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24500000040

第40章 船山《思问录》札记

一、船山其人其学概论

新加坡严寿澄教授对船山一生行事的介绍,特别突出四点:

一是船山立身的坚贞,为明遗民之最(不剃发、不易服、不为黄冠、不入空门);二是思想体系的庞大复杂,为朱子后一人;三是其于哲思道佛之外不废艺文,工于词曲,亦为朱子后一人;四是在清初三大儒中,近代对船山的研究最多,而误解也最多。

船山之学终以横渠为归宿,而若要对船山思想有一个鸟瞰式的把握,《思问录》可作首选。《思问录》成书于船山晚年,与《正蒙注》“互相发明”。《思问录》内篇是对自家基本哲学观点的陈述;外篇则是申说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严教授特别提到:船山说经论史之际,孤愤之情,有时不可遏止,以致语气激烈,有失平衡,甚或与自己的根本思想不相契合。

二、船山哲学的基本属性:宇宙本体论

宋明儒学大致可分三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王气学。近世分别解读为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及唯物主义。

中国传统思想中“气”的哲学五大基本预设:

一是人呼吸之气,异于西方传统中无生命之物质;二是自能流布空间之气,相当于西方“能”之概念;三是充满宇宙、无远勿宙之气,此系本土“天人合一”哲学命题之基础;四是生人生物体坏形散之后复返天地之气,此系中国传统中的生死观“死与生不过一气之散聚变化”之基础;五是合生命、宇宙的动力因与万物构成质料为一的气,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

西方有唯心唯物之争,源于其心物二元的观念,而中国并无心物对立的思想传统,故不能以唯物主义诠释气的哲学。

船山论气与神:气与神合言为一气;分言之,“神”为阳而“气”为阴。阳为主而阴为宾。阴“滞于形式”,“有不正者焉”,“不如乾之神明而不息,无不利而利者贞也”(《周易内传》卷一)。船山认为“神”为宇宙间气之运行的主宰,神本身“阴阳不测”,“无方而无体”,其唯有不易之功能,即“天地之德”,此德(即基本功能)是“易简”的:“理一而用不齐”,“唯阳健阴弱之理而已”,正因为天理——德如此易简,所以变化无方而不穷。正因宇宙运行没有不易之规律,所以“理以天出,非可执之理强使天从之者也”。一言以蔽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由以上船山的宇宙本体论可知,其与近代西方科学观念与理性主义有些对立。西方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主张世界由普遍的某种或某些理性主宰,犹如几何学的命题,可由几条公理推出,人类的历史,终将统一于此普遍理性之下,而船山对宇宙持一种冥契的态度,略具神秘色彩。此外西方同时启蒙思想家对于自然界并无变化日新的观念,认为其秩序亘古不易。

三、船山哲学的基础框架:气的层次结构

船山对气的哲学的创见,在于以气的层次结构建立一套心性学说,从而总结了宋明理学,开一代生面。

船山哲学的根基,严教授认为是“一元而二分的气化论”,船山据此而展论的哲学范畴有:形上与形下、道与器、体与用、理与气、神与气、理与欲、命与性、心与性、性与情、性与欲。

船山思想中任一概念,必含表里二面,互为体用,切不可割裂。以“气”这一概念为例:当作为具体物质状态的气时,其“体”为形,其“用”则是“形而上”的气(即哲学上虚拟的一种状态名称);当作为气本身(比如说人身之真气、正气),其“体”是“气”,其“用”则是“神”;至于作为宇宙本身的“气”而言,其“体”是“理”,其“用”则是“气”。理在气中,犹道在器中。

船山对王阳明良知说的批驳:谈理性不能单就心之悟境(王阳明认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必须落于实处——“清虚一大”、“理所自出”的太虚之气,舍此而谈良知、本心,只能是空花幻影。

船山对朱子理气论的异议,其错误有二:一是分理气为二(理为“净洁空阔”、气为“污染”);二是剥夺了理的能动性,即所谓“只存有而不活动”。

船山坚持气一元论,即理即气即神。只不过太虚之气由“神化”而凝成万物。即由原来的清、虚、大、一变成浊、实、小、赜。“形无非气之碍”,万物皆有形,故万物阻碍“天气”运行,使其“知能”不能充分表现于形质内;人不同于万物,有其特殊之处,即人有心。人心的空处容纳着保持原初“清虚一大”状态的“天气”,此即“性”;性即理。但心绝不能等同于性,因为心还包含第二层次的气——未凝成形质,能流通于形体之内。部分体现“天气”或神的“知能”。

船山的气一元论具体到人之身心则推演出其人性观:“质以函气,故一人有一人之生;气以函理,一人有一人之性也。”“生理”即“性”,亦即“神”或“天气”。就其为人心的主宰或本质而言,称为神;就其蕴藏仁、义、礼、智等道德本原而言,称为理。船山以性为理,犹言人之天性即天理,气质之性即天地之性。

船山的道德实践观又正是基于其人性观而来:

船山认为,人之所以“清浊柔刚不一”,在于“质”的不同;而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正是“变化气质”,使愚者明而柔者强,一切所作所为符合天理(此同朱子“存天理”之观点,亦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相合),而要达成此目标,必须着实用功于气,不能单靠“明心见性”(此大异于阳明)。船山因此说:“愚于此尽破先儒之说,不贱气以孤性,而使性托于虚;不宠情以配性,而使性失其节”。他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即所谓四端)属于“性”,直接承自太虚之“天气”,“其体微而力亦微”;“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则发自“成形以后形中之气”,其体稍浊,而其力则大。作道德修持工夫,情须听命于气,同时性亦须乘情之力(《读四书大全说》卷十),总之,心气兼治,犹道家之性动与命动兼修。

四、船山的生命哲学:天人合一

(一)天人相继

人一生所作所为,绝非“一死而消灭无余”,而是全都融入于其神气之内,只是神气有清浊程度而已。君子之“所以事天”,便是“全而生之、全而归之”,不使染污,甚至使其较初生之时更为清醇。王船山晚年自撰墓志铭最后一句:幸全归于兹邱,固衔恤以永世。体现的正是这一思想信念。其墓志铭的撰写与《思问录》的写作恰在同一时间段。

(二)相天之道

船山相天之道颇有取于周易和佛家。

1、天下治乱循环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治人”出世。船山同时认为“治人”或“乱人”之生,其权实在人而不在天。因为人躯体内神气的或清或浊,是自己作为的结果,乃人“辛勤岁月之积”,圣人深明此理,便能“贞来而善往”,即在有生之年,修德不辍,使自己的神气臻于清醇,以有益于天下万世,人之所以能“相天”,理据于此。

2、船山还认为,人在死之前,亦能以其神气“相天”。孟子说:“形色,天性也”。船山则曰:“德无所不凝,气无所不彻,故曰在我,气之所至,德即至焉。”人一生之中,不断地以其神气与太虚氤氲之气交通往来。凡神气还归于太虚(“屈而消”)者,即为“鬼”;凡神气之新得自于太虚(伸而息)者,则为“神”。(井泉此际更悟:人的记忆力、思维力皆可随人之修德勤惰而长消。)因此,人须取精用弘,不断以天地间的清醇之气变化自己的气质。(井泉又悟:圣贤书中亦有此气,曾国藩之谓“人之本性很难改变,唯读书可以改变”,即据此理。)身死之后,不使浊乱之气流散于天地间。人若能如此,便是天之克肖子。

井泉于此际不禁联想起南宋的两位正气无敌的真人。一是选择杀身成仁的文天祥,他于蒙元土牢中所作的《正气歌》序中写道:“叠是数气,当浸沴,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无恙,是贻有养致然。然尔亦妄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浊)气有七,我(正)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一是武将节操堪比岳飞终生拒仕秦桧的南宋文臣胡宏,他有一封著名的《与秦桧书》:“杰然自立志气,充塞乎天地,临大事而不可夺,有道德足以替时,有事业足以拨乱,进退自得,风不能靡,波不能流,身虽死矣,而凛凛然长有生气如在人间者,是真可谓大丈夫。”(《五峰集》卷2)

五、从明代理学的发展看船山思想

四川英年早逝之现代鸿儒刘鉴泉《三进》一文中认为:儒学自汉末以来有三变。其一,汉唐儒者大多着重于章句训诂,典章制度,“止于粗迹”,宋儒始知返本,汲取佛道之说,建立新儒学、理学,此乃一进;其二,以阳明为代表的明儒变程朱一系之格物穷理为重心,强调主体,而以朱子的格物致知为支离,此乃“二进”;其三,阳明之后的明儒,以王船山、顾炎武、黄宗羲等为代表,于冶心之际,深感理学心学之流于空疏,实悟实得之为难,主张经世致用。而且对于变化气质之功,“穷理”与“见性”均有所不逮。作为道德实践的动力,知识不如情意。而情理不仅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身心相关,心理必须有生理的支持,亦即心之悟必济之以气之养。因此气的调适为道德实践所不可或缺,道家的内丹练气之术便成为道德修养的功夫之一,此乃“三进”。

井泉按:归纳而言,汉代以降,“儒学三进”依次为:格物穷理(理学),明心见性(心学),经世致用(气学)。

明儒与宋儒相比,关切点不在本体的分析,而在道德实践的动力与功夫。理学被心学取代是进步。船山之所以强调“理在气中”、“重情”,乃至不通盘否定人欲,甚至说天理即人欲。正是沿此趋势而发展的结果。船山进一步认为:天无心而成化,“寂然不动”,人则“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感而动,其动必中,不立私心以求感于天下”。船山主张人必须“主动”,“无所感而兴”,使藏于自己心中的“天气”(即“性”)发挥力量,以辅助天地之化育。船山心性之学所最为注重的,就是性的兴发能力。

船山还认为,性虽有兴发之力,但其力毕竟不强。见性之后,必须有“余功”以支持“心知”,否则不足以收变化气质之功。这支持心知的余功,就是情。船山说:“不善虽情之罪,而为善则非情不为功,如行仁时,必以喜心助之”。明儒之重情,并非儒家基本价值观之动摇,而是如刘鉴泉《三进》一文所说:“人之行固本于心,而本于知识者浅而力小,本于情意者深而力大”。船山更进一步,对于出于感官之情——欲也有所肯定。认为欲之力更大于情,善加利用,亦可使之为功于性。以河水比喻,性是源,情是流,欲则是波澜。源生流,流生澜。源之下行畅达,赖流之充盈滂沛。情亦影响性,犹流之失节,逆上倒灌,横溢四出。(井泉按:人若不能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则性之受污在所难免。同理,欲亦影响情之纯洁)船山主张依性发情,依情放欲:“情之贞淫,同行而异发久矣。(井泉按:颇类似今世之恋人与性伴侣之别)而情乃生欲,故情上受性,下授欲。爱有所依,授有所放,上下背行而多亲其生,东西流之势也(即逆流)。又说“天下之恶无不因乎善”。(井泉按:老子所谓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其意非此,老子还只是看出善恶是对比而形成的,没有如船山之敏锐地觉出,万物皆自太虚之气出,性即太虚之气,而情源于性,情常生罪。(井泉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然浊之泉水毕竟只可用可改良之水。且正因为:“流泉”尚有“源泉”之质,更应善待之)故船山又说,情亦能为功,“天下之恶无不可善”(井泉按:当今教育界名言“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理亦可据比)。

明儒之群趋于内丹调息术,实由其重情而来。王夫之在《思问录》中说:“孟子言持志,功在精也;言养气,功加魄也。若告子则孤守此心之神尔”。“功加魄”即内炼调息之术。

“练气化神,炼神还虚”,此丹家语,与船山之论“气化于神与天合一”若合符节。然则丹佛道诸家言功不言道,船山力辟道佛,批其“背天而自用”,并非反对内丹术本身,而是术者追求长生成仙之私心。儒家之见性修德、养气调息的功夫,乃唯在变化气质,最终能以一己有“德”之气回馈于天地,垂功于万世。船山晚年遁迹穷山,屏绝外事,砥砺躬行,死而后已,所赖以安身立命的信念正在于此。

今夜,我仿佛化身船山先生,持多年积就之志,不断慎情欲窜动而来之“意”,一气呵成了这篇札记,重温圣贤的心之旅程,体验圣贤之与上天相接的高尚灵魂,汲取宇宙赐我之高质量的智能,同时自己觉得确确实实在积累着有德之气,将来可以回馈天地、传递万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然而,追求真知者,自有汲汲名利者无从体味的无穷乐趣!

2012年12月9日凌晨2点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中国古代美女很多,但配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八个字的只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这四位。本书围绕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四位绝世女子的坎坷命运展开,重点记述了她们的情感纠结和爱情生活。
  •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朱棣善于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在就藩北平的十九年中,他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为了网罗人才,他不惜放下架子,以朋友之情礼遇,甚至割爱将镇藩之宝东珠送人。对于铁铉、方孝孺、景清几位闻名天下的大儒,朱棣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尽管遭到过他们的拒绝和奚落,他照样表现出了相当的耐心和真诚,他要让天下的读书士子看到自己的求贤若渴之心。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否则在他篡位之后,就不会有上百位的前朝骨鲠之臣自愿为其所用,包括分外傲慢的大才子解缙。
  • 正说明朝十八臣

    正说明朝十八臣

    本书精选了18位在明朝有过重大作为的大臣,他们分别是:武略文韬首推徐达、开国宰相李善长、僧人宰相姚广孝、铁骨青天海瑞、留世清白惟于谦、一夫当关袁崇焕等。
热门推荐
  • EXO之别离开我

    EXO之别离开我

    她们是韩国超人气女天团,他们是超人气男天团,两个组合的相遇,究竟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她是他的青梅竹马,亦是他爱的人;她是他的房客,亦是他爱的人;她是他的小迷妹,亦是他爱的人;她是他心仪的人,亦是他爱的人;她是他默默关注的人,亦是他爱的人。。
  • 偷窥无罪(下)

    偷窥无罪(下)

    一个退伍的战士为了替自己姐姐报仇,不惜以整容的代价混进了国强乳业,他凭借职业之利在公司各个部门中暗自调查,随即牵引出一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拷问道德现实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尽在偷窥无罪!
  • 虚度一生

    虚度一生

    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冬日,那天下午,他坐在煤炉旁。煤炉散发出的热量让他昏昏欲睡。屋外,刚下过雨的天空格外洁净、明朗,一束阳光,神秘的从那个狭小的通风口落下,打在水泥地上。他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惊醒,长久的注视着这束神秘的光,尘埃如同恒河沙数般在这光束中飘动!他轻轻的挥一挥手,这些如同恒河沙数般的尘埃便缓缓的散去,而后又聚合。就这一刻,他的心里忽然涌现出了一种情绪------孤独,从所未有的孤独。
  •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这两场精湛的对话,前后跨度近二十年!著名作家刘心武与著名学者张颐武共同探讨新时期以来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文学与文化的推进与转变,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一系列重大文学事件、文化思潮和重要作家、作品的观察,极为深入,富有启发性。作为当代文学重要参与者、建设者的两位对话人,为今日读者提供了一份亲切、深刻、极富创见的观察。
  •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自然肩负着创新的大任。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本书精彩的智慧故事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创新的大门,令青少年走上创新的光明大道,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世界。
  • 废柴之庶女也疯狂

    废柴之庶女也疯狂

    檀依依,二十一世纪金牌特工女杀手。在执行任务中,被子弹射杀身亡。穿越到以武为尊的异世大陆檀家草包庶女檀依依身上。什么?檀家骂她是废物?她天生五系俱全,还附带光,暗两种稀有属性,连上古四大神兽之一的凤凰,都抢着跟她契约。呵呵,就是这么霸气的气死你们这些凡夫俗子。什么?有人说她身份不如嫡姐?某女指着趴在地上的嫡姐说:“小样,打不过我还来挑战我的忍耐度?找打啊你。”。当她变成了她,废柴却早已不是昨日的废柴。那些不知好歹的人,她会让他们慢慢体验绝望的滋味。
  • 魅颜公子:邪恶少东的丫鬟

    魅颜公子:邪恶少东的丫鬟

    朦胧面纱下,秘密有几多?五年前,他以凌三少身份震惊煜城。然,那夜后,无人在见过他。五年后,他再次出现,以凤七少之名轰动江湖,再掀血雨腥风!然,一袭红衣,玉扇轻摇下,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无人知晓!
  • 异界之逆天衙内

    异界之逆天衙内

    苍龙皇朝的第一纨绔的丁野重生回到二十年前,他该如何弥补前世的错误,挽救家族被满门抄斩的命运?又该如何在纷乱的大陆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做一个战无不胜的绝代名将?前世误过的事错过的人,这一世不会再辜负;前世闪耀的将星波诡的命运,这一世要尽在掌握;丁野要做一个逆天改命的枭雄,把嚣张进行到底!
  • 长安盗

    长安盗

    又是生死之恋,又是奇案迷离;何以人性啮咬,何以杀机四伏?赵红雨在辞掉刑侦工作准备读研的假期里,遇到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大事。身为知名电视节目《唐史讲坛》主讲人的生父万正纲上门认亲。不料,一起轰动一时的“贞顺皇后敬陵失窃案”,将逐渐开始接受并适应这份亲情的父女二人拉进了一场名利与财富、道德与法律的争锋交战中。情理与法理、名利与情义、金钱与文化,各种交锋论衡,案件曲折迷离,人性拷问深刻。
  • 拿江山博美人一笑

    拿江山博美人一笑

    冷心楚在男友和闺蜜的背叛下,就连是黑道黑带的她为了情而自尽,没想到竟然穿越了,来了一个冷心楚听都没有听过的国家,家斗不是问题,可是为什么有一个妖孽又腹黑的男人一直缠着她,哎!又要开启后宫模式了吗,,,绝对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