宽泛,主题鲜明,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韵,本书所选作品均为作者在报刊发表并获奖的精品散文。有一定市场号召力。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当代文坛点将录1

    当代文坛点将录1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是大多数青少年的必经之路。凡是经过这段路程的人,都感到这是人生历程中最珍贵而美好的一段时光,因为其间有许多人和事值得回忆和追念,但那又是自己尚未感觉到的青春萌动期,也会干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中学时代,特别是几十年前的中学时代,由于每个人所处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分流,寻求各自不同的走向。有的循序渐进平稳地走完自己的学程;有的经历社会潮流的冲刷,较早地觉醒,认识到个人的社会职责,不满现状而投身革命,分担家国的命运;有的家境艰难,辍学自谋生计,以承担和减轻家庭的负担;也有一些家道富足,席丰履厚的膏粱子弟,终日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热门推荐
  • 人生智慧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人生智慧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玉箫吻剑

    玉箫吻剑

    项英为了瓦解一个巨大的阴谋,通过假死的方式“重新做人”,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江湖、易文通过明察暗访,确立了他们对付天剑门的帮手杨木。与此同时,江岳作为玉林山庄唯一的后人,他更名换姓,投入天剑门,却巧妙地躲过了腹血的控制,并且爱上了“天下第一丑女”紫鹃。在羽翼丰满后,江岳走上了背叛天剑门、重建玉林山庄的道路。他与项英、杨木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通过他人之手杀掉项英,却没有阻碍宋王朝一统天下的步伐。最终江岳如愿以偿,而杨木也找到了他的归宿。
  • 洛克王国魔幻记

    洛克王国魔幻记

    一个叫蒂诺的人类,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洛克王国,开始了一场与宠物和伙伴一起的永无止境的大冒险。小诺也因此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本书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入笔,深入剖析,对教师素养、心态、语言、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主要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卫生、教师的站姿、教师礼仪、做一名阳光教师、微笑提高语言修养等。
  • 郡阁雅言

    郡阁雅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清晨第一曙光

    你是清晨第一曙光

    多年之后,你是否还会想起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条街道上,有这么一个人,大手握着你的小手,迎着晨光走到了路的尽头。至少,安栗还记得,当年那位大提琴先生吻过她的手背,灼热的严寒也驱不散。
  • 不要来惹我

    不要来惹我

    想要好好守护她的他!认真的栽培着那束可能不会开花的果树,期待有一天能感动她的他,这是很多学校的恋情,了事终究都不会有一个完整的结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劝学篇

    劝学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生乱世

    浮生乱世

    乱世浮生,看秦昊如何人如浮萍,挣脱世间束缚,成神!灭魔!
  • 财色王道

    财色王道

    你有幻想过浑金如土的刹那么?你有羡慕过左拥右抱的人生么?这是王的待遇。你想成为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