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5300000029

第29章 冯亦代的美国剧本翻译与E.海明威(2)

第二节 追求“简洁”:进入角色,严谨精致

冯亦代主张以开放的态度译介当代外国文学,并在美国文学的评介研究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冯老是我国最早译介海明威作品的翻译家,其代表译著有海明威《第五纵队》等近20本书,著有《西书拾锦》《湾流集》等多部著作。很多学者回忆冯老时都一致肯定他是位和善的老头,一位博学多识的老前辈,他的和善在于朴实和平淡,他的平易近人,以及他的和蔼可亲的低低缓缓的言词,给后辈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界普遍赞同冯先生在从事翻译与介绍时,有一种很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从他第一次为沪江大学校刊翻译一篇散文开始,到以后的50多个年头,他认为自己在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功利的,想通过翻译在文学上占有一席之地。30年代赵家璧出版了一本讲美国现代文学的《新传统》,这使他开始了对美国现代文学的爱好。冯亦代读了海明威的许多短篇小说和《永别了,武器》,并把《永别了,武器》试译了几页。特别欣赏其炼字功夫,随后他译了差不多万字光景,不得不自叹力不从心,而放弃了这一工作。冯亦代后来到了香港,在《老爷》杂志上读到了海明威写西班牙内战的三个短篇。那时他相信西班牙内战与中国抗日都是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一部分,所以认为介绍这三篇小说给中国读者将是有益的,便动手翻译。他开始采取“硬”译的翻译方法,结果主编退了稿。这次失败使他领悟到翻译决非一件易事。“翻译不是油漆,可以在片刻之间把白的漆成黑的,黄的漆成绿的。翻译实在太费事、费时,你不但要通晓另一国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十分熟练地掌握汉文字,还要有一定水平的文学修养。”【6】

在冯亦代看来翻译是一件“苦事”,“往往为了把一个字、一词组、一句话译得既适合中国人说话的习惯,同时又不损原作的色调,便须冥思苦想,连做梦也在中英两国文字中打转转”。可见翻译之所以是一件难事、苦事,是因为他对翻译严谨认真的态度。从事翻译四十多年后,他依然忐忑,“译得的篇数及字数越来越多,心里却越觉得胆寒,我的译文真的能准确表达原意,而且符合原作的风格么”【7】?冯亦代一生少有关于翻译的长篇大论,但仅这一句话就总结了他几十年的翻译实践经验:好的译文必须准确且符合原作的风格。冯亦代的翻译思想可作如下总结:

其一,准确达意,做到“传神”

冯先生认为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首先,在翻译过程中要善于用字典。这里说的要善于使用字典第一要忌“死扣字典”,“尽信字典或者只查一本词典是不行的”。【8】字典能解决的只是一些字面的问题,如果要准确表达意思就必须符合习惯和风俗。不然“我们是很容易上字典的当的,即使是翻译老手,偶一不慎,也会落进陷阱中去”【9】。第二要正确选择词典,译哪国的文学就要使用该国的字典,如果译海明威的作品借助英国词典就可能会导致不能准确理解原文内容。再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吃透原文。尤其要注意的是原文中的时态问题,一个不小心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原文:Further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show s that this toxic(poisonous)effect was selective,being much greater against dicotyledon plants,which happen to include the majority of weeds,than against the monotyledons,which include the grain crops and grasses.

译文:进一步系统调研表明,这种毒性影响是有选择的,对于双子叶植物毒性较大,而双子叶植物恰好包括大多数杂草,但对单子叶植物毒性就小一些,这包括各种谷物与青草。

“青草”一词,可以算是经常见面的“老朋友”了,但它作普通词汇“青草”解时为不可数名词,用复数则为专业词汇产禾本科植物。再就全句内容来看,讲的是选择性除草剂的毒性作用。因杂草和青草都是草,两者很难截然区分,所以原译文读来语意含混,令人费解。故“青草”显系“禾本科植物”之误。

原文:Albert Einstein,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arrived at this theory through mathematics.

译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展了相对论,他是通过数学得出这一理论的。

这里又是译作“发展”。须知相对论本是爱因斯坦所创立,怎么说他发展了相对论呢?此句本应译作“创立相对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正是通过数学得出这一理论的”。该例被一些貌似“老朋友”的最常用词汇所迷惑而引起。由于“老朋友”相见,感到分外轻松,对原文的语法结构、专业内容、主体事物、逻辑关系不再作进一步的理解,以致造成误译。

在冯老看来,要使译文流畅而传神,一个好的译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条件,译者必须要有自我修养和风格建树,就此而言,与创作家并无两样。做到“传神”,能令人击节三叹的译文才是翻译的标准。

其二,体现原作风格

翻译要译出原作的风格是冯老另一个主要的原则。要保证作品原汁原味,“除了要熟悉每篇特定的作品外,还需要多多少少了解这位作家的生平,多看几本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熟悉他的风格”【10】。此外,“既要读某一作家同时代人的作品,也有必要念几本这个国家的古典作品”。他认为在把握作品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之下,即便是翻译同一国家、同一时期的作品也会因作者的不同而不同。海明威有海明威的风格,不同于同时代菲兹杰拉德或者福克纳,不能以同样的方式来翻译他们的作品。

自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信”、“达”、“雅”就被推崇为翻译的标准。其中雅极为古雅之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说过:“严复先生处在使用文言文的时代,所以提出译文要古雅;到了使用白话文的今天,‘雅’字就不能再局限于古文的原意,而应该是注重修辞的意思了。”【11】他认为这个“雅”字已经过时,而冯老同样不认同将文雅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他认为“雅”与“俗”相对,雅俗与否应视作品的情况而定,“如果原作是粗犷的,我们却在文字上大做‘雅’的文章,那就既不‘信’又不‘达’了”。

众所周知,学术界在90年代针对《尤利西斯》翻译的不同版本,有过一篇题为《尤利西斯南北大战情未了》的报道。自1980年开始发表以来十余年间,尤其1986年北京《世界文学》刊出和1987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选译单行本,1993年台北雅歌出版社出全译本上卷12章后,更在台湾文化界引起普遍兴趣,国际上也有热烈反应。1994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同书之后,《尤利西斯》的译事成了新闻界反复报道的热门题目。老一辈作家萧乾先生与其夫人文洁若女士从1992年开始在刊物发表《尤》书个别章节的合译,宣称“填补空白”,并在199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隄的译本后不久,就也由南京的译林出版社出了上卷。虽然只有前八章,却已通过各种手段引起轰动反应。《中华读书报》发表了著名翻译家冯亦代先生的文章,从金隄译本中摘出数十段译文与萧文译本作了对比,1995年春天《译林》杂志又发表冯老的一篇文章,对比的译文增加至36段,在两篇文章内都号召读者“自己从两个译本中再去找相应的例子”,提出保持“原著的韵味”的翻译思想。【12】

其三,追求“简洁”:进入角色,严谨精致

要做好翻译,译者好比是一个演员,只有在全面深入理解他要扮演的角色,抓住其精神所在,才可以把人物的内心真实地表现出来。因此,译者翻译过程中不但要认真负责,还必须进入角色。“所谓上乘之作(译)如优秀演员读剧本背诵之余必须在情感上进入‘角色’才能表达自如引人入胜对得起作者和读者。”【13】这些话绝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对自己的要求便相当苛刻。其代表译作《第五纵队》推倒重来了五六次他还是不满意,“还得修改”。为此他“苦恼、气馁想改行”。这种翻译观和翻译态度足以令当今许多耐不住寂寞、急于求成的译者汗颜。冯亦代主张:只有进入“角色”,译者才能译出主人公的心态和感情来,这也是译文能否打动读者的首要条件。正如刘炳善说的,“查完了字典,就得摆脱字典的束缚,开动脑筋活泼地思考。”搞文学翻译的人必须常记在心头,不能或忘。下面我们将通过冯先生评判金堤与萧乾、文洁若译文《尤利西斯》的比较,阐释冯老关于把握“简洁”,进入角色,严谨精致的翻译思想。

原文:Will he come?The jenune Jesuit.

金译:这个半生不熟的耶稣会修士。

肖、文译文:那位穷得响叮当的耶稣会士。

“半生不熟”和“穷得响叮当”简直没有一点点共同处。但原意如何,要从词意和上下文精神两方面研究。jenune不是常用字,然而并不难懂,一般词典都列出三种词义:①乏味的(如小说);②缺乏营养价值的(如食物);③幼稚的,不成熟的。最详尽的词典也没有“贫穷”一说,更不必提“穷得响叮当”了。那么是不是受上下文的影响,不能不往“贫穷”方面靠呢?这就需要研究一下马利根把斯蒂汾叫做“耶稣会修士”的缘故。斯蒂汾虽然从小在耶稣会办的学校上学,这在爱尔兰青少年是很普通的情况,根本就谈不上修士身份。马利根当然了解这情况,为什么偏要这样叫呢?原来这里头隐藏着他对斯蒂汾的看法。他后来有一段话把其中的缘由说得相当清楚,强调自己把人的生死看得很透,满不在乎,那才是正确态度,而斯蒂汾对什么都特别认真,这种态度就是受了耶稣会学校教育的影响。他的话是这样说的:

“??那是因为你身上有那种该诅咒的耶稣会脾气,不过是颠倒过来的罢了。??”

因此,把“jenune”译成“半生不熟”应该是简洁并恰到好处。

原文:But a lovely mummer!...Klinch,the loveliest mummer of them all.

金译:可是扮相多妙啊??啃奇,扮相最妙的假面哑剧演员。

冯老赞赏的译文是:“然而是个可爱的丑角!??金赤,一个最可爱的丑角!”要弄清原著韵味,必须进入角色。Mummery是英国和爱尔兰的一种传统的戏剧式娱乐活动,参与者都戴假面具。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假面哑剧”条。由此可见,译“假面哑剧演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还不能排除“丑角”,因为演员中也许有丑角。要确定这一点,得看说话人的用意何在。《牛津大词典》中就有“装腔作势的人”这一明确释义,释义成“丑角”应该是精致,进入角色的翻译方法的体现。

原文:I'm the only one that knows what you are?Why don't you trust me more?What have you up your nose against me?

金译:??我是唯一知道你的价值的人。你为什么不能更信任我一点呢?我有什么叫你不顺心的地方呢?

冯译:??我是唯一赏识你的人,??为什么老是对我抱藐视的态度?

把原文knows what you are译成“赏识”,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这正符合马利根本人形象。乔伊斯笔下的马利根是个受过高等教育而又自以为豁达爽朗的才子,既有不拘形迹以至说话粗鲁的一面,又有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绅士教养,所以用赏识比较文雅。英语中成语“turn up your nose against sb.”是“藐视”之意。冯译文遵循自己的翻译原则:进入角色,简洁精致。虽然,金隄在《文学自由谈》中发表了题为“与冯亦代先生商榷”(冯亦代,1996,第2期)的论文,与冯老就译文是否合乎“原著韵味”展开讨论。但是我们认为翻译在一定层面上还体现了译者个人的风格、喜好。冯老译文恰恰是他本人风格的体现。

同类推荐
  • 诗建设

    诗建设

    《诗建设》主要内容简介:语言有根吗?万物有共同的根吗?或许,这样的疑惑与茫然正是这个纷繁无序时代的症结所在。现代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因为“上帝死了!”上帝在那里,或者从来不在。就像一个密闭的房间中的一个我们曾经得以仰望天空的窗子,我们因一种角度的固化,因对它持久的注视中意识到了它对天空的遮蔽。但如果我们因此最终放弃了对天空的仰望,如果我们对一种僵化方式的克服没有成为与真理与道相遇的一个最新的契机,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丧失者,一个不幸的“现代人”。是的,诗歌可以,同时也应该成为这样一个沮丧的时代获得拯救的力量。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从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其实就是一种回忆,只要有意境、氛围,回忆会像羽毛丰满的鸟儿一样,四处飞翔。这个时刻是美妙的,而这个美妙时刻的到来却是那样的曲折而不可预见啊。最后,回忆便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就像经过树隙过滤的阳光一样,似乎唯有斑斑点点,它才可显示出自己的沁人心脾与摇曳多姿。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杜书瀛兄嘱序于我,我先看目录,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或还似懂非懂,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生发开去,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说有的是“友情出场”,有的是为了“促销”,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是“文苑精品”系列之一,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轻舞飞扬》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热门推荐
  • 一梦倾城

    一梦倾城

    谁的爱穿越时空,湿了你的眼泛起烟雨般迷蒙我以为除了你我这一生再也不会嫁给别人了,却没有想到爱情只如一帘幽梦,最后的最后,却是没有嫁给你我纪念你,愿意为你倾城,你却为城放弃我以为不死之身,才发现那只不过是还有牵挂的人而已爱情,于我只是奢侈的东西,倾城又如何,最后为城倾覆了自己说书人的三言两语,怎道得清我对你的爱
  • 极品逍遥:混世无赖

    极品逍遥:混世无赖

    司马空,乱世之中的一个小混混,没落的古武术世家的子弟,却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来到了圣玛大陆,成了工业文明社会的现代人。美人如玉,战火无情,世道险恶,人心欲念他该何去何从?古武阵法纵横异世,功名唾手可得。且看一个混混如何玩转战场,情场,官场,在异世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 传奇猫咪

    传奇猫咪

    一只神奇的猫咪和它的小主人君一笑。小猫咪曾被它的前任主人放生在凤凰山上,一场凤凰山的地震让它掉入了地下裂缝而接受了上一个文明的传承,它激发了属于自己的咕噜神功。后来因为毒蛇放生事件,小猫被迫离开凤凰山,却幸运地在流浪中遇上了它未来的主人,聪明漂亮叛逆的小太妹君一笑,它从此更名为“君子”,小猫咪的咕噜神功激发了小主人的潜力,他们一起经历风雨,一起对抗强敌,一主一宠成为了黄金搭档、知心朋友,他们最终也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值得一提的是小猫咪的咕噜神功以及它所获得的远古传承,促使它与它的伙伴们成长为地球的守护者,而它自己也成为各类物种的引导者,被尊为各类物种的是师尊。
  • 灵石道

    灵石道

    落入世间的千年巨石,借尸成人……一朵地府彼岸花之灵,化身鬼女……两人带着一只神秘的猫妖,会有些什么怎样的奇遇……
  • 食来孕转

    食来孕转

    她穿越后成为两个孩子的娘,她可不是闲得住的人,卖卤肉、开茶园、开美容院样样在行,这是要富的节奏啊,可是她带着全家游山玩水去了,这个女人不得了啊。
  • 我的老婆是捡的

    我的老婆是捡的

    偶然的相遇,从猜忌到信任,然后痛苦相恋,波折的爱情经历,无力的现实悲剧,爱情是上天注定还是靠后天的争取。。。。。
  •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陌上花开,似君来

    陌上花开,似君来

    复杂版:在云国流传着一个关于新帝的传说。传说中,新帝即位,尸体为后,六宫无妃。传说中,那具女尸是前朝妖妃,祸国殃民,人人得而诛之。传说中,这个女子伴随新帝走过大江南北,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却最终魂断前朝深宫。传说中,这个女子是新帝夺江山的原因,新帝以她之姓改国号,以她之名定帝号。很多的传说,却没有人知道这个女子具体的性情如何,她被两朝帝王保护得很好。
  • 赤焰血

    赤焰血

    紫月高悬,荒芜的旷野除了血红色的土壤,只剩下狰狞的黑岩石,一直向前延伸,消失在漆黑如墨的最远处。光明天使与暗黑天使的混血儿,被破开空间送到湛蓝大陆——一个凡人界。看,主角如何凭借恶魔本性、赤血之心,如何用强横的手段,征服新的世界!
  • 触碰爱被灼伤

    触碰爱被灼伤

    对不起,我爱你,为了你,我可以付出一切,如果你爱的是她,我会退出,习惯了没有你的生活了,习惯了一个人在繁华却凌乱的街道独自徘徊看到了你就当熟悉的陌生人,习惯了看见你和她……习惯了走走停停的温度,为你改变,为你退出,值得吗?我输了……输的一败涂地……他们在这相遇,又会在这结束么?一切还能挽回么?如果不能那结束吧!再见。。。。。再见、、还是不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