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121章)
↓↓
第1章 序言
第2章 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3章 开发区建设的范围、产业特点和功能结构
第4章 开发区组织领导机构
第5章 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第6章 当前亟需做好的几项工作
第7章 开发区在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8章 开发区启动建设的环境和条件
第9章 开发区建设的功能定位、规划目标及发展战略
第10章 启动建设开发区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第11章 引子
第12章 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第13章 能源工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第14章 “十五”期间化学工业建设的主要项目
第15章 超前建设好榆林经济开发区
第16章 实施措施和建议
第17章 榆林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18章 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第19章 完成规划目标的主要任务
第20章 精心规划,抓好载体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第21章 工作措施和政策保障
第22章 榆林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目标与战略布局
第23章 榆林资源开发建设的环境和条件
第24章 榆林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思路
第25章 政策建议
第26章 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榆林面临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27章 榆林自身拥有的区位优势、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潜在资源
第28章 “地球村”经济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榆林应不失时机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第29章 基地建设的条件和机遇
第30章 基地建设进展情况
第31章 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奋斗目标
第32章 加快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第33章 基地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34章 基地建设对陕西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35章 调整结构的重点是集中上项目,以项目促调整,加快基地建设
第36章 实施措施和建议
第37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
第38章 项目建设条件
第39章 筹资的基本思路
第40章 知识经济使榆林煤炭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41章 榆林传统的煤炭推销观念已不适应新的形势
第42章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努力实现榆林煤炭营销创新
第43章 着力解决矛盾,努力优化开发区投资环境
第44章 以机关干部作风集中整顿为载体,深化“五型机关”
第45章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机制创新,机关建设和内部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第46章 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47章 创新思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第48章 全面提高规划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区建设质量
第49章 强化监管,综合开发,集约利用,开发区土地市场进一步成熟
第50章 入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建设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
第51章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区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第52章 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尽快落实项目建设条件
第53章 加强管理、狠抓落实,保障开发区入区项目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第54章 加大力度、明确责任,全面完成今年入区项目建设任务
第55章 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注重思想工作,职工队伍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第56章 加强宣传,注重形象,开发区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第57章 统筹协调,齐抓共管,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第58章 创新思路,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工作跃上新台阶
第59章 完善功能,突出重点,规划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第60章 依法管理,市场运作,土地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第61章 健全制度,完善机构,机关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变化
第62章 强化招商,项目带动,经济要有新发展
第63章 打好基础,强化功能,环境要有新改善
第64章 创新观念,优化机制,服务要有新特色
第65章 统筹规划,一区多园,发展要有新突破
第66章 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第67章 突出能源重化工项目的主体地位,围绕培育骨干项目,优化企业经营运行环境
第68章 以适应和符合国际惯例为目标,围绕提高效率抓改革,优化开发区体制创新
第69章 以加快开发区建设为出发点,变管理为服务,切实转变开发区管理职能
第70章 加快体制创新
第71章 推动环境创新
第72章 促进资源配置创新
第73章 推进产业集群创新
第74章 着力推进规划创新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陕政函[1999]24号文件精神,营造开发区封闭式管理的良好行政环境
第79章 依托职能,强化管理,营造开发区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
第80章 以政策法律为依据,营造开发区土地管理的良好环境
第81章 以人为本,着力营造开发区良好的人事管理环境
第82章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努力营造开发区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83章 引子
第84章 充分认识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对搞好开发区各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85章 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整体推进干部作风整顿的顺利开展
第86章 几点具体要求
第87章 组建榆林市商业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88章 榆林商业银行的性质与组织管理
第89章 榆林商业银行的组建方式及前期运作方案
第90章 科学规划开拓创新
第91章 科学管理,服务规划
第92章 科学实施,实现规划
第93章 榆林市的城市性质和发展规模
第94章 榆林城市规划建设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第95章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96章 基本情况
第97章 经验和做法
第98章 几点建议
第99章 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开发现状
第100章 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开发所面临的环境
第101章 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供求状况分析
第102章 榆林经济开发区土地开发的思路
第103章 榆林市城区土地资源利用概况
第104章 榆林市城区土地资源特点
第105章 榆林市城区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06章 榆林市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第107章 绪论
第108章 影响土地收益的因素的识别
第109章 影响开发区土地价格可控因素的分析
第110章 开发区土地价格管理措施的研究
第111章 结论
第112章 各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第113章 主要做法和经验
第114章 几点建议
第115章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第116章 主要做法和经验
第117章 几点建议
第118章 考察学习企业情况
第119章 几点收获
第120章 几点建议
第121章 后记
同类推荐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中印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比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都进行了一场力度空前的经济改革,这一改革的结果是导致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同时出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新模式
在金融业,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宣讲了很多年,但像包头市商业银行那样,真正能把客户服务做好的中小城商行却并不多。确实,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是对原有金融服务的发展,在某些环节甚至是彻底地颠覆。这确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们中小城商行需要变革体制、调整人员、转变观念但是,中小城商行要生存就一定要改革服务模式。没有新的服务模式,中小城商行的广大客户就会流失,中小城商行最终就要死亡
热门推荐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通往好节目的路有千万条,但殊途同归,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俯仰天地的境界。这个高度实际上关照了三个不同的层面: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情怀和糅合的境界。怎么能达到这个高度呢?这就像爬山,不过好节目里的爬山却不是用真实的双脚,而是通过——克隆与创新。克隆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在临摹中掌握技巧,在苦干中增长才智。创新则既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凭借天赋的神来之笔。